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新齐谐》是原本的《子不语》改名,
里面有记载“公鸡生蛋”的故事,我现在才真实际遇到。
(不过找不到是哪篇,是否当时的版本跟留到现在的不一样?)
大小接近手指头,外形像是福建的落花生、不是圆形或椭圆形,
外面有斑点,对着阳光看是像琥珀一样的深红色,
用来治眼疾,非常有效,工部侍郎德成、左副都御史汪承霈都曾服用过;
但是不容易找到,一颗要价十两,
户部侍郎阿迪斯说“虽然少见,但可以人工制作:
把肥壮的公鸡关在笼子里,放很多只母鸡在笼子外面跑,
让公鸡想上却没办法上,久了之后精气郁结,就会变成蛋了。”
这方法看起来很合理,但这蛋是公鸡阳气鳖了许久无法发泄、郁结而成,
充满燥热、吃了应该会长出毒疮来,不知道为何反而能让眼睛变好?
而且《本草》没有记载、医疗典籍也没写过,为何确定能治眼睛?
真的是很无法理解。
汪承霈还说“有人会拿蛇蛋假冒来卖,但对着阳光看却不红就是假的。”
这点不可以不注意。
(甘罗:以我爷爷的名字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