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DSKY (猫茶)》之铭言:
: 唐宣宗本人号称小太宗,其在位的大中之治,是唐朝的最后一抹余晖,
: 宣宗之后的懿宗昏庸,唐朝国势自此全面衰败直至灭亡。
: 但也不少人说,大中之治只是一些末端问题的修正,对于唐朝的整体国
: 势是无太大助益的,不过是稍微延缓唐朝的灭亡而已。
: 大中之治之后唐朝就无可挽回了吗?还是唐朝无可挽回的节点早在大中
: 之世之前呢?
小弟看到某篇文章这好提到这段
原文link:
https://medium.com/@LiuZhongjing/%E5%85%A7%E4%BA%9E%E6%B5%B7%E6%B4%8B%E8%88%87%E5%B8%9D%E5%9C%8B%E7%A7%A9%E5%BA%8F-%E4%BA%8C-%E8%99%9B%E5%BC%B1%E5%B8%9D%E5%9C%8B-46dc33bfcebb
摘录:
回鹘人的财富主要就是依靠它充当经纪人,特别在吐蕃占领西域以后,充当经纪人把这些
东西(绸缎等)运来运去。同时晚期唐朝靠什么来维持呢?它依靠朔方节度使这个基地招募
的中亚武士一批批地输入中原,建立像忠武节度使这样的前进基地,也只有这样的前进基
地才能够阻止河朔四镇入侵唐王朝的生命线,也就是从宣武到淮南这条运河运输线。可以
说晚期的长安朝廷是发挥这个作用,它把南方的金帛和朔方的蛮族武士结合起来,用南方
的金帛交换北方的武士,如果这个武士输送线被切断了,那么唐朝就会迅速垮台。
这种事情最终出现了,主要就是发生在沙陀人占据河东以后的事情。如果仔细考察唐朝的
历史,你会发现唐朝中叶以后是依靠朔方镇这个母体,不断地派出分支兵团到各个地区,
去维持唐室。但是李怀光(729–785,渤海靺鞨人,以战功赐姓李氏。783年泾原兵变,
德宗逃奔奉天。朱泚攻奉天,他前往救援,因功进副元帅、中书令。德宗因听信卢杞等人
挑唆,不让他入朝,他联合朱泚反叛,迫使德宗逃往汉中。后兵败身死)的叛乱失败以后
,朔方这个核心遭到致命打击,李克用的集团占领河中以后,通向河套地区的武士运输线
完全中断了。在唐代最后的几朝,唐王朝变成一个很奇怪的政权,他依靠韩建(855–912
,以勤政好学著称的小军阀。在唐昭宗与关中诸节度使冲突加剧时,韩建与李茂贞等举兵
攻长安,后又与李茂贞翻脸,迎奉唐昭宗,一度控制了朝廷。最后投降朱温)或者是李茂
贞(856–924,早期打击黄巢等乱军有功,势力扩大后割据陇右,曾击败、胁迫唐昭宗。
唐亡后,其势力日益衰微,最后向后唐称臣)这样的地方性的很土鳖的小军阀来维持,这
些小军阀招募的人员基本上是街市上的流氓无产者,战斗力也非常之差,如果他还能够像
李克用时代以前通过郭子仪、李光弼这种人,把安西北平的军团,把杜甫曾经歌颂过的同
罗部落这样的人,邀请到长安来的话,这些力量不仅可以阻止地方性叛乱,而且也能够抵
挡住像安禄山、史思明这样强大的蛮族军团的。
唐王朝最终的灭亡,可以说就是因为作为它生命线的两条线路最终都被切断了。南方这条
线路是由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控制的,同时淮南节度使高骈(821–887,出生于禁军世家,
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五镇节度使。高骈慑于黄巢威势,又与中宦田令孜有
怨,坐守扬州,拥兵十余万,保存实力。黄巢军入长安时,唐僖宗急调高骈勤王,他不服
朝廷节制,割据一方)不再忠于朝廷造成的。南方运输线起点是淮南节度使控制的扬州,
终点是宣武,就是汴梁,汴梁到扬州这条线是财政生命线,这条线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清楚
的。但是另外一条线同样重要,就是从长安到云中、河套这条武士输入线。高骈切断了南
方这条线,而李克用切断了北方这条线。于是唐王朝就沦落到只能够招募长安、洛阳附近
小流氓打仗的狼狈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