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125历史学者 反微调课纲

楼主: Thompson (祈)   2014-04-27 17:32:59
※ 引述《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之铭言:
: 推 chataulait:大学历史教授确实比较有说服力。说真的,虽然王晓波之 03/12 17:54
: → chataulait:流的历史水准怎么样我们心知肚明,但是对一般社会大众 03/12 17:55
: → chataulait:而言,历史系研究生vs 哲学系教授,恐怕还是觉得教授 03/12 17:55
: → chataulait:有特殊光环... 另外,一份连署全部不到两百人但全部是 03/12 17:56
: → chataulait:历史系教授,和一份连署两千人中间有一百多名历史教授 03/12 17:57
: → chataulait: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号召力还是不同 03/12 17:57
: → chataulait:我比较疑惑的是,这么多历史教学研究单位主管出面连署 03/12 17:58
: → chataulait:倒是台大阿甘没出现,不知道是不愿参加还是? 03/12 17:58
: 修改历史课纲十人小组:
: 1.王晓波
: 世新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
1993,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第二期甲种奖,
〈日据时期的台湾抗日运动与独立运动〉
1987.10,〈日据时期“台湾派”的祖国意识〉
,《中国论坛》,115-134。
1988 ,〈战后台独运动与两岸关系之前景〉
,《台湾研究》,2:3-12。
1988.09,〈李友邦与台湾义勇队初探〉
,《五月评论》,67-86。
1989.06,〈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日据下台湾新文学运动(上)〉
,《中华杂志》,42-45。
1989.08,〈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日据下台湾新文学运动(下)〉
,《中华杂志》,48-54。
1990 ,〈日据时代的台湾独立革命与李友邦将军-兼论台湾革命青年团与台湾义勇队〉
,《台湾研究集刊第二、三集合刊》,117-132。
1991.04,〈战后美国对台政策与海峡两岸关系之展望〉
,《台湾史研究会论文集》,3:27-50。
1993.10,〈日据时期的台湾抗日运动与独立运动──论李友邦与“台湾独立革命党”〉
,《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学报》,36:95-117。
1997.07,〈蒋渭水的思想与实践─论日据下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民众党内的路线争议〉
,《世界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报》,7:1-54。
1987.08,〈日据时期“台湾派”的祖国意识〉
,中国结与台湾结研讨会。台北:中国论坛社。
1988.08,〈李友邦与台湾义勇队初探〉
,台湾史学术讨论会。厦门:厦门大学。
1989.05,〈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日据下台湾新文学运动
──当前中国民族整合运动的一项思想史资料〉
,五四运动学术讨论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1990.07,〈战后美国对台政策与海峡两岸关系之展望〉
,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厦门:厦门大学。
1990.08,〈日据时代的台湾独立革命与李友邦将军
──兼论台湾革命青年团与台湾义勇队〉
,台湾研究学术研讨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1995.07,〈马关百年与中日关系──一个台湾史侧面的考察〉
,台湾研究学术研讨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1997.05,〈蒋渭水的思想与实践
──论日据下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民众党内的路线争议〉
,台湾的文学与历史学术会议。台北: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科。
2000.12,〈日据下台湾民族运动的两条路线──林献堂与蒋渭水思想比较之研究〉
,百年来海峡两岸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反省学术研讨会。台北:东吴大学。
2006.05,〈南台湾的抗争文化—论入祀高雄忠烈祠的林少猫烈士〉
,2006年高雄学术文化研讨会。
高雄:辅英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高雄文化研究学会。
2006.09,〈李友邦在抗战期间的远识和预见〉
,李友邦先生与国民革命学术研讨会。台北:国父纪念馆。
2006.09,〈“二二八”前夕的台湾—战后台湾社会经济之分析〉
,海峡两岸“二二八事件”学术研讨会。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1988.12,《台湾史与台湾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92.06,《台湾史论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7.07,《台湾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书局。
2001.09,《台湾意识的历史考察》。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
: 2.董金裕
: 政治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
: 3.谢大宁
: 佛光大学中国文学与应用文学系教授
: 4.潘朝阳
: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教授
2010,开漳圣王崇拜的文化地理诠释,海洋文化学刊,9,pp1-12
2005,日据台湾的双层儒学与外来思想之初探:以吴浊流、洪弃生、赖和为中心
,东亚文明研究通讯,6,pp23-42
1998,台湾关帝信仰的文教内涵:以苗栗区域为例之诠释,地理研究报告,28,pp13-36
1997,康熙时期台湾社会文化空间:朱一贵事变为轴的诠释,地理研究报告,27,pp11-44
