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PO的PTT帐号没办法发文,这是代PO,分享给需要的人。
成绩:
民法 74分
民事诉讼法71分
排名:1
目前就读新庄大学四年级,自己本身不是那种用一年的时间冲上天的天份型
法律人,大学四年该玩的都有玩到,但是这四年还是很努力唸书,而我说的
努力是指不是只为了期中期末考的努力,而是为扎实的法学基础努力(听起
来很芭乐,但是真的)。这次法研所成绩为:政大正1、台大未上榜、北大正
8、东吴正2
以下简单介绍我自己唸书的方法,供各位“参考”:
(一)心理建设: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我报了台
政北东辅五间研究所,但其实当下汇款结束后其实就开始后悔了,因为真的
很害怕啊!后来我把研究所定位成“落榜是正常,上榜是幸运”“研究所是
人生的bonus,不是necessary”才不会有一种没考上就死定了的感觉XD
(二)教科书:
1.一般来说都是“一本书主义”,但我通常都是两本书以上,如果一个法领
域有两派以上的体系或见解,我都想要全部掌握(简称“好贪心说”或“一
网打尽说”),否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全感。当然啦!不可能把所有教
授的体系见解都记一遍,而是至少那些宗师级或大师级的体系见解都了解一
遍,“尽可能”一网打尽啦~这也不代表要看很多教科书,因为有些好的教
科书里面都会介绍很多不同见解(尤其是注记),但重要的是把不同见解记
下来并且做比较。而为了避免体系的混淆,我都会个别作成笔记(而且是手
抄一遍,电脑缮打一遍,具有复习的功能),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因为如前所述,我大一就开始干这种无聊的事。
2.我的主力是放在政大,所以为了掌握政大的教授在想什么,我有去买教授
的上课共笔还有教科书,然后至少看五遍以上,看熟看透,大概是可以看穿
老师的心思的程度(浮夸!)而且为了与教授们同一频率,我同时会把某些
比较法的见解(德国通说等等)一并记下来(行有余力再这样做啦,以避免
沦为乱记!)。
3.我自己唸教科书的方法是“一字不漏”,例如物权法不能只唸善意取得、
共有、抵押权。又例如民诉不能只唸主体、客体、证据法。因为我认为把教
科书“挑重点”唸是不对的观念,何况你根本不知道老师会考出什么。甚至
债各的部分,那些比较冷门的有名契约我也会看过一遍(至少有个印象)。
4.比较作业:当你看过几本教科书可以发现,有些法理论述或争点见解可能
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果相同,不就是复习了吗!如果不同,一定要快快记下
来作比较!在此,我会认为这种见解比较的作业也是打底的一部分,因为有
些参考书虽然会整理见解比较,但碍于篇幅,通常没办法让自己贴近老师的
心思,所以参考书是复习功能(详后述)。
5.以下是我主要唸的教科书(其他老师的体系或见解则是用翻阅方式快速整
理):
(1)王泽鉴-民法总则/郑冠宇-民法总则
(2)刘春堂-债总/刘春堂-债各(三本)/林诚二-债总(两本)
(3)王泽鉴-民法物权/郑冠宇-民法物权
(4)林秀雄-亲属法讲义/林秀雄-继承法讲义
(注:因为过度崇拜林秀雄老师,我只有唸我们学校林秀雄老师的书,书中
提及三戴三人的部分也会一并整理下来)
(5)姜世明-民事诉讼法(两本)/邱联恭-口述民事诉讼法讲义(三本)/林玠
锋-民事诉讼法讲义(校内)
(另外也推荐许士宦老师的口述民诉讲义还有强执法,以及姜世明老师的家
事事件法,这些部分我没机会把它全部看完)
(三)参考书与函授:
1.参考书的部分,如前所述,教科书的比重较高,花比较多时间观念整理及
见解比较,所以参考书及函授对我来说是第二层次的复习而不是第一层次的
打底(这很重要啊),前面冗长的教科书打底、见解比较等作业是酝酿情绪
、培养法感,后面的参考书则开始有战力狂飙之效。
2.我个人从大三开始就开始看高点的司律函授(张台大、许政大),基本上
