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4389411 (水蛙)》之铭言:
: “官无定额,员无专职”,官是官,职是职,官位不过是一种品味,并没有实权,许多官
: 吏位居某一官爵之上,却不曾负起该官爵的职责,只是坐领干薪,并没有实际贡献。请问
: 这是说明哪一朝代的特殊现象?
: 选项给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正解给C
: 写题目做到这题完全不知道从哪边解出 求解
因为书都不在手边,
凭印象简单回答一下,
如有错误请版上先进指正。
先不说这样的题目考选择题、考中学生适不适合。
(我自己的观念是非本科系专攻宋史的,根本没有必要评量这个知识点)
就学理上来说,
这题目的毛病在于题干的描述就有失精准,
把所谓的“官”视为一种“品位”(官品),
然后说很多“官”没有实权、坐领干薪,
这样的意见大概还停留在60、70年前的学界看法。
但这种意见其实是拿汉代制度看宋代,
认为品位与职位一定要有相对应的连动关系才合理,
故对宋朝的制度加以批判。
而忽视了宋代官制其实源自于唐宋之际,
历代政府因为实务上的需要,
所发展出来的“寄禄于阶”的阶官制度文化。
原文题干中所提到的“官”,
并不能视为“官品”、“品位”,是专指“阶官”,
而“官品”与“阶官”在宋代制度上是有不同的意义。
简单来说,
在宋代“官品”如汉唐时期一样是象征著政治地位的高低,
最明显的具体例子就在朝仪时,文武百官原则上会依官品高低排列。
但“阶官”就不同了,它还代表了这一个人在朝中资历以及俸禄的高低,
在同一官品中,可以存在着数个阶官,
借此容纳政治地位相同、但资历深浅不同的官员,
被根据其仕途的“资格”给予不同的俸禄。
用今天台湾文官制度来比喻,
古代的“官品”如同今天的“职等”,
而“阶官”的功用之一,则如今日台湾文官制度中的“俸额(俸级)”,
只是今天公务员口中的“五本五”、“六本一”,
到了宋代则是用实际的“阶官”官称取代而已。
那么接下来或许有人想问,
为什么宋代要用那么麻烦的做法?
为何不直接用数字表示俸级就好了呢?
这跟问题就牵扯到“阶官”另一个没那么明显的功能─ “职系”。
根据《宋史‧职官志》对百官“叙迁”制度的相关记载,
哪一个阶官在经过循资、考课后,
能迁往什么样的阶官是有常态性的规定。
这种作法,就如同今日台湾文官制度中职系的概念,
不同职系之间要各自有不同的人事运作方式及升迁管道。
最具体单纯的例子就是宦官(内恃),
只要是宦官原则上都只能在内恃的阶官体系内升迁,
在皇帝没有特恩的情况下,
宦官从小祗候最高只能干到内东头供奉官,
要能获得刺史以上的阶官都是少数的特例。
文武官就更复杂,光武官就分以下三种:
1.节度─使臣体系(武选官):接近现代的军官,常负责基层军事行政、财税事务。
2.客省─通事舍人:专门接待外宾的特殊群体,被归在武官是因为五代的传统。
3.禁军军职:在基层军队中带兵,负责实际训练跟作战执行,北宋早期还满多人
就一路从军职体系中的小指挥使一路干到步军或马军都指挥使,
最后转节度使或观察使。
文官我真的背不太出来就不另外列了,
但基本上去看宋史记载一般文官的仕途,
就会发现搞财政的大多从基层就搞财政,
擅长司法的大多从中级开始就在司法相关的阶官中迁转,
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去中央担任皇帝小秘书(学士)或言官。
宋代这种“阶官”制度其实跟唐末五代变局有很密切的关系,
原因在于唐末五代政治情势常常变来变去,
五代历任的统治者很难规划一套员额固定的政府组织,
来应付不时发生的政治或财政危机,
所以最后出现了宋代这种阶官、职官与差遣三者,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组合的人事运作方式。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比较弹性,
比如说某州发生重大的灾害或军事危机时,
在宋代可以直接派有经验的执政大臣在阶官无须改变的情况下,
让他担任该州的知州来解决危机,而不会亏待到这位大臣既有的政治地位与权益。
坏处就是很容易杂乱无章,长久下来不好管理,
搞到宋初就必须分设四个单位来,管理不同的阶官叙迁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元丰官制改革,
改革者花了很大的精神去简并这些阶官以及叙迁管道。
不过不管怎么说,宋代并非是如上面那题目所说的用制度养了一堆尸位素养的官员。
很多制度即使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好像很荒谬,
但在当时的时空脉络下都可能有它当时的合理性。
而对我来说,尝试去体会这种合理性,就是读史的乐趣所在。
如果这个主题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以下书籍:
閰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品位与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