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通讯》第80期 2014年3月
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43279531140.pdf
锄头博士 ── 农业义勇团
文/张静宜(国立台南大学文化与自然资源学系助理教授)
中日战争初始,日本陆续占领上海、南京、徐州、安庆、武汉等地,但国民政府在被
占领区采取焦土政策,驱离农民,使得日军无法在占领区取得物资,支援快速移动的军队
。1938年,中支派遣军决定在现地生产粮食、蔬果,以解决日军的补给问题,要求台湾总
督府协助。
此时的台湾总督府为避免在战争体制下被边缘化的危机,不断的强调台湾40年来的殖
民经验,以及台湾供给人员和资材的重要性,希望借此将台湾农业技术及台湾农民势力移
植到中国。1938年2月台湾总督府派遣台北帝国大学教授矶永吉、奥田彧先到中国实地调查
,完成“军用蔬菜栽培书”、“军用蔬菜栽培指针”等计画书。4月1日,中支派遣军透过
台湾军正式要求台湾总督府“派遣农业指导员数名及农夫约1000名”,到上海附近栽种军
用蔬菜。
台湾总督府与台湾军及各州协议后,将此团体称为台湾农业义勇团,负有台湾人海外
发展先驱及大陆农业开发指导者的使命。农业义勇团设有团长一名,由台湾总督府技师熊
泽三郎担任团长,下编成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等队,队下设有小队及班。各队
设队长一名,由各州职员担任,为提升工作效率,除编制和日常起居管理施行军事化管理
外,也进行各队团体竞赛,每月由团长和队长针对各班作业进行审查,连个人服务成绩也
在评分中。
团员招募条件是年龄约20岁左右,具备农业经验的青年,大部分是公学校毕业生,其
中多是农业传习所的毕业生,据毕业于农业传习所的陈金和言:“由于战争的缘故,许多
后期农业传习所的学生成为‘农业义勇团’的成员,在‘日支战争’开始不久后,陆续被
日本派往中国大陆,在战地种田,种菜,以供应占领区下日本军人吃食之需,并指导农耕
。”
1938年4月25日在团长熊泽三郎技师率领下,进驻上海大场镇农场,由于受战火波及,
农业经营所需的农舍、灌溉系统遭破坏,首要任务在于整地,尤其是水利设施的修复,并
且利用肥料改变地力,并在农场设有醃渍工厂,将农产品加工成醃渍品。
由于上海农场成效颇佳,当战线推进南京时,同年9月下旬又分派出100多名在南京市
内开拓新农场;1939年月派遣指导员及军农夫至武汉开拓新农场。
由于雇用期限为一年,在1939年6月又从台湾征调1,000名第二期农业义勇团,分别至
南京、上海、安庆、武昌、汉口等地农场,通常400名军农夫必须负责20万名将兵的粮食。
但由于生产费逐渐减少,改以中国苦力代替,并且开始由义勇团员指导委托当地农民栽培
军需蔬菜,再以适当价格购买。因此,有必要调整生产模式,1940年3月时,决定废止除
上海、南京的加工场及家禽家畜饲养工作外的各农场栽培工作,也使得农业义勇团团员在
1940年7月上旬至 1941 年 2 月陆续回台。
第一期农业义勇团员大约有七成以上的人在约满一年后回到台湾;三成留在中国的团
员中,15%表现较优异的被留在农场,6.2%年纪较大的担任警备队或其他部队的通译,也
有到国策机构任职者,如华中的棉产改进会16名技术员全部都是农业义勇团出身。第二次
团员留在中国的人员除担任农场职务外,担任军队通译、事务员的人数增加,约占全体的
35.5%。
除至华中协助栽植外,1939年2月中支派遣军再度透过台湾军要求台湾总督府派出30名
农业熟练者到广州,指导广东农民栽种稻米、蔬菜等农产品。此举被台湾总督府认为是台
湾与中国华南农民实际接触的第一步,自1939年3月开始至1942年7月共派出七回,共有技
术员16名及指导农夫130名,负责广州占领军需要的米粮及蔬菜及军马用的牧草,并且着手
进行碾米业务,以期能在短期间供应大量的白米,亦开始指导中国农民农耕技术,以求农
产品的增产。
为经营供给海南岛驻军蔬菜农园,及指导农园附近农民栽种蔬菜技术,台湾总督府从
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也派遣指导团,指导海南岛农民农业技术。隔年3月开始,又陆续以
“农业义勇团”、“农业指导挺身团”等名义,送出100多名农夫到当地栽种台湾的在来米
与蓬莱米。其中农业义勇团从1942年1月出发后,以海南岛南部榆林为中心,实施台湾米栽
种,也因栽种成效不错,海南岛北部实施粮食增产计画时,也要求台湾总督府派遣“农业
挺身团”协助之,为求达成目标,也从台湾运送农耕需要的农具,包括除草机及碾米机等
。
而后随着战局的扩大,总督府又以各种名义招雇台籍军属、军夫到中国战线担任物资
运输、占领区农工业建设等工作,包括:农业指导挺身团、台湾特设劳务奉工团、台湾特
设勤劳团、台湾特设建设团等。
总之,台湾总督府统治台湾时累积的殖民经验,随着日本进占中国华南、东南亚地区
,该经验为日本军方所依赖,尤其是农业栽种技术、经验及知识,以及派遣农业义勇团协
助生产军需粮食、蔬菜及指导当地住民生产所需农产品。且由于人员需求量激增,台湾总
督府透过拓士道场、农事试验场培养南进拓士,直接指导占领地原住民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