我在大三结束后就把民事法全部看完了,因为有前述所说的教科书书打底,
基本上函授对我来说就是“争点补充性”与“复习性”(加深印象)的作用
。另外张台大图说民法参考书(三本)也都看过,张老师的书的优点在于把
一些东西变得比较好理解,所以看完教科书再看张台大的书以后,对于很多
观念内涵更深入的印象。同时我也把这三本书作成笔记(唯一有做笔记的参
考书),让我实力加成许多。后来把它融入自己的笔记中,写了大概将近
300页的重点整理(财产法部分),所以在此,我会觉得做一个专属自己的笔
记很重要。
3.另外也有上赖川李苏的法研文章题库班,兼具“考题焦点提示”与“复习
性”的功能,把所有精华浓缩在一起,让我对教授们的见解有新层次的理解
。可能是近期录制的原因,两位认真的老师都有把最近很夯的争点收录在内
(e.g.违章建筑、借名登记、保险金损益相抵、二审提出攻防方法等问题)
,考前可以加深认识,结果这次考试命中率相当高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赖川老师在民法函授的部分有把王泽鉴与杨芳贤老师比较新的书一并整理,
是我感到惊奇的地方。考前两天就把自己写的笔记跟赖川李苏的讲义交互品
尝、加叠印象!
4.民事诉讼的部分,使用许政大的函授,其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所有观
念都会复习到。另外也有看乔律师的民诉参考书,这本大家都很推,我就不
另外介绍。
5.需强调的是,教科书与参考书的功能互异,无法取代对方!
(四)解题书:
1.解题书用谁的其实不重要,因为对我来说解题书是拿来练笔用的(不知道
这样用对不对?)我的用法是,把解体书的题目(考古题)看完,然后自己
架构一遍,再看解题书如何架构,融会贯通一下,然后“隔天”再写一次,
因为如果当下就写的话,很像在“抄”解题书。写完后接着检讨:把自己写
出来的东西跟解题书的内容相比较,调整一些需要补强或删减的地方,渐渐
地,遇到特定题型就很容易快速架构了~
2.练笔的频率,大三开始一个礼拜练两次,考前一个半月几乎每天练,每一
次都是四题100分钟(严格计时)。
3.练笔的重要性在于:“唸很多书”跟“会不会表达”是两回事,如果都一
直唸书而不下笔,分数也不见得好看。因为写题目本身,就是需要把法理论
述与争点重新组合再写出来,所以不能不练习。我认为这是这次考试“最重
要”的部分!
4.通常看到身边的朋友不愿意下笔的原因是认为自己没有唸熟,甚至认为要
把整个民法(或民诉)唸完才能开始写。但我觉得把观念章节念过一遍而有
了基础概念后即可下笔,毕竟在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千万不要惧
于下笔。
(五)文章:
1.建议大家组成读书会,大家一起整理文章,阅读文章后变成摘要,然后互
相分享。因为独自一人是没办法把所有文章看完的,考前就把所有摘要反复
看过应该就没问题~当然不可能把一个老师所有的文章都看过一遍,而是挑
一些“新近”、“重要”或“经典”的文章来整理,至于判断的标准,跟个
人基础能力有关(吧)
2.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组四人读书会整理文章(也包含讨论考古题),
到考前为止累积了满多的文章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文章讲的主题是
你根本还没学过基础的东西,千万不要贸然地整理文章,否则很有可能害死
你的同伴!你应该先跳过那篇文章或是先唸过一遍基础再整理会比较好。
(六)总结:
念书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喜欢依赖参考书,也有人喜好教科书,更有人直
接靠解题书打底,而我是较为保守而选择教科书为主的念书方法,但无论著
重为何,三者皆缺一不可,加上勤加练笔的重要性,往往是考场胜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