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 政大财管正取心得

楼主: Eggc (蛋蛋c)   2019-04-16 16:24:43
研究所上榜心得分享
考取所别:政大财管所
分数:
经济73
财管63
统计87
面试92
结果:正11
原就读学校:北大金融
补习师资:
经济学-高胜铭老师
统计学-程大器老师
财务管理-张永霖老师
我是从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开始进入高点补习的,这边分享一下从决定报考研究所到最后上
榜的心路历程
大二下:决定报名研究所的原因:
1.认为大一大二在学校的课程,明明就是听起来很专业的课,但老师碍于时间上的关系教
的并不多,加上打听大三大四的课也都不是很专业的课,对自己未来大四毕业时是否已经
具备足够能力进入职场非常有疑虑
2.虽然大学毕业能找到的工作已经很多,但听学长姐们说好的实习或工作,一样是新人,
研究生来丢就是会被优先录取,因此想在出社会前再把学历拉高,希望可以拓宽将来的工
作机会
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开始补统计(面授)
一开始补研究所课程一定很迷茫,尤其开始听课了以后才发现有一堆东西要补回来,光
靠学校教的真的不够,瞬间会感受到一阵压力跟担忧,但现在回头看,其实慢慢一科科补
回来是来得及的,反而当时担心这么多,连只补一科统计都没有学得很好有点遗憾,建议
跟我一样二升三开始补的学弟妹们不用太紧张,稳稳地一科科补就好
而之所以先补统计是因为自己跟学长姐问过,也参考自己大二在学校统计学得如何去衡
量,确定统计是我认为最难的科目,所以趁暑假先补第一次,之后就可以早点复习
大三上:补个经与总经(网院)
在大三上我因为多了打工,因此经济并没有完全听完,但还是参考学长姐的建议从个经
开始听,总算是听了2/3的个经,对经济算有初步的认识
大三寒假:加紧脚步把个总经尽量听(网院)
趁学校放假与过年前,把个总经尽量听,目标是把经济全部听过一遍,不过后来也没有
完全听完,只听到总经的1/2左右,但对经济多少也有先修的基础
大三下:再补一次统计(面授)
第二次补统计其实我觉得比第一次累,因为第一次没听懂时还可以慢慢弄懂,有些太难
的也可以等到之后再补一次时听,可是第二次面授基本上就是最后听课了,很多东西一旦
落后马上就会慌张,拼命地要去弄懂他,但也幸好有先补过第一次,基础的东西都有,再
去弄懂难的内容会容易一点(但其实还是会很累,所以坚持过去很重要)。
大三升大四暑假:上财管与经济,统计上到不熟的内容才去听(全都面授)
这个暑假非常关键,除了统计之前听过两次较熟悉外,其他两科财管和经济都是我在这
个暑假冲上来的,尤其是财管,从头到尾只听暑假这次正课。
这段期间几乎每天都从三峡跑到北车,有些天还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半的课,中间能
够喘口气的时间很有限,晚上回家虽然知道应该复习上课内容,但其实也很难认真去看书
,顶多翻一下。
我在这段时间里是先衡量自己的情况,给自己订定一定的规则,尤其我知道我是累了一
天回到家很难再看书的人,我就要求自己在上课时一定至少要弄懂9成的东西,不会的东
西下课马上去问老师和助教,剩下1成可以先记下来,有空再去深究,回家后就做一些放
松的事,如听个音乐,看个卡通,但最晚12点前要睡,不能影响隔天的精神,否则没有给
自己一些生活规则下,很容易因为太紧绷导致压力太大或是一放松就回不去原本状态。
大四上(前半段9~11月):复习财管统计,且延续经济正课(因为个总经课程较多)
这段时间说真的会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上完一轮的课程后,回头看你会发现学了超多东
西,要复习这么广泛的内容很难下手跟规划,这时候建议问问助教跟老师的意见很有帮助
,不然就是要很有定力,自己规划的复习进度一定要遵守,毕竟这么多的内容要复习,每
天的时间都会变得非常宝贵。
大四上(后半段12~1月):针对所别利用考古题做冲刺
通常11月到12月初是各个研究所开始报名考试的时候,虽然可以报考越多所越好,能够
分散越多风险,但我觉得心里还是要有个志愿序,报名时对这些学校打听一下,然后把这
些报考的学校依自己想读的意愿做排名,这对后续做考古题与复习重点抓方向会有帮助,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的志愿序是1.台大财金 2.政大财管 3.台大商研,于是我在最后
考试前几个礼拜因为时间快不够了,就会以复习这些学校的考古题为主。
考试月(2月):调整心态,复习下一间考试所别考古题
考试前几天我就多看要考所别的考古题,还有关心一些时事,如:中美贸易战、英国脱
欧等等,说真的到了这时每个人都会紧张,我也不例外,所以我会给自己调整心态,告诉
自己这段期间我该念得都有念过,如果真的考出来不会那就是没那个运,把心思在放到下
一个所别的考试重点就好,上述是我自己的方法,总之建议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把自
己维持在最好的状态,至少自己应该会的都要把握住。
备审准备阶段(3月):想好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
我觉得做备审是一个很有趣的阶段,我是从坐在咖啡厅一个下午,思考过往三年半的大
学生涯做过什么开始的,手边写下做过的大小事,回忆每一件往事,当我复习好我的大学
生活时,我就开始有灵感去怎么向教授介绍我自己,还有我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当
然我也是有参考学长姐们的备审,但只是参考排版,内容还是要靠自己想,有了上述的功
课,做出来的备审自己一定很熟悉,教授问你时也当然会很有把握。
补充:
1.在校成绩:我认为在校成绩确实很重要,但如果在校成绩没有特别突出的话也还好,只
要给个好的原因,例如成绩差是因为参加某某比赛,或是有双主修某某系等,举例来说,
我系排38%,说烂也还好但好像也没有特别突出,我就还是给个说法,像是参加XX比赛、
修很多外系课程等等,通常给个说法教授就不会太刁难你了。
2.高点师资:我没有对各家补习班做研究,单纯是跟着学长姐补高点,所以我没办法分析
说谁好谁坏,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至少我确定高点的师资跟资源绝对是足够帮助同学
上榜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是否愿意拼一波,肯拼才有机会!!!
总结:考研算是我目前考过的试以来最身心疲累的,但因为这些内容都是针对所别而有所
不同,不像高中每一科都要专精,研究所的考试科目就是因为这个所别的专业需要才列入
考试科目,而这个所别也是你自己选的,因此你对于这些科目给你的压力也会更有动力去
克服它。
希望这篇文能帮助到学弟妹
这边也祝福各位学弟妹都能考上自己心中的第一志愿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