1996,台湾宗教现象地理学研究之回顾,思与言,34,2,pp1-20
1996,大湖地方性的构成-历史向度的地理诠释,地理研究报告,25,pp1-42
1986,〈台湾民俗宗教分布的意义〉 ,《地理研究报告》,12,pp143-178
2010,开漳圣王与文化地理
,2010年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河南固始锦绣山宾馆会议厅,2010/10/25
2008,从先秦儒家到朱子的重农思想论台湾儒者的农本主义
,东亚朱子学的流衍和转化学术研讨会,金门:金门技术学院
,2008/07/07-2008/07/10
2008,从《易系辞传》论儒家在台湾的空间实践
,儒学与海峡两岸文化根基,北京:联合大学,2008/01/21-2008/01/25
2006,台湾乡土作家吴浊流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试炼
,海峡两岸二二八事件学术研讨会,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2006/08/21-2006/08/25
2005,从儒家遗民的忧患意识看甲申(1644)和乙未(1895)两惨变的儒家忧患型回应
,台湾与遗民儒学:1644与1895,台北: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2005/09/08
2005,战后台湾儒学研究的几个侧面:问题及其意义
,台湾儒学文献,台北: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2005/05/28
2005,“同心圆史观”的史地教科书意识形态探索
,解严后台湾教育中核心价值的变迁,台北: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2005/05/21
2004,抗拒与复振:丘逢甲沧海先生在台湾的儒家实践
,广东省纪念丘逢甲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广州市,2004/12/23-2004/12/24
2004,伪儒与真儒的双元性:明清台湾儒家的本质
,边缘儒学与非汉儒学:东亚儒学的比较视野(17-20世纪)学术研讨会
,台北:台湾大学,2004/00/00
2003,日据台湾的双层儒学与外来思想:已吴浊流、洪弃生、赖和为中心
,中华文明与域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布拉格:查理士大学
1999,论孔子的宗教观并略谈台湾民间宗教
-依儒家思想略论清初治台儒吏陈璸的宗教思想
,孔子学术国际会议,台北:国家图书馆
《台湾人通俗宗教的空间与环境诠释》,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2008/10
《台湾儒学的传统与现代》,台大出版中心,台北,2008/09
《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二),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
,〈日据台湾的双层儒学与外来思想:以吴浊流、洪弃生、赖和为例〉,台北,2006/04
《东亚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战后台湾儒家研究的几个侧面:问题及其意义〉,台北,2005/06
《现代儒家与东亚文明:地域与发展》,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抗拒与复振的台湾儒学传统-由明郑到乙未〉,台北,2002/00
《明清台湾儒学论》,台湾学生书局,台北,2001/01
《台湾儒学与现代生活》,台湾学生书局,〈从闽学到台湾传统文化主体〉,台北,2000/00
: 5.包宗和
: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 6.吴连赏
: 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 7.朱云鹏
: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
: 8.黄丽生
: 海洋大学海洋文化所教授
2011,日帝时期韩儒朴殷植的开化意识与阳明学
,台大《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8,2,pp271-312
2009,海外离散の华人と儒教の变容
,日本关西大学亚洲文化研究中心纪要,第四辑,pp429-446
2008,清代台湾儒学边缘位格的构成──以渡台仕儒的朱子论题为中心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集刊,第二辑
2006,近代台湾客家儒绅海洋意识的转变:从吴子光到丘逢甲
,海洋文化学刊,2,pp123-174
2005,清代边区儒学的发展与特质:台湾书院与内蒙古书院的比较
,台湾师大历史学报,34,pp97-136
2001,历史思考与整体史观的教育启示:以“中西历史之汇合”为例
,通识教育季刊,8,3,pp19-47
: 9.陈昭英
: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明郑时期的台湾文学的民族性〉,《中外文学》
,22卷4期,页18-47,1993年9月。(专辑:国家文学专辑)
〈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学》
,23卷9期,页6- 43(专辑:“台湾文学的动向”专辑),1995年2月。
〈追寻“台湾人”的定义:敬答廖朝阳、张国庆两位先生〉,《中外文学》
,23 卷11期,页136-140,1995年4月。
〈发现台湾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陈芳明先生〉,《中外文学》
,24卷4期,页77- 93,1996年9月。
〈台湾古典诗歌选本的意识形态:敬答许俊雅、施懿琳两教授〉,《中外文学》
,25卷9期,页180-186,1997年6月。
〈台湾的文昌帝君信仰与儒家道统意织〉,《文史哲学报》
,46期,页173-197,1997年6月。
〈明郑时期台湾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杂志》
,25期,页50-67 ,1998年8月。(专辑:哲学.台湾)
〈连横的《台湾通史》与儒家的春秋史学〉,《中国哲学》,22辑,2000年。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aiwan: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vol. 41, no. 1, Fall 2009
, pp. 10-27. New York: M. E. Sharpe.
