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学着,好好爱(文非常长慎入)

楼主: Tons (晴天乌云)   2019-05-20 23:51:26
2019年5月17日这历史性的一天,同婚专法三读通过,让台湾正式通过婚姻平权,也让我
们看见在爱面前,性别不会是阻碍,不只人人平等,更是一道彩色的光谱。
而两人相爱的风格同样也能用颜色类比,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爱情模样,爱情可以轰轰
烈烈、可以细水长流。有时爱上一个人的稳重、体贴,却又在平淡中日渐疏远;有的却往
往成为没有问题的答案。台大教授孙中兴用爱情三原色原理,帮你看见你的爱是哪一种?
为你诊断现在的爱情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爱情的颜色理论】
一九七○年代,一位名叫李约翰(John Alan Lee)的学者,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又是顶着
被同学嘲笑“啊哈哈哈你看看你!”的压力,研究和爱情有关的题目。写这种题目,在当
时是被看不起的,这也叫博士论文?真是没程度到极点。即使是现在,研究爱情的主题压
力还是很大,因为没几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羞于承认这是一个攸关人生的议题。
问题是,爱情不重要吗?
关于爱情,李约翰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爱情的颜色理论”(Color theory),又
称为“爱的风格”(Love style)。
他认为,爱情跟颜色是可以类比的。在颜色当中,蓝、黄、红是三原色,可以互相配合搭
配、延伸成其他的颜色。李约翰认为,爱情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但基础种类和原色一样
,也有三种,就是“肉体爱”、“同伴爱”、“游戏爱”。而它们混合之后不会变成濑尿
牛丸,而是组合出常见的六种爱情类型:除了三原色之外,还有“疯狂爱”、“实用爱”
和“利他爱”。
外貌协会成员:肉体爱
爱情三原色的第一种叫做肉体爱(Eros)。许多人对于对象的外表要求很高,希望对方长
得即使比不上金城武,至少也要像“来自星星的你”的都教授一样帅气。身材要有分明的
六块肌——我每次跟别人说没有六块肌难过什么?没有六块肌,到麦当劳买就行了嘛~麦
克鸡块有六块对不对?不然就是希望对方丰胸长腿、细腰圆臀,一头长发,以芭比娃娃为
标准……对身体上的强烈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on)的期待,简称就是外貌协会的
成员。
建构在身体吸引力的爱,就是肉体爱,偶然还会和“一见钟情”扯上关系——这一类的情
节在电影里特别多,日常生活非常少。像是“史密斯任务”(Mr. and Mrs. Smith)的情
节,男女主角一见面就迸出火花,享受了一夜热情,然后晕茫茫地结婚,结了没几年就开
始参加婚姻咨商,原因是他们连对方真名叫什么、靠什么过活都不知道。
有人研究热恋中的情侣,调查他们有多少人自认为是一见钟情?结果呢,在他的研究对象
里面,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六到十八左右自认为算是。所以,一见钟情这种事不是没有,但
通常你碰不到。可是为什么电影要演?因为电影当然要演那种很离奇、夸张的故事啊,要
是演正常人的生活琐事,干脆把自己的日记登出来好了,问题是无聊到毙,谁要看?
这种会造成一见钟情的肉体爱,一开始造成的恋爱动机非常强大,但人类的身体毕竟有其
侷限,不太可能永远维持青春美貌、年壮力强,因此,通常随着时间的发展,纯粹的肉体
爱会慢慢消逝。套句有学问的话,就是“色衰而爱弛”啦!
牵手同行:同伴爱
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一种感情状况是你跟他一直认识,然后有一天才蓦然惊觉:唷,你爱
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少电影跟故事在讲的就是这个状况,你发现最后
最后最后陪伴自己的那个人,其实才是真正爱你的,也是你真正爱的人,只是在某个阶段
你看不出来而已。
这样的爱情是从长期的情谊延伸而来的,像亲人一样,代表两人之间的感情已经逐渐脱离
了激情的范围,变成“伴侣”。而这样的氛围和关系,称为同伴爱(Storge),是爱情三
原色的第二种。Storge这个字源于希腊,原意是指手足之间或玩伴之间,随着时间发展,
逐步开展的亲爱之情,像朋友关系、伴侣关系……多是这种以互相陪伴为主,而不是以肉
体的情感为主。
但在台湾,很多人要嘛担心友情没办法变成爱情,要不然就是担心爱情会变成平淡无味的
友情,或是亲情。最常见的爱情烦恼之一就是:“我跟他在一起已经像亲情了,该怎么办
?”、“如果在一起已经没爱情了?”但是亲情有什么不好?如果我们假定那种亲情是“
好的亲情”,是亲人之间有来往的那种,有什么不好呢?淡淡的,像一杯开水,没有什么
特别的滋味,但能解你的渴。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于“变成亲情”这件事情,好像就觉得是“我跟他没有什么了”,
好像是个该弃绝的东西……但人与人到了最高境界,就是这种状态啊!
