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公共讨论如何能达成最大的共识?

楼主: simon78410   2018-11-25 21:46:16
原文网址 https://goo.gl/vDHCtM
公共讨论如何能达成最大的共识?
阿捷 11/14/2018
公共讨论是为了什么?辩赢对方?明辨真理?当大家都在网络上与敌对阵营战得火红火热
,又有没想过,公共讨论最主要的目的,是收窄分歧,逼近一致的共识。
在这个思想和文化多元的社会,人们一定会有分歧,更可预见这些分歧将会由于生活经验
、信息接收与认知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而变得更为严峻。但在民主社会里,人民需要共同
参与决策与生活。因此,人们如何透过公共讨论达成最大的共识,是当今社会里最逼切的
问题之一。
公共讨论的议题主要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关于事实的认知,二是关于价值的判断。有关
于事实认知的分歧,我们一般都可以通过提供证据和资讯交流来找出事实的真相,较容易
消解分歧。但相对来说,价值判断则往往难以通过单纯的事实证据和资讯交流来消解其中
分歧。
以台湾的同志议题为例,我们常常看到两方阵营的互相论辩,但分歧并无因而消失,反而
变得更加巨大,最后只能诉诸于“公投”斗多数。我并非说公投不好。公投是民主社会里
重要的一环,但在公投之前,我们应该能做得更多。如果公投只是斗票数,那么最令人值
得深思的是,赢家到底赢了什么,又输了什么。
在台湾的同志议题里,护家盟是最出名最好战的反对阵营之一。我常常看到撑同的人都会
评撃护家盟的荒谬论点。老实说,我自己也觉得护家盟的许多论点都是错误得离谱。但最
近我常常诘问自己:为什么护家盟这么不可理喻?
对于很多人来说,答案明显不过,因为他们就是不可理喻,他们的论点就是不堪一撃;但
对护家盟来说,我们又是否不可理喻呢?这样的反问看似让我倾向相对主义的立场;然而
,我无意走进相对主义阵营;“讨论/沟通”与“批判”向来是两回事,前者关注彼此信
念趋向一致,后者关注真理。据前者目的,我真正想要弄明白的是,那些不可理喻的部分
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两者都会认为彼此是不可理喻的?难道双方真的没有任何可沟通的共
同基础?
在任何价值议题上,每个人心中都各有的价值判断、排序和诠释。有的人会觉得 A 有价
值,有的人会觉得 A 没有价值;有的人会认为价值 A 优先于价值 B ,有的人会反过来
认为价值 B 优先于价值 A ;有的人都相信 A 有价值,但大家对 A 的具体诠释并不完全
相同。这三者正是分歧的源头。
然而,幸好的是,人们的价值信念系统里面,都会有一些价值信念是共同拥有的,只是在
优先次序和诠释上不尽相同。因此,如果要收窄分歧,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双方阵营中
各自的价值排序,然后从这些价值排序中找出双方最优先且重叠的部分,接着从这些部分
进行诠释、理解、推论与论辩。
再以同志议题为例,我们不应该只寻找护家盟最软弱无力的论点来打,而是找出倾向于护
家盟立场的人,他们为何倾向该立场的原因,这些原因一定包含若干的价值观念,并且与
之相反立场的人很可能都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念,例如家庭价值和想像、婚姻价值和想像。
因此,两方主要的分歧是来自于对这些价值信念的具体诠释和想像的差异,我们需要收窄
的是这部分的内容,寻找出这些价值信念的共有基础,例如家庭生活的美好是怎样构成,
一定需要异性恋的方式维持吗?
这种收窄分歧的方式不但牵涉理性的判断,还涉及想像力与情感的元素。譬如,即使一个
人理性上可以接纳同性恋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异性恋家庭大致无异,但也可能无法想像该生
活方式的具体面貌,例如其幸福美满的样子。这部分往往需要叙述而非论证,藉以给予同
理力和情感共联。
所以,公共讨论从来不只是论证,击倒对方的论证不是唯一的目的与手段。评击对方弱软
无力的论点可以赢取那些有论辩批判偏好的人的掌声,但也会忽略了那些对立论点背后可
能具有的深层理由和心理因素,以致双方更加对立、不可理解(理喻),以及活在各自的
世界。
在《哲学深析阴谋论》一文中,我曾引用研究指出,不断重复那些客观上强而有力的证据
,不但无法改变阴谋论者的立场,反道有可能强化他们的敌意及既有信念。考虑到阴谋论
的特殊性质(即任何反对阴谋论的论据都可以被诠译成阴谋的一部分),这研究结果当然
不能直接应用到其他议题上。然而,它似乎至少强烈暗示或作为初步证据,公共讨论里要
改变人们的立场,并不能仅诉诸于压倒性的论据。
当双方分歧越大、彼此越难以理解对方的说法,这显示双方都渗透著各自的强顽信念,这
些信念在价值排序中占据优先的位置,并且在生活和社群之中不断加强和牢固化。要拆解
这种分歧并不容易,想像一下我们在人生中那些最顽强的信念是如何改变的,以及这些因
素是否能同样影响其他人的信念系统的改变,这将有益于为我们寻找答案。
我们可以从上述中学习到什么,皆影响紧接下来不断持续的公共讨论。有些人可能选择跟
著民主制度最实际的游戏规则,纯粹博弈争取最大多数支持;有些人可能纯粹享受击倒敌
对阵营论点带来的快感和掌声,偏好于批判与论辩;有些人可能不偏好于论辩批判的方式
,并以日常生活、社群生活和叙述故事所形塑出来的价值信念来判断与行动。我们怎样去
说服别人,个人又怎样去行动,最终还是涉及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怎样的“公共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