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中国四千年生不出物理化学之父

楼主: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18-07-01 00:47:19
小弟我不是历史学家, 但是对科学史很有兴趣. 而我自己以后找到教职也想
要开科学史相关的课程. 所以我想先分享一下我对此议题的看法. 欢迎批评
指教阿.
我认为科学史, 应该要分割成两个部分. 古代科学以及现代科学.
古代科学其实各个文明都有. 流传到今天的继承比较少. 除了数学以外. 因
为数学的进步相对于物理化学生物比较慢一些. 而从上古时代数学就已经开
始发展. 所以我先不太着重于数学发展. 而是从物理开始. 为什么科学要先
发展数学? 原因很简单, 因为农业需要. 农业需要计算历法. 否则不知道耕
作时间. 因为古代没有Google Calender也没有气象预报. 你怎么知道什么时
候该播种? 所以古人农业社会比今天比今天更渴望气象预报. 最基本原始的
气象预报是什么? 就是一年有四季. 我知道春天什么时候来可以播种. 知道
秋天什么时候来可以收割, 冬天什么时候来要准备收藏食物过冬. 所以, 农
业需求制造出最基本的科学, 天文学和数学. 利用天文历算可以做最基本的
气象(季节)预报. 这也就成为古人对于天文的着迷和迷信. 认为天上的星星
位置可以决定气象, 到可以决定人世间的一切. 而数学的发展又有助于农地
面积的估算, 土木工程的规划计算. 商业金融的会计. 这种古代科学, 我认
为其实稍微复杂的文明其实都发展得不错. 不管是欧洲 中东 中国. 因为没
发展好就要饿肚子, 这是需求问题.
(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是香港天文台负责播报气象,英文的气象学是用
meteorology这个充满天文学的单字)
那今天的物理化学比较尴尬的是, 牛顿三大定律或是电磁学/化学合成分析.
其实在一开始是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那怎么又会发展而来. 并且过去400年可
以发展的那么快呢? 这就是很有趣的问题了.
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可能我因为是一个英国粉丝. 很崇拜英国和英国史.所以
我的偏见是英国文明乃现在世界文明的中心. 所以可能很偏颇.
我认为英国刚刚好在那个时代突然因缘际会下, 促使当代科学的出现.
这纯粹是一个历史的巧合以及机缘. 或许没有这个机会发生今天也不会有这么
快的科学进步.
关键是17世纪末期的时候. 欧洲因为军事需求. 加上王权的建立.所以天文学
重新变成各国政府重视的学科. 只是这次关键不是气象季节预报. 而是测绘
我觉得这是中国科学和西洋科学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的天文学太重视历算.而
西洋的天文物理因为有的军事以及殖民需求开始用天文学测绘地图.例如1669
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被法国国王请去, 建立巴黎天文台. 巴黎天文台的
工作在当时不是什么和平的气象预报历法计算. 而是以天文星象计算经纬度.
测绘整个法国的军用地图. 讲白了, 天文学变成军事情报学. 这刺激英国开
使反映, 英国的哈雷以及牛顿两大天文物理学家开始崛起. 而天文物理打下
今天现代科学的起源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8-07-01 00:52:00
作者: kuninaka   2018-07-01 01:12:00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8-07-01 01:37:00
不只有英国 近代化学之父是法国人拉瓦节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是奥地利人 当时科学是多国并进的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18-07-01 03:58:00
讲得不错!同样身为科学家给你个推,讲到测绘也不要忘记德国的高斯,虽然他比较晚。当然牛顿跟莱布尼兹发展近代微积分(讲近代是因为阿基米德、刘徽和祖冲之都是很可惜的例子)的确是科学方法的创举!历史有趣的是有时候就是差那么临门一脚,牛顿也是有他的生长背景跟机遇才能慧眼视英雄,这个个中醍醐味特别是科学家能感同身受。当然只靠牛顿其实是不够的,因为牛顿真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办得到。有研究科学史就知道科学的发展是有酝酿期的,没有前人的思想和研究帮忙开辟视野,仅靠一人是很难办到的。没有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这些人的研究,牛顿很难完备他的运动定律。爱因斯坦也是如此,没有牛顿、马克士威、伦琴、普朗克等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很难发展他的相对论跟光电效应,尤其是他又不“动手”做实验。
作者: fayever (yesman)   2018-07-01 06:22:00
英国人这么做不就是为了殖民与掠夺,简单讲就是为钱,没什么高深的道理
作者: hollysee (圣城)   2018-07-01 07:09:00
楼上这样讲,哪里人做事不为利益? 只要为了利益都没什么高深的道理,那很多东西都不用讨论了。
作者: allgod (欧尬德)   2018-07-01 08:49:00
言之有物的好文
作者: verdandy (无聊人)   2018-07-01 09:03:00
