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英轺私记 节选

楼主: Pellaeon (秋风孤剑李鸿章)   2020-04-17 11:13:04
始见火轮车
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是在这时(在苏伊士运河)。每节车厢前后共四轮,上面像组合屋,
载货的话可以好几节车厢互通,机器在最前面(也可以倒车)。车厢高约2.1公尺,深度广
度跟车底盘一样。一车不够,往往连结好几车。每节车长约百步,可以互通。铁路宽约
约1.5~1.7公尺,两旁凸起如小田埂来承受车轮。路程漫的,一小时也能走百余里,所以
常常日夜不停而可达万里之远。这技术之神奇巧妙,远超缩地术。
然而把火轮车搬来中国,责那些打赤膊赶车、拉船来载人运货的人就要失业了。历朝历代
最怕百姓骚动,火轮车还要开山凿矿,会引起更多纷争。若万民失业,又有什么方法让他
们脱贫?如此就会有更多人被迫去当强盗窃贼,如此一来中外贸易更多阻碍,不靠兵力强
力镇压,无法解决。况且中国旅游人数、富商人数、贸易人数都不如欧洲多。火车铁路建
造成本又高,不提高票价不能回本。然而华人本性节俭,往来交易,大多是日用品,利润
并不高。今天廉价商品、日用品搬运到千里外,动辄需要几百几千金,虽然时间节省了,
但谁愿意付这钱,去养铁道火车的开销?所以除了各省十几位富豪外,平常的商贩旅客,
必定不会搭火车。我圣朝照顾人民,使他们爱家恋土,安土重迁,农工以及手艺人,不会
轻易离开家乡。即使有钱人,偶有与朋友出游,也多在家乡附近游览,就足以增广见闻。
不像洋人志在远方,喜欢出游,一旦动身出发,往往横越数万里,才觉得可以摆脱无知。
所以火车若在中国营业,一开始会因为新奇而吸引很多人,想来尝试看看而人潮络绎不绝
,不用半年,热度没了,乘坐者就寥寥无几了,连一日煤费成本都赚不回来,遑论贷款?
更何况我国国策一向尊节爱民,也有常法在,不会为了盖铁路而惊动万民,更不会为了这
种求利益而满足贪欲的工程去花费千百兆。所以火车不能在中国使用,就像清静无为的治
理方式不适合欧洲,道不同不可强迫其政策相同。
我至在船边看风景,刚好洋人翻译官禧在明在旁边,就回头跟他说。这位翻译官是威妥玛
(1)先生派来陪我的,从上海一路陪我到这。听到我说的话,点头。改天有英国人再来说
要在中国盖铁路弄火车,应该要这样呛回去。如果对方威胁逼迫,也请义正词严的回他:
“这是我国内政。主权独立国家,其他国家不得安域内政,你们万国公法这样说,怎么
现在这样强逼?”以他们的法去说服他们,他们必定打消念头。
原文:
余之见火轮车,始诸此。车制。前后四轮,上盖板屋数间(载货则数间通而为一),机器
居前(亦可倒行)。屋高约六尺,深广各如车之大小。一车不足,辄缀属数车行。长亘百
步,而行不滞。铁路宽约四、五尺,两旁坟起如小埂以承轮。程之慢者,一时亦百余里,
故常数昼夜而万里可达。技之奇巧,逾乎缩地矣。
然以行诸中国,则裸股肱、执策绥、操舟挽辇以度载人货者,莫不尽废其业。历朝以骚动
百姓为戒,凿山开矿,事难纷纷。举行万口嗷嗷,疗穷何术?迫而为盗者日众,则华洋贸
易,安堵无期,非恃强力以兵临之,即可遏其饥焰也。中国游客之多,富商大贾之众,懋
迁获利之厚,皆不如欧洲。火车开造铁路,工费不赀,非厚取脚价,不足以偿本息。然华
俗尚俭,往来贩运,类多日用朴素之需,估利实属无几。今粗货百担,运赴千里,动须千
数百金。行程虽捷,谁甘割膏血,以相饲者?故各省十数豪商而外,寻常贩客,必不搭载
火车。我圣朝绥奠群黎,同安乐土,农工百艺,莫肯轻去其乡。丰裕之家,间有约伴游观
者,亦第驰迹近乡,流瞬城市,即足以豁闻见。非若洋人远志,一动行縢,辄越数万里,
然后可洗颛蒙。是即火车创行,乐其奇巧者,急一尝试,络绎奔赴以就驾;不及半载,势
将乘坐寥寥,求抵一日之煤费工需,而不可必得,遑问本息?况撙节爱养,国有常经,必
不肯惊扰亿万众生灵,倾输千百兆银币,以举此见利欲速之工程乎?是故火车之不能行于
中国,犹清静之治不能行于欧洲,道未可强同也。
余正倚船栏凝睇,适洋翻译官禧在明旁立,因顾之而言。此禧君者,威妥玛所遣伴行,由
沪上相偕至此者也。闻余言,点头。英人他日有持火车之说相商相劝者,当以是呛之.其
或相逼勒,则请正告曰:“此我之内政也。自主之国,他人不得预其内政,尔万国公法固
云然,今奈何相强邪?”就其自立之法折之,意必消阻。
(1)威妥玛:https://reurl.cc/WdDyRe (就是发明威妥玛拼音那位)
题外话,刘先生出访前就有跟威妥玛谈过铁路问题,当时还没见过铁路,但刘先生认为铁
路建造过程中,拆迁百姓房屋田地容易引起民愤,让好事者有借口造反,不只清国有害,
以清国愚民的排外来看,在华英国人也会遭殃,所以还是别盖铁路比较好。
===============================================================================
英人好游历
英国人喜欢出游,凡五大洲能到的地方,没有不去测量地理资讯,研究各地天气、人种之
差异、各种动物植物,还会写成书、画成图,跟其他人炫耀以求在学术界成名。伦敦有地
