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同意”真的爱小孩就把钱捐给育幼院,然后去育幼院陪小孩这种主张。
1. 育幼院的孩童同样面临歧视,不会比同性伴侣收养孩童来的少。
2. 育幼院的孩童照顾资源不足,无法获得妥善的教养。
3. 育幼院的孩童面临转介安置的过程,往往充满不安全感,被迫提早社会化。
实际上机构的孩童无法受到妥善的照顾,跟一般家庭比起来相差非常多。
部分机构的孩童可能被迫协助募款,制作小物或与捐款人互动。
机构人力不足,6岁以下保/托育员及生辅员大约1比3与1比4,6岁以上则是1比6。
假设以目前最常收养的年纪约2-3岁的孩子来说:
1个工作人员理论上要照顾4个孩子,这孩子跟其他3个孩子分享照顾的资源,
而且这个分享是“以工作的形式”去照顾。
加上儿少机构流动率很高,人力不足,同时需要轮班,可能每位工作人员不只照顾4个。
而且孩子可能要适应许多工作人员性格与脾气,这就是提早逼迫他们社会化。
跟同性伴侣收养专注一个孩子给予的资源与心力都少太多了。
更别提同性伴侣可能还有双方家庭支持系统,亲友长辈都可以是家庭支持的后盾。
因此我觉得育幼院完全无法跟同性伴侣相比,我认为你只是单纯的歧视。
※ 引述《misby (misby)》之铭言:
: ※以下是专业边缘肥宅兼社会观察家不专业分析
: 没有任何数据或社工及他国资料佐证,李姓务站o"_"o
: 先说吧,我是同志,我喜欢小孩
: 但是现阶段,我反对同志领养小孩
: 因为我不会,也不愿意,为了满足我个人的人生成就,而赌上一个孩子的未来
: 最基本的,这个议题已经不单单是一对情侣之间的问题,还牵扯到了孩子
: 在婚姻平权这条路上都已经走得如此多舛,四处碰壁
: 我不相信在领养小孩这条路上会有多顺利
: 再来,即使通过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有谁能保证能一路平凡?
: 先说说霸凌
: 有人说任何借口都能拿来霸凌,那还嫌不够多吗?同性父母这种被霸凌风险极高的议题
: 你知道我知道国中国小的屁孩更知道
: 有人说要靠大人跟学校教育
: 都有护家萌的思想跟激进行为存在,有谁能保证这种行为不会延续到他们的孩子身上
: 即使宣导跟教育,谁又能保证能产生多大影响
: 更何况承担这些的直接对象不是身为家长的你,而是你的孩子
: 最后有人说孩子被同性伴侣领养会比待在育幼院得到的还多
: 养育一个孩子要付出的成本不少,若真心喜欢孩子,短时间内可以考虑将同样成本的金额直接捐给育幼院
: 并在空闲时间去育幼院多陪孩子,既能满足对孩子的喜爱,也能够对大众对同志的印象加分
: 简而言之,台湾在婚姻平权跟同志议题上面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 但说悲观点,这种快速的大进步不见得是件好事
: 现在就连伴侣法都没有办法跟一般男女夫妻一样,更遑论领养孩子
: 法规跟社会风气都尚未稳定,这些都不是用“改变”或者“配套措施”几个字能简单带过
: 再说了,同性婚姻是保障伴侣跟配偶的权益,这还说得过去
: 那请问领养孩子呢?
: 目前同性婚姻都只是个雏形,没办法像一般夫妻那样享有各种权益
: 领养小孩还是几年后再说,至少等同性伴侣跟一般夫妻享有同样权力后再继续
: 毕竟这个议题主角已经不是两个同志而已,还牵扯到了一个以上的孩子
: 领养孩子的最终目的(养儿防老?自我满足?)我想应该没有那么急迫
: 既然如此就不要冒着极大风险,为达成自己目的而赌上一个孩子的人生
: 要是某天这个议题被炒上来,孩子被迫拿来当作社运主题或炒话题的武器
: 不论是护家盟还是同性伴侣,我肯定用+9肥宅油肚撞死他
: 孩子是无辜且有自主意识的,请不要利用他们来满足自己,或达成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