不过当时的通信和日记来看,牛顿站在巨人肩膀那句话应该是在酸他的对手是矮子XD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01 09:14:00
十九世纪时英国没有博士制度要念博士还要跑去德国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403要说科学研究制度,十九世纪时首推德国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18-07-01 09:40:00
不过身为科学人还是要提醒你,科学虽然很有趣,但科学跟哲学只是人类发展历史的一个事件,人类根基于其天性组成社会,人类的本能及欲望才是一切的动力来源,科学跟哲学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必需品。我并没有反驳科学跟哲学不好喔,我也赞同你说的求知也是人类的本能,依照人类历史时常会出现相似的发明或发展,就算今天西方没有在17-19世纪发展出来,也有可能在更后面被发展。我只是客观叙述科学跟哲学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根基,综观人类的历史,人类发展出科学及哲学毕竟算是很晚才出现。
作者: Sinreigensou (神灵幻想)   2018-07-01 10:06:00
当然是为了赚钱,全世界人类不都是这样顶多就是有没有发现背后商机的差别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8-07-01 10:08:00
不一定是为了赚钱在资本主义还没出现前,做研究很多都是家里很有钱不少人是贵族
作者: kuninaka   2018-07-01 10:10:00
那是贵族的兴趣
作者: Sinreigensou (神灵幻想)   2018-07-01 10:11:00
嗯也是啦 我更正。不如说有兴趣的做研究,但赚钱心态会让商人出钱支持更多研究。毕竟研究都要花钱
作者: fayever (yesman)   2018-07-01 10:14:00
呵呵,为了钱或兴趣就可以夺人土地灭人族群,还自言真理,真是好伟大
作者: kuninaka   2018-07-01 10:15:00
为了钱就屠杀原住民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18-07-01 10:15:00
会认为科学和哲学很重要是因为我们活在现代,所以产生先入为主的观点,另外我前面有提到就算是现代也只有少数人真的在实行或探讨科学和哲学,这个世界上的多数人只是利用科学发展的成果,对他们来说科学只是一种有利的工具,其实与古代人使用火、石器、四大发明等诸多发明是一样的。
作者: SidChen (喜德陈)   2018-07-01 10:50:00
讲到近代科学,奠定科学实验标波以耳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个人推《利维坦与空气帮浦》实验与理论科学争论也很重要
作者: hit0123 (@@")   2018-07-01 11:01:00
薛平的书又要推一下了吗? XD
作者: SidChen (喜德陈)   2018-07-01 11:02:00
英国式的实证主义与欧陆式的理性主义间的交锋与结合,算算是奠定西方科学思想重要的过程,我不认为这全然是英国的东西,现代科学比较像是两者混合的产物。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8-07-01 11:07:00
回应d大 事实上确实如此商朝人不管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建立了新朝代游牧民族驯化了马掌握了机动性也曾经称霸一时建立相对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古代各王朝野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长期的相对和平和稳定的社会新的时代总是需要各式各样不同的新技术只是现代的我们意识到透过逻辑和科学方法能够更快速的量产并推进新技术的更迭并持续推动社会演化但是很明显的由科学和其所伴生的科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在政治经济甚至人性的心灵层面都需要持续的演化改进投入科学参与科学的发展当然很好 但要记得这不是全部问题的答案 我相信这是综观历史的人特别能注意到的重点自己重看一遍才发现多打漏打打错字一大堆 抱歉
作者: alantsuei (alantsuei)   2018-07-01 19:29:00
其实历史上很多成就是意外产生的,什么火药都是炼丹、炼金或是巫术产生的,这些本来就不是儒家这个不论鬼神所在意的;就好像地理大发现一样,都是无心插柳下的结果,要硬用结果论回推是没什么太大意义的,只能说我们从这个历史学到什么的话,就是凡事尽力,不必太在意一时的成果,宇宙是个充满可能性的地方,放开胸怀吧…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猫)   2018-07-03 14:53:00
所以到底为什么中国四千年生不出物理化学之父?本来以为终于要回归原本命题了结果提出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命题带过了?请问英国的科学发展史跟中国的物理发展史在英国舰队撞进来前到底有什么交集啊?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8-07-03 14:58:00
楼上如果想浑水摸鱼的话请省省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