理会(2),集所有图书而收藏,互相参考比较,完成了各大洲地图。所以谈到地理,英国
人是最精通的。之前的驻京公使阿礼国(3)是他们的会长。十六日,宴请中国史者,聚集
地理会理的菁英,谈论交流。研习中,即使是祝贺词,也不离开地理主题。
英人好游历,凡五大洲踪迹所至,莫不测量其道路山川之高下远近,审辨其天地之寒暑燥
湿,人物之大小刚柔,鸟兽虫鱼花果树木之奇常同异,勒为书,绘为图,自炫于众,以求
厕夫文学之林。伦敦有地理会者,集其图书而收之,互相参考,遂成各大洲之舆图记载。
故言地理,以英人为最精。前任驻京公使阿里克,其会首也。十六日,宴中国使者,聚其
会友之俊杰,款洽谈论,用示多材。筵席中,颂祷吉语,亦不离地理之说焉。
(2)地理会:应该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3)阿礼国:https://reurl.cc/NjqD19 后面说地理会长这点我怀疑有误,会长列表上
找不到这位阿礼国先生。
题外话,不知道有没有地理系的可以示范一下有什么地理相关的祝贺词,我只想的到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知道英文有什么地理祝贺词XD
==============================================================================
伦敦新闻纸
伦敦新闻报纸,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媒介。国王经常看报纸上的批评,做为行政的参考。
有戴晤士报(4),由才是特优的上流阶层主办,全国都会看。第二等叫地哩牛士,再次一
等叫地利家其。还有司丹达,是官方报纸。而磨棱卜士,则是记载官员往来与升迁贬官的
情报,类似中国的宫门抄、辕门抄。讨论政治者对时局政策的讽刺,以及主政者、政府为
政策的推行与辩护,都在报纸上。
伦敦新闻纸,乃清议所系。国主每视其臧否,为事之举废弛张。有曰“戴晤士”者,才识
特优之绅士主之,朝野所共览者也。次则曰地哩牛士。次则曰地利家其。曰司丹达者,则
官授之意者也。曰磨棱卜士者,则备载仕宦往来与其升黜,无异中国之宫门抄.辕门报者
也。论政者之有所刺讥,与柄政者之有所伸辩,皆于是乎著。
(4)戴晤士报:泰晤士报 The Times
地哩牛士:https://reurl.cc/Y18QqL
地利家其:疑似这间(不确定) https://reurl.cc/z8AXq0
司丹达:疑似这间(不确定) https://reurl.cc/xZlXe1
磨棱卜士:怀疑与司丹达同一家,当初那家有分早报晚报。
如果有神人可以找出刘先生到底是说哪些报纸,再麻烦跟我说XD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0-04-17 11:39:00
可惜他没就报纸多提供心得。
作者: hsinhanchu (hsinhanchu)   2020-04-17 11:50:00
就业就是维稳,维稳重于一切。
作者: chuckbrown (四杰)   2020-04-17 12:59:00
推推
作者: sleepcat612 (睡猫)   2020-04-17 13:08:00
维稳重于一切,难怪始皇帝后的政治两千年如一日。
作者: dismine (dismine)   2020-04-17 16:55:00
推推,大陆YY小说种田派常用社会转型的阵痛来带过社会变迁中的纷乱,难怪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叹。
作者: Klan (天才小钓手)   2020-04-17 18:41:00
有查到阿礼国好像是1876~1878担任皇家地理学会会长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20-04-17 19:01:00
真的维稳优先阿当然另一层面可能也跟他优先的是维持清朝统治
作者: gundamwind (ggu)   2020-04-17 19:18:00
官员想的就不是怎么国富民强,难怪清末那副德性
作者: drkkimo (花猫~ 努力工作)   2020-04-17 19:46:00
真是迂腐的观念
作者: KasmirLo (科科科~)   2020-04-17 21:25:00
觉得盖铁路给洋人来玩光是赚观光财就薛翻了吧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0-04-17 21:54:00
以前一定会觉得他迂腐 但现在年长了 比较懂得去考虑时空背景后 也不是不能体谅他的思考 真难啊毕竟西方也不是直接变成那样的 不考虑差异性与条件直接照搬 不管成不成都会是灾难的
作者: astroid (原来我这么糟糕)   2020-04-17 22:01:00
新科技的出现会导致原有的劳工失业 台湾最近的例子就是国道ETC 收费员的抗争到现在都还没结束一百年后台湾连几百个收费员都搞不定 百年前的清朝人可以想到这层忧虑我认为绝不是笨