〈台湾儒者论儒学的普世价值︰王敏川与徐复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6期,页1-5。
《台湾文学与本土化运动》,正中书局,1998年。
《台湾与传统文化》,中山学术基金会出版,1999年。
《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324页,台北:正中书局,2000年。
《台湾与传统文化》(增订再版),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
《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增订再版),台大出版中心,2008年4月。
《台湾文学与本土化运动》(增订再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越文版,阮福英译
〈当代儒学与台湾本土化运动〉
(“第三次当代儒学研讨会”论文,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
收入刘述先主编:《当代儒学论集:挑战与回应》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年)
〈光复初期“台湾文化”的概念〉
(《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夏潮基金会、台湾史研究会主办)
,收于《台湾文学与本土化运动》,1997年2月。
〈《台湾通史‧吴凤列传》中的儒家思想〉,
(《中国近代文化的解构与重建‧连横》研讨会,政治大学文学院主办)
,收入《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1997年。
〈儒学在台湾的移植与发展:从明郑至日据时代〉,
(《东亚近现代儒学的回顾》国际研讨会,中研院中国文哲所主办)。
收入李明辉编,《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总论篇》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1998年)。
〈道东之传:清代台湾书院学规中的朱子学〉,
(《朱子学与东亚文明》国际会议,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主办),
收入《台湾与传统文化》。
〈连横的《台湾通史》与清代公羊思想〉
(“文化场域与教育视界”国际会议,台湾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
,收入《台湾与传统文化》。
〈清代台湾凤山县的儒学教育〉
(《第五届高雄文化发展史研讨会》,高雄市教育局主办)
收入陈昭瑛,《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
〈清代台湾教育碑文中的朱子学〉,
(《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国际会议,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
,收入李明辉主编,《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韩国与东南亚篇》论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0年)。
〈文学的原住民与原住民的文学:从“异己”到“主体”〉,
(《百年来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央日报、台大文学院主办),
收于孙大川等编,《台湾原住民族汉语文学选集评论卷》(上)
(台北:印刻出版社,2003年)。
〈日据时期台湾儒学的殖民地经验〉,
(《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会议,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
,收入陈荣照主编,《儒学与世界文明》论文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3年)。
〈儒家诗学与日据时代的台湾:经典诠释的脉络〉,
(《中国文化的经典诠释传统》计划第八次研讨会,台湾大学)
,收入李明辉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二)儒学篇》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启蒙、解放与传统:论20年代台湾知识份子的文化省思〉,
(《跨世纪台湾的文化发展》(台大七十周年校庆国际会议,台湾大学主办。)
收入《台湾与传统文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8月增订再版)。
〈日据时期传统诗社“栎社”的历史转折:从传统遗民文学到近代民族运动〉
(发表于台大中文系学术演讲会),收于《台湾与传统文化》(增订再版)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连横《台湾通史》中的“民族”概念:旧学与新义〉,
(“东アヅア世界と儒教”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关西:关西大学主办)
,日文版收入吾妻重二主编《东アヅア世界と儒教》(东京:东方书店,2005年)
,中文原版收入《台湾与传统文化》。
〈光复初期“台湾文化”的概念〉
(《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夏潮基金会、台湾史研究会主办)
,收于《台湾文学与本土化运动》。
〈当代儒学与台湾本土化运动〉,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
,第三次当代儒学研讨会,1995年4月。
〈文学的原住民与原住民的文学──从“异己”到“主体”〉
,百年来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央日报、台大文学院主办,1996年6月。
〈日据时期传统诗社栎社的历史转折:从传统遗民文学到近代民族运动〉
,台大中文系学术演讲讲稿,1996年12月。
〈儒学在台湾的移植与发展:从明郑至日据时代〉
,东亚近现代儒学的回顾国际研讨会,中研院中国文哲所主办,1996年12月。
〈清代台湾凤山县的儒学教育〉
,第五届高雄文化发展史研讨会,高雄市教育局主办,1996年12月。
〈光复初期“台湾文化”的概念〉
,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夏潮基金会、台湾史研究会主办,1997年2月。
〈台湾的文昌帝君信仰与儒家的道统意识〉
,台湾儒学国际研讨会,成功大学中文系主办,1997年4月。
〈日据时期台湾儒学的殖民地经验〉
,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研讨会,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1997年6月。
〈《台湾通史‧吴凤列传》中的儒家思想〉
