楼主:
bxdfhbh (bxdfhbh)
2018-08-28 14:38:22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龙山时期),中国出现了几个大的文化势力(尚且不能称之为文明
势力),各自有各自的地盘。
每个强大的文化内部,又有一些小的子势力。有人将这种子势力称之为“方国”,一般
都有一个中心城市和一些附庸小城市,规模比两河流域、埃及、古希腊的城邦大得多。
比较出众的大势力包括:
中原龙山文化(被认为是华夏):地盘包括河南省大部、山西省南部
山东龙山文化(有人称之为海岱龙山文化,被认为是东夷):地盘包括山东省全部、江
苏省北部
石家河文化(旧称湖北龙山文化,被认为是三苗):湖北省、湖南省
客省庄文化(旧称陜西龙山文化):陜西省
良渚文化(很神奇地在古书上没有记载,有人认为是防风氏):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
部
红山文化:辽宁西部到内蒙古赤峰一带。
齐家文化:甘肃、青海一带。
河北省这边我感觉很乱,到现在还在研究之中,现在有人把河北省的龙山文化称之为河
北龙山文化,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后岗二期文化,其实和中原龙山文化相似度很高。地盘
差不多是黄河以北一直到燕山脚下的平原地区。
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我就不一一说了,例如内蒙古境内的、四川盆地的、安徽境内
的等等。
中原龙山文化有两个突出特点:
1、自始至终都有个领头的强大子势力,而不像山东等地各个子势力势均力敌。
中原龙山文化最早的霸主是山西南部的子势力陶寺类型。有人认为陶寺遗址对应了尧。
陶寺衰败后,河南东部的造律台类型崛起成为霸主。这是一个位于东部边缘,深受东夷
影响的子势力,有人认为对应了舜。在造律台时代,中原龙山文化从石家河文化手上夺
取了淅川地区。
接下来称霸的是河南西部、嵩山脚下的王湾类型,有人认为对应了禹(刚好鲧的封地就
是嵩山附近的崇地,即崇伯鲧)。在造律台—王湾时期,中原龙山文化彻底击溃灭掉了
石家河文化。
2、贫富分化很小,等级制度不突出。
至少从墓葬看,中原龙山文化的富人比起穷人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不过多几个陶制小口
尖底瓶而已。而山东龙山文化的贫富分化极大,富人的墓葬非常有钱,穷人就是一无所
有。三苗的阶级制度更是严苛,什么等级的人用什么陪葬都有严格限制。
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很大的转折点,除了中原龙山文化外的各个势力
都急剧衰败,唯独中原龙山文化一枝独秀,演化成了二里头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发生了巨大的天灾。同样的灾害导致了欧洲各民族放弃家园南下逃
难,成为了历史上的“海上民族”。
中原龙山文化因为阶级分化不突出,穷人富人同甘共苦、共体时艰,所以抗灾害能力强
。其他文化因为贫富分化严重、阶级压迫严重,导致社会生产力不足,陷入了衰败。
当然没有证据证明当时发生了天灾,不过二里头文化一家独大是事实
另外良渚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战争也是导致双方衰败的原因。
良渚文化彻底放弃了家园,全体渡江北上进入苏北(花厅类型),然后和山东龙山文化
发生了激烈交战(墓葬中的战争痕迹很多,有大腿骨有深深扎入骨头中的箭簇,有拿对
方的人来殉葬的)。
我猜测二里头文化统治模式,估计和龙山时期类似,就是各方国向其称臣的共主。君主
直接统治区域就是直辖的一小块,其他都是称臣纳贡。
当然我的猜测没有根据就是了。
在二里头时期,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到河北南部地区,发展出了下七垣文化。
下七垣文化漳河类型被认为是商朝的祖先。
二里头遗址三期和四期之间发生突变,估计夏朝就是这个时候灭亡的。具体突变包括宫
殿被焚毁、城外筑起了商人的军事城堡(偃师商城)、青铜器同位素指纹发生突变等等
。
然后就是商朝(二里岗文化)了。
在商朝的时候,君主会派遣贵族到各个军事要地驻扎,监视当地各方国的忠诚度。
这种外派的贵族,作为君主的斥候,被成为:侯。
斥候的候和诸侯的侯,我觉得应该是同源字。
当时商朝通知区域内的各地都发掘出过商人的城市。例如山东济南的大辛庄遗址(出土
