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outien (大叮当)》之铭言:
: 问:当年你们真的很有反攻大陆的决心吗?
: 答:有,解救大陆同胞。那几年毛泽东搞人民公社、土法炼钢,又斗死彭德
: 怀,我们老家都有很多亲戚饿死的,大家相信大陆同胞真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 问:要发动多少兵员,从哪里登陆?
: 答:二十万人,先打厦门。
: 问:大陆那么大,打下一地以后怎么有效控制?
: 答:都已经计画好战地政务,到时候谁负责接管哪个县哪所学校,都有。
这篇PO文出现时我还没接触的相关资料,去年编了一本书之后才知道一点。
书中附图,国光兵推室。
http://imgur.com/a/GfxLl
林孝庭《台海、冷战、蒋介石》
页150起
《国光计画》与具体决策
基于如上几个重要原因,自一九六一年起,蒋介石即着手
展开一连串军事反攻准备工作。四月一日,蒋下令于台北县(今
新北市)三峡地区祕密成立“国光作业室”,由陆军中将朱元琮
担任作业室主任,并且调动陆、海、空三军优秀参谋人员三十余
人进驻,正式展开拟定反攻大陆的作战筹划;与此同时,蒋还下
令在国军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内,各自成立相对应的作业室,
提出反攻作战军事计画。(注27)
当时此反攻计画的构想主要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厦门
为目标,在不依靠外力的情况下,由国军突袭登陆厦门,至于该
如何攻占厦门,当时也有详细推演讨论,包括海军利用夜间航行,
在广东汕头先建立滩头堡,登陆后切断鹰厦铁路,阻断解放军增
援前线,地面部队再由金门出发登陆,并以厦门为据点,依情势
发展,向南往广州进兵,或者向东或向北,分占福建与湖南。(注28)
国光计画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希望在中国大陆上建立一处长
期的攻势基地,并结合各地的反共抗暴运动,以利推展后续军事
行动。为此,台北国安高层拟定一个新的军事与政治机制,称为
“华南战区总司令部”,负责国军反攻大陆后各收复区内的地方
重建与社会动员,并推动党、政、军要务,此机制设总司令一人,
兼任“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下设祕书、民政、财经、文
教、警保、社会等六个处,另辖政治工作群与军事幕僚群,全力
推动收复区内的各项工作。(注29)
(注27)彭大年、龚建国采访整理,〈朱元琮将军访问记录〉,收
入彭大年编,《尘封的作战计画:国光计画─口述历史》
(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室,二○○五),页11-12、50-53。
(注28)同上,页30-31。另据段玉衡将军的说法,当时考虑的登陆
地点则是漳浦县将军澳或者漳州港尾半岛。见彭大年采访
整理,〈段玉衡将军访问记录〉,收入彭大年编,《尘封
的作战计画:国光计画─口述历史》,页195-197。
(注29)“华南战区总司令部编组简报目录”(1961),〈文件/党
政军文卷/军事建设/军事─华南战区总司令部之编组概
要〉,《蒋经国总统文物》,典藏号0050102020008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