,“中国近代文化的解构与重建‧连横”研讨会,政治大学文学院主办,1997年。
〈启蒙、解放与传统:论20年代台湾知识份子的文化省思〉
,《跨世纪台湾的文化发展》台大七十周年校庆国际会议
,台湾大学主办,1998年10月。
〈清代台湾教育碑文中的朱子学〉
,《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国际会议,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1999年7月。
〈儒家诗学与日据时代的台湾:经典诠释的脉络〉
,《中国文化的经典诠释传统》计划第八次研讨会
,台湾大学“中国文化的经典诠释传统”计划主办,2000年3月。
〈道东之传:清代台湾书院学规中的朱子学〉
,《朱子学与东亚文明》国际会议,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主办,2000年11月。
〈连横的《台湾通史》与清代公羊思想〉
,台湾大学总图书馆,《文化场域与教育视界》国际会议
,台湾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2002年11月。
〈连横《台湾通史》中的“民族”概念:旧学与新义〉
,台湾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论文,2003年10月。
: 10.李功勤
: 世新大学通识中心教授
国立中正大学历史学博士
抗争与同化:谈日本殖民影响,割让与回归(北京台海出版社)97年8月 。
二二八的转型正义:张七郎事件探讨
,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与多元文化学报,第一期,98年7月。
从参拜靖国神社风波,谈台湾在后殖民时代的主体性迷思
,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科院),98年8月20-25日。
艰困与荣光-台湾政治发展史论,幼狮文化公司, 98年10月。
百年大业:中华民国发展史,幼狮文化公司,99年3月 。
蒋经国主政时期的政治精英(1972-1988年)
,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与多元文化学报,100年7月。
百年大业:中华民国发展史(新版),幼狮文化公司,100年11月。
: 里面就只有一位王晓波是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退休,但他现在跑去世新大学当兼任教授了
: 其他的,若王晓波不算的话是中文系的占三位,若是算上中文系专业的还要加第十位
: 研究儒家相关的还要加上第四位,研究中国史相关的还要算上第八位
: 变成说和中文系与中国哲学与古中国历史相关专业在这份名单里占了七人
: 剩下其他的学者和历史专业不相干
作者: saintlin (saintlin)   2014-04-27 18:41:00
确实 研究中国儒家哲学的还是占大多数 虽然跟台湾有关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4-27 18:43:00
X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27 19:59:00
不过王晓波也挺奇怪 中文系的教授为何都是发表历史相关论文?之前是哲学系教授就更奇怪了 研究方向跟本系无关难道不会被质疑?
作者: chataulait (牛奶猫)   2014-04-27 21:16:00
我倒觉得值得玩味之处是发表的平台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4-04-27 22:57:00
发表平台不正当还是不合格的~这不是以人废言 是以平台废人
作者: Rucca (Herr Chaconne ?)   2014-04-27 23:08:00
著作的话只能看内容了。不过这些人是文史哲不分家吗= =?...这样专业度令人觉得......?不过说真的,某台湾史学者的新书都能把清领去中国化了缺乏书评的台湾,很多东西的专业都值得堪虑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4-04-27 23:19:00
还是应该多玩味平台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4-27 23:21:00
讲究不要学科本位主义,要多元发展,要文史哲统合结果换个和自己立场不同的人就把以前主张的都丢掉历史系也一堆研究中国文学,是否应该自杀?日本不少史学家还是读法的,这要不要切腹?平台就更好笑,难道平台能决定立场wwwwwwwwwwwwwwwwwwww这也很难讲啊,例如有一些"大家"认为没有问题的学者在戒严时代也是用党国机构来发论文,像那个正中书局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27 23:57:00
要多元发展ok啊 我不知道所列出的著作是一部分还是全部如果是全部的话 那也没有"多元发展"啊 完全没有哲学中文类的论文 完全是做根本系无关的事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4-28 11:26:00
最好笑的是原PO有心把跟台湾史较没有关系的滤掉,结果既然有人也能挑这方面的毛病,以王晓波为例,我在台大网页上:http://ppt.cc/zR1v中国传统哲学的paper占一半又更多,这只有证明两情况:1.台大哲学是脑残,请了一个实际上比较会搞历史的教授2.要不就是某些人很会跳题,跟他讲多元他扯本科,跟他讲本科她扯多元,不管怎样讲都能通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4-04-28 18:11:00
总之已经是被废之人 又何必再争是以言废人还是以平台废人以工作废人还是以出生地废人 总而言之就只是一个废人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28 20:40:00
扯什么多元本科 那都是haze你自己在扯 我只是在问问题而已既然哲学类的论文很多 那很好啊 表示真的很多元我对王晓波这个人没什么意见 不必在那边脑补把我给扯进去
作者: kinichiro (勇士当为义斗争)   2014-04-28 23:15:00
历史本系绝对可以找到一堆大中国思想者结果马政府只能找到王晓波这种人来搞课纲 为何?如果说书写的多就能改课纲,怎不找黄文雄来改?
作者: versace (smoking frog)   2014-04-30 15:09:00
像黄丽生这种相关度很小的就不多说了,至于王晓波、李功勤的所谓台湾史研究,写得洋洋洒洒是要骗哪个外行人?XD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4-04-30 20:14:00
王晓波为了增强其课纲委员资格的正当性,曾分送他台史相关著作清单给其余课纲委员…晓波,是你?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4-05-01 12:12:00
这著作清单拿来和连署反对的学者比 真会笑死人气死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