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drpNPB
关于《帝国的慰安妇:殖民统治与记忆政治》一些想法
Posted on July 24, 2017
六月下旬从编辑朋友那里买到未上市的《帝国的慰安妇:殖民地统治与记忆政治》,觉
得应该贡献一篇书评(或是推坑文),作为义气相挺之举。在很短的时间内匆匆一读,
发现这本书的重量并非自己有限的生命经验可以消化的;不管是慰安妇故事中呈现苦难
的重量,还是韩国政府诉求日本政府道歉的法律过程中被牺牲的慰安妇个人生命经验,
在在都让自己连结到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的《平凡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
审判纪实》。虽然两书的出发点与讨论的议题不尽相同,但同样地碰触“体制-个体”
正义的讨论与辩证,特别是朴裕河《帝国的慰安妇》一书更让我们看到慰安妇这议题在
亚洲的复杂性。作为亚洲第一个殖民国家日本帝国,以及亚洲殖民地朝鲜与台湾在日本
帝国的殖民底下,在战时体制下征用的慰安妇与殖民地军人,他们应该被视为何种身分
?随着终战后带来的殖民地解放,这些曾被卷入日本帝国战时体制的殖民地居民,究竟
如何补偿?随着日本殖民体制结束后,东亚再度被卷入冷战的框架底下,因此关于日本
帝国殖民与太平洋战争之后的问题,迄今在东亚复杂的后冷战局势下皆是悬而未决的问
题。
在《帝国的慰安妇》书中,朴裕河大致分成四个面向来讨论;“国家政策与协力者”、
“慰安妇的记忆”、“国家记忆与个体记忆的纷争”、“慰安妇议题的新策略”,这四
段将会构成这本书的核心主轴。
首先作者在文中先厘清慰安妇产生的根源,从殖民统治时期的战时国策,以及其中间的
协力者开始讨论;看了本书第一部“谁是慰安妇——国家的身体管理,民间人士的协力
”后,大概可以明白为何这书会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朴裕河书中公开挑战两个韩国视
为“不容质疑”的记忆;日本强行掳走二十万朝鲜少女,操作者是日本政府以及军队。
但是从书中引用的材料来看,日方“强行掳走”与否可能还有待商榷;但是有待商榷并
非指日本的殖民体制可以规避责任,并且在针对战败者的究责中就忽略参与这整个体制
运作的朝鲜人,我想这种直接面对问题复杂性的同时,也可能会直接冲击冷战结构以来
为了对日本政府求偿所建构出来的历史记忆,然而这种被建构的记忆框架却会将慰安妇
个体的记忆单一化,以至于回忆与论述上皆渐渐趋于一元。然而,关于殖民统治的记忆
,不论是和平或是战时对人性直接的剥削,对于身处在被殖民者角色的人而言都是复杂
的经验,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规范。
朴裕河在第二部分检视韩国慰安妇论述发展的历史,从“内部记忆认知”、“记忆斗争
”、“声援团体记忆塑造”、“韩国宪法的认知”、“国际法的反思”几个角度,让读
者回到韩国对于慰安妇的历史记忆建构。在这段里面,作者批判韩国政府及民间团体针
对慰安妇记忆里“剔除异质杂音”的做法,并指出在殖民体制里面作为被殖民者战时的
动员与记忆,在经验上则是具有个别性的差异。亦即,即便在殖民体制里面被殖民者处
在一种被强制动员的状态,在这种强迫动员的背后,被殖民者所经历到的事物很难以单
一的论述概括。然而这正是朴裕河的书中,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段落。当然,这并非指
慰安妇于慰安所的遭遇都是正面的,而是在这种过度的性劳动状态下,被过度物化的状
态底下,她们必须找到在恶劣环境中存活的理由。然而政治上的记忆塑造,却压缩个人
记忆得以叙述并得到救赎的空间。这种记忆正确的政治诉求,却可能无形间加深韩国与
日本的政治鸿沟,让真正的和解成为一条漫漫长路。
第三部分关于“不同记忆之间的斗争”,则是点出更复杂的问题。作者在这段里面舖陈
殖民统治的复杂性,借由小说与访谈的纪录呈现慰安妇议题的多元性,梳理了殖民地动
员、军队、协力者、慰安妇,这种种复杂的关系。同时也处理了日本政府方面的道歉与
补偿方法,以及对韩国声援者更多可能的期待。这部分就牵涉到日韩双方甚至是国际社
会如何处理战争记忆的问题,然而战争虽然暴露出人性与体制的邪恶面,但是也不能排
除在邪恶之中会有好的记忆留下。在日韩两边最大的矛盾在于如何处理异质的记忆,然
而当政治的诉求影响到记忆塑造,异于政治正确的记忆就越有可能被压抑,压抑的结果
就是造成双方长期的沟通不良,制造出更多的落差。朴裕河认为,这并不会对慰安妇的
问题产生更多助益,反而会随着生命的凋零,让有些记忆永远消失。看到这段时会联想
到台湾受殖民以及战争被动员的状态,身为日本帝国次等臣民,本身对于殖民母国的态
度就非顺服或抵抗能够二分的。但是套用到慰安妇处境底下,则更多是需要谨慎分辨的
;不论是慰安妇怎么产生?帝国体制是否强迫动员?劳动的状态为何?战争时期个体的
记忆?等,都不是政治主导下的记忆能概括论述的。
然而作者最后一部分,则是提醒读者超越帝国与冷战的结构,才能看清楚慰安妇议题真
正的思考所在。因为殖民体制与战时动员可能才是一切的开始,即便日本帝国或军方没
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也必须承担体制之恶的责任。然而从头到尾被抹去的与帝国体制合
作者,需要再次认知到这些人也需负上相当责任。然而在这部分作者强调的不只是负责
,而是超越这种负责的理解,这层理解是包含各种被排除于慰安妇叙事框架之外的声音
。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因为就如封底文案所说的:“她认为日本帝国不能也不该
回避其责任,但要解决此一争议,必须将不同的理论梳理清楚、彻底理解脉络,才能找
到解法。”的确关于殖民的问题有各种不同的面向,在殖民统治底下的被殖民者为生存
也可能做出不正义的抉择,在战争的苦难底下或自愿或非自愿地与殖民者绑在一起,成
为战时的“同伴”。但是将视界放宽后,亚洲的世界是否能真正迈向后殖民甚至完全挥
别殖民时期的阴影,并进一步迈向真正的和平,可能容许多元视角的受殖民记忆只是一
个开始。回到台湾的处境更重要则是我们如何记忆并言说殖民,并在善与恶的记忆中选
择再次宽容或拥抱敌人。然而这并非容易的事,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的记忆。
《帝国的慰安妇:殖民统治与记忆政治》相关连结:
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18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