作者: rockocean (大膽刁民)   2020-04-17 23:26:00
元末治理黄河就闹红巾军 朱臭头也是趁这次民变崛起
作者: discoveryray (chih)   2020-04-18 00:47:00
爱讲民情不同跟不得干预内政 还以为是某国
作者: memoryautumn (只是個鄉民 毫無反應)   2020-04-18 02:30:00
可是从最近肺炎的情况 就能看出民情不同的差异了一开始政府呼吁要戴口罩 台湾人大部分人就乖乖戴上欧美那边就爱理不理 甚至嘲笑戴口罩的人再说中国那种封城的方式 在欧美也是不可能实行的 一定会被抗议到炸
作者: Zambro (Causality)   2020-04-18 07:22:00
推,感谢转成白话,太有趣了
作者: nixo (good)   2020-04-18 10:58:00
磨棱卜士 The Morning Post 1937年并入The Daily Telegraph
作者: 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   2020-04-18 16:06:00
大推!!!
作者: iloveivy0712 (lemontree)   2020-04-18 16:21:00
他所虑并非杞人忧天,只是忽略了先进技术也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作者: m2488663 (碧潭西岸辺露伴)   2020-04-18 19:47:00
呼吁戴口罩那段... 我觉得政府现在说戴 跟以前说非必要可不戴的时候 台湾民众好像都是戴爆
作者: hsinhanchu (hsinhanchu)   2020-04-18 20:35:00
刘做的效益评估是正确的,然而这个没什么效益的奇技淫巧刚好是个和互联网一样会带动产业革命的东西当然这是2020年的后见之明。
作者: jyokairin (水龙吟)   2020-04-18 23:10:00
推,看来在中国维稳真的很重要-w-
作者: noirlijay (季安世)   2020-04-19 00:24:00
有可能是The Morning Post
作者: zien0223 (LazyCat)   2020-04-19 01:05:00
以保守派来说他算是看得很明白了 了解新科技的优势和弊端 也知道当时大清国情无法承受这种巨大变革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20-04-19 02:25:00
不过说到载客火车 好像真的不是当年清国急需发展的可是没考虑幅员这么大的地方运货、军事上火车极为重要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20-04-19 02:43:00
他搭车的时候 英国已经是标准轨1435mm
作者: Eileenso (当时 朱 颜 明 艳)   2020-04-19 15:50:00
但就在没多久后的民国初年,火车一盖立刻变超实用的东西,应用量也大。所以他的想法就是错的啊,人民需要。
作者: zien0223 (LazyCat)   2020-04-19 16:13:00
是啊 但是大清亡了啊XD
作者: gundamwind (ggu)   2020-04-20 00:23:00
我觉得他小看了群众的主动性
作者: ZirconC (Zircon)   2020-04-20 07:33:00
结果而言,铁路就是促成大清灭亡的导火线之一啊XD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20-04-20 22:28:00
利益没分配给地方阿...
作者: coollonger (转角遇到旺~)   2020-04-21 13:59:00
短视政客各时代都有....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20-04-21 14:48:00
不见得是短视....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20-04-22 21:22:00
其实这是寓言阿 之后还真的因为火车直接败掉清朝
作者: MidoriG (一条感情丰富的毛巾)   2020-04-25 19:01:00
刘先生是保大清不保中国,清朝就是因为保路运动玩完了
作者: Eileenso (当时 朱 颜 明 艳)   2020-04-26 09:48:00
保路运动是因为政策处理的不好吧,朝廷给地方的征收补偿太差。而不是建铁路这件事本身就会造成清朝的完蛋。
作者: asho1018 (道化)   2020-04-26 10:38:00
征收补偿差就跟铁路造价和社会成本有关,变动大就难推大家都认为自己损失大,补偿不够 EX耕者有其田就像轮船铁路运输起来,镖局就倒了,银行来,钱庄就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