你说:“原来就这样?那我不要。”那么,你期待的爱情是什么?每天很high很high很
high、跟嗑药一样?那样是活不过几岁的。那只是短暂现象,有些甚至对身体有害的。所
以,同伴爱其实是人类的一个Blessing,有一个人一直这样跟你在一起,你觉得每天生活
得舒服自在,这才是重要的。如果你想要每天活在很high的状态,是缘木求鱼。
而在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婚姻完全不讲究爱情,而是讲究经济、讲究门当户对、讲究
社会地位、讲究权力交换。到现在为止,在某些社会圈里面还是这样,有Money跟有Power
的人,在替小孩或替自己找结婚对象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钱跟权为重点。我们从社会学
来讲,叫做“经济资本”跟“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转换或结合——你看讲得多有
学问!
这一类的夫妻要是夸张一点,在古代,结婚前甚至可能没见过面,经常是到新婚之夜才认
识对方。他们的情感其实很难建构在肉体之上——根本没见过面,对方是好是坏简直跟买
乐透一样,当然谈不上一定要帅哥美女这种要求。在早期的农业社会中,许多青梅竹马从
小一起长大,慢慢发展出亲爱之情,进而相互承诺,最后结合在一起。但这在现代都会生
活中就比较罕见。
属于这种关系的人,对于明白示爱、说出“我爱你”多半觉得很别扭。要共度一生,他们
的感情基础多半来自家庭分工、彼此支持与互相陪伴,心中没有理想的外型条件,也不会
有意识地“选择”伴侣。这种温水式的感情其实称不上好或不好,端看情感中的双方是否
能接受这种经年累月累积的“星星之火”,而不是“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的模式。
风流倜傥:游戏爱
游戏爱(Ludus)的原文是拉丁文,是“玩耍”或“游戏”的意思。
游戏爱的典型,在小说、戏剧里常常见到。就像是前面提到的电影“好友万万睡”(
Friends with Benefits),男女主角一开始就宣告要进入一段只有激情、没有感情的关
系。讲得更白话一点,游戏爱代表的是一种穿开裆裤的心理。这是什么心理呢?
就是随时想尿就尿,反正不会尿湿裤子,一切随心所欲。谈恋爱的时候就先讲好:不知道
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问题是谁知道天长地久这回事?电影里,浪荡子的的典型台
词就是:“干嘛这么认真呢?”只要自由地上床,但不打算承诺,格调风流潇洒、行动大
胆豪放,却欠缺责任感。
如果对方具有强烈的游戏爱风格,敢大声宣告:“我不相信一夫一妻制。”(还找达尔文
当垫背)就别期待他忠诚专一、维持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如果双方都可以潇洒地享受过程
、最后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当然再好不过;但如果最后发现你把对方当成是“生
命中的唯一”,对方却只当你是“其中之一”,感情不对等造成的伤心,即使哭瞎了眼睛
都于事无补啊!
延伸的颜色——疯狂爱(肉体爱+游戏爱)
疯狂爱(Mania)这个字源自希腊,原文是theia mania,译成中文叫作“仿佛被雷击中的
爱情”——这句话真是再贴切也不过了。
疯狂爱的特征,混合了肉体爱跟游戏爱,有关爱情的一切,都拚命表现得非常夸张强烈,
爱要爱得干柴烈火,到了中秋节就要在月亮上绑一个“XXX我爱你”,要送他什么900
朵玫瑰花、999个月饼,或是用月饼排成“我爱你”之类的戏剧化。
这一类的风格,在爱情连续剧里面有很多经典桥段,像是早年的八点档,男女主角吵架绝
不会安分地待在家里吵完就算了,一定要在大雨中狂奔、痛哭,呐喊甚至耳光连发。像是
“庭院深深”里头受到婆婆虐待、又被丈夫误会有婚外情的女主角,如果好好坐在客厅和
老公把一切讲开,没有在狂风暴雨中奔出家门、在根本像土石流一样的河边坠河,还留下
一只鞋让人怀念,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
因为感情太过浓烈,疯狂爱往往揉和了强烈的迷恋和占有欲。皮尔和布洛斯基(Peel
and Brodsky)两位学者,甚至在1975年出版的《爱情与上瘾》中,指称这种爱和中了毒
瘾差不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且还戒不掉!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或者疯狂爱的你和不是这样的人在一起,势必会过得很辛苦;但如
果两个人都是这一型的,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日常行为甚至会成为爱情的某种仪式
。第一天你觉得夸张、第二天你觉得夸张,一个月后你觉得这就像早上起来要上厕所一样
正常,完全不夸张。
延伸的颜色——实用爱(同伴爱+游戏爱)
倾向实用爱(Pragma)类型的人,多半希望对象是拥有日常生活需要的、实际又实用的特质
。不像肉体爱强调外在,实用爱的人专注于“谈这段感情/经营这段关系,可以得到帮助
”的动机,经常会寻找和自己同一类型的对象—类似的学历、同一种宗教信仰、政治偏好
、社会阶级,甚至是对家庭和经济的看法。这在征友广告中最为常见。
实用爱的类型除了会衡量对象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还有对方的前景—这是所谓要嫁入
豪门的人特别会考量的。其实一般人很容易看到嫁入豪门的人的考量,而忘了一般人、尤
其是当爸妈的在考虑小孩的婚姻时,多多少少也会考量这些“实用因素”。尤其以前的婚
姻并不讲究爱情,讲究的是经济、门当户对、社会地位、权力交换,在某些社会圈里还是
这样,比如有money跟有power的人在替自己或小孩找对象时,基本上看的就是钱跟权。我
们从社会学来讲,叫做“经济资本”跟“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转换或结合—你看
讲得多有学问!
