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是我们从小学习而来,平常和家人朋友谈话的模式。平常的社交用这样的模式可
以很轻松的聊天,不涉及“探索内在”与“曝露自己”。
但“对话”不同,对话牵涉到冒险和探索,跟对方的“内在”做出接触,也需要敞开自己
,用真实的感受和认知回应对方,两者都是需要勇气的蕴酿和用时间来培养信任,才可能
一起在“内在的探索”上工作的。
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只是靠回答脸书上一个私询发来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其
实搞不清楚自己问问题或描述一个事件,背后想得到的是什么回应。被问问题的人更难搞
懂自己的回应到底是自己的投射,还是真的有个“对话”在那里。
有时侯,人只是需要被倾听,自己把问题说出来后,借由叙述,问题产生回音在头脑里一
直盘旋,久了答案自己就出现了。
有时侯,问的问题在厘清“问”的动机后,问题本身马上就不存在了。
有时侯,问问题的人渴望的是有人还在乎他的感觉,他并没有真的在问问题...
有时候,问问题的人并没有在问问题,是看/听的人自己自作多情。
有时候,问问题的人并没有在问问题,回应的人也没有在回答问题,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
世界,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