过甲骨文)、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江西大洋洲商代大墓等。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商朝
派到各地进行军事殖民的殖民者。
接下来就是周人的崛起了。
在陜西省彬县(即豳,唐朝开元年间嫌豳这个字和幽差不多,改成了邠,共产党又嫌邠
这个字生僻,改成了彬)、长武县出土了一些先周遗址,尤其是长武县碾子坡最有名。
接下来这些人南迁周原,征服了当地的客省庄文化,发展成了先周文化。有人认为姜姓
就是本土客省庄文化豪族。
周代因为有大量的文字记录,所以我们对其社会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周人都是生活在
家族里的,家族的家长则是君主的大臣,家长的位置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这一脉称之
为大宗,其他儿子及后代是小宗。大宗作为贵族,必须罩着小宗,小宗则为大宗效命。
小宗之人简称为小人。
周人和商人都是文明人,都是有文字的,周原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即周原甲骨。
迄今为止,甲骨文只在四个地方出土过:殷墟、周原、济南的大辛庄遗址(除一个残片
外只拼出了一个完整的34字龟甲)、郑州二里岗遗址(两片,均为习刻,即老师教授学
生模仿刻字,内容无意义)。
周人征服天下后,把天下的土地册封给贵族。每册封一个贵族,就分给他几族国人、几
族商人。
贵族到了当地后,作为征服民族,修起城邑,周人家族和商人家族住在城邑里,就是国
人。被征服者生活在乡下,就是野人。
所有的田地都划成井字形,每块田划成九块,由野人耕种。其中正中一块叫做公田,收
获全部被周人贵族拿走,其他八块叫做私田,收获归野人所有。
野人也生活在自己的家族里,内部自治,周人不管他们内政。野人家族首领地位很高,
甚至可以和贵族乃至周王室通婚。
作者:
nerevian (I GET YOU)
2018-08-28 14:42:00把周人商人等等对立起来看作民族的说法很怪最基本的民族辨识依据 语言文字 很明显他们文字相通 而周代商的过程也未出现字词的波动 而因象形文字的特殊性字词未有大的波动说明语言未有明显变化比如阿卡德人取代苏美尔人的过程 虽然阿卡德人苏化 但从文字上能看到文化更替的波动 或者更明显的例子汉字外传
作者:
Leooson (吼吼吼)
2018-08-28 15:04:00记得井田制 老师对我们说这是儒家的理想 不是真的?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8-08-28 16:03:00天灾我猜应该是指大洪水吧? 记得几乎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提到大洪水传说
以前水利防洪不发达,下个大雨淹了也是家常便饭,不必然一定有全球性的大洪水灾难
而且当时人类聚落都要找非常靠近水源的地方河水旁边算是前几名的选择
农耕民族因为要灌溉一定得靠河,对洪灾必然有所恐惧,你倒是要看看非农耕民族是否也有类似的大洪水传说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å°å¤©ä½¿)
2018-08-28 22:28:00连西南苗族都有洪水传说了
台湾原住民要看什么族,东部阿美族等已经会种水稻他们有洪水传说也有渡海传说,两个还混在一起有的部落还有火山爆发淹温泉的传说
作者:
sdd5426 (★黑白小羊☆)
2018-08-29 00:43:00这些东西感觉也挺有意思的 可是历史课本根本没提到我第一次接触中国上古史是学校请一个俄国人来演讲 可惜她口音太重听不太懂网络上查一查感觉资源也少 不知道有什么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或书籍?
作者: Zsanou 2018-08-29 00:50:00
推上古史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8-08-29 14:20:00阿美族本来也不是农耕民族,只是接触荷兰人与汉人的时间和西部平埔族几乎同时,快速转型成农耕为主而已
作者:
takura (三æˆ)
2018-09-03 09:04:00看上古部落史也不错,期待有更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