这种类型的爱情也常常出现在演艺圈内。艺人愈晚结婚,嫁的愈不可能是别人,一定是富
商,至于做第几个老婆,我们最好不要讨论,讨论起来尴尬。为什么要嫁有钱人?因为洗
尽铅华之后,要再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实在并不容易。
因此,以“实用”作为感情基础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非常务实,他们不像一般人,会在
爱情中寻找浪漫的因素,而是以“具有实用的价值与利益”为主,可能要挑有房子的、有
车子的、有固定工作的,也很愿意透过相亲来寻找符合设定条件的伴侣。
曾经听说有人在相亲时,或者还只是互相介绍的阶段而已,男方问女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妳在公家单位做事,请问妳是高普考的,还是约聘人员?”女生是约聘人员,男方就
说:“喔,这样工作很没保障。”这是来谈恋爱的还是来面试工作?后来自然也就没有联
络了。但是没联络也好,要是男方一直计较女方身上的条件,看看最近有没有改变,然后
计算一下女方投资的股票市值:“喔,请问妳买的是哪一档股票?”、“最近这股票是怎
样?”、“今天已经降到七千七百点了,妳的股票是不是也亏了?”诸如此类的,女方还
不如跟自己的理专或营业员来往……。
延伸的颜色——利他爱(同伴爱+肉体爱)
利他爱(Agape)的原文名称源自希腊文,观念则来自于基督教。基督教讲到人跟神之间的
爱,就叫Agape,是无私的、奉献的,具有宗教意味。后来,神跟人之间的爱又被扩充于
一般的用法,就是这里所谈的“利他爱”。
这种典型,在成人的爱中是最罕见的。纵使没有爱的“感觉”,爱人者也觉得有义务要去
爱,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去照顾爱的对象,并且认为所爱的对象有受到照顾的需求。如果觉
得对方和别人在一起会更幸福、更快乐,他也会放弃这种关系而给予祝福。这种典型受到
理智的影响较深,比较不受感情的影响,比较是意志的表达,而非情绪的抒发。
我们如果用经济学的观点,假设每个人都会理性地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对于利他爱就会
有满满的质疑。
但“爱”这种东西之复杂,经常不是一、两个简单的模型可以充分解释的。像是大多数为
人父母的,对小孩的付出不求回报,这就是一种很明确“利他”的感情。国外的大学教授
平均薪资是台湾的两倍半,愿意留在台湾教书的老师,如果不是希望学生好,干嘛在这个
少两倍半薪水的地方工作?至于像是天主教的德蕾莎修女、佛教的慈济证严法师、台湾早
年的马偕牧师,还有各地很多不愿具名却默默奉献的牧师、神父、修女或其他宗教人士,
一生为了特定的慈善事业付出,都有利他爱的成分在里面。
其实,你的爱情类型,某种程度是根据自己看到的类型做标准。如果父母的爱情属于肉体
爱的,你也可能会觉得肉体爱才是常态;父母的爱情风格属于同伴型的,你也可能会觉得
两小无猜、彼此交往二十年才结婚是稀松平常。有些人在原生家庭没有看到真爱的典范,
家人都是游戏人间,小孩就会把游戏人间当成是“大家都这么做的”啊!
但是,爱不是只有一种态样,在不同的人身上,即使是类似的风格,也会因为性格和天时
、地利、人和等等外在因素,组合成很不一样的爱的面貌。所以,在爱情来临之前,你可
以好好想一下,学着怎样看一个人的心,怎样让自己这颗心是好的,懂得选择和自己契合
的伴侣,彼此能够互相辉映,这是值得面对的人生问题。
撷自 书名:《学着,好好爱:台大超人气“爱情社会学”精华,六堂爱的必修课,翻转爱?
迷思》
作者:孙中兴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29日
会想分享书的其中一篇章节是因为自己在爱情这条路上非常不顺,不是7年的异男忘就是
常常搞不清楚是爱还是喜欢,迷迷糊糊的单身了快三十年还在不断地重考,只为了考上
一段爱情,到后来才发现,原来都是对自己不了解要的是什么,甲板上的你也是这样吗?
如果可以,谁不希望有段顺顺遂遂的感情呢?
作者: coco60231 (宇宙一粒菌)   2019-05-21 03:06:00
作者: FLYSKY2001 (Cloud)   2019-05-21 13:24:00
很棒的文章
作者: ShirleyAnna (穆棉)   2019-05-21 18:40:00
推,爱情转为亲情是一种必经的过程,夫妻之间本也就是亲情的一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