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吴小姑被杀案”
江西赣州龙南县城外三里多有聚落,其中何氏比较兴旺,跟城里吴氏世代联姻,
吴家有女儿,婴孩时期就跟何家儿子订婚约,
江都高氏的女子因此跟着吴女一起到何家去,负责帮佣。
原本何家老爸有田几十亩,还做些小生意,因此家道小康,
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有些问题,不能跟正常人一样过活,
次子就是吴家女婿,嫌弃老爸经商而醉心于科举,老翁就每年花几十两给他上私塾,
但十七岁开始唸书,到了二十七岁还唸不完《四书》,因此被老爸命令改行,
只好跟着出门到宜黄、万载一带卖布料,因此父子都成商人,
取长补短,每年都有赚,因此家里越来越有钱;
吴女这时已成年,就挑了好日子迎娶入门,成婚一年后夫妻和好、与公婆相处和善,
小姑 (何家女儿) 十八岁了,已订婚还没出嫁,跟嫂子有表亲,相处也甚欢。
又过了一年,小姑准备出嫁了,何子跟着老爸买嫁妆回家,
隔天黎明时何父披着衣服起床,突然女眷房子传来声音、声音汹汹鼎沸,
妻子脚步不稳痛哭跑出、儿子也狂叫而来,原来何女不知何时被杀死在床上,
何父赶紧跑去看,只见吴女坡头散发、头紧靠尸体,流泪哭到都喘不过气了;
不久之后,里正进门,女婿与亲家翁在哄吵、邻居携家带眷跑来啧啧称奇看热闹,
何子大声叫所有人安静,并说不要动室内东西、等官员来勘验,
亲家翁则告诉里正,要求何家上至父母兄弟房间、下至厨房浴室佣人房,
所有东西都不准人乱动,何子说“事情是发生在我妹房间,怎跟父母兄弟有关?”
何父说“不对,难道只有嫂子不是外人?佣人也是亲属吗?”
还一团乱时,知县赵某人到了,开始验尸:尸体穿着衣服,脸朝上,半盖著被子,
喉咙有一处刀伤、食道气管都被切断,显然是被杀,
验尸完,再查验房间里、门窗屋顶水井炉灶等地方,都没发现可疑物证和出入踪迹,
又依亲家翁要求而进嫂子房间搜索,也没发现什么,
再搜到仆人房间,竟在高婢女床上找到一封信,写给“昭姊”,底下只署名“于”,
里面大概说“耳目太多,所以存姑所说的事最好暂缓一下,姊要早晚留意,
改天我跟存姑一定不会辜负姊,特别要注意别在小小面前泄漏。”
‘存姑’是吴女的小字,‘昭’是高女的名字,
‘小小’就是死者,因为生来体型小而有此名。
官员得到这封信后,展示给所有人看,全都大惊失色,
高女虽然觉得吃惊,但因为不识字所以不知道信里写什么,
也说不知道这封信从哪来的、怎么会出现在自己房间,
官员把信里的意思告诉她,问她‘于’是谁、存姑讲了什么,
高大为害怕、不知怎么回答,但因为信是在自己床上找到,只能一直喊冤而已,
吴女也昏眩倒地、很久才醒来,亲家在她面前直接呛明:
“案情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嫂子有了奸夫、觉得小姑在身边会碍事,
所以就找来凶手干掉小姑。”
何子说妻子一直都很贞节安静,不会有这种事,
官员斥责他包庇妻子而忘了妹妹被杀之仇,准备对吴女和高女用刑,
两人都大声喊冤,说就算被打死也不会诬认罪,
于是官员填写好勘验报告、把信收入案卷里,再下令收殓尸体,然后把两人押走。
吴父听说事情后,认为女儿受冤,认定若高女收的信上那个‘于’没找出来,
案子永无可能查清,因此找人四处搜此人,但但都找不到;
而赵县令已把案子的判决写好,吴女因通奸而谋杀小姑灭口、按律例判死刑,
高女知情共谋,罪减一等,按律例上的从犯来判,
吴父知道后痛哭,找讼师写了状纸上诉。
江西按察使善于审理刑案,收到案卷与上诉状后大怒,驳斥了原判决多处地方,
说赵县令草菅人命而撤他职务,另找人代理、命人重审此案,并叫赵在旁听审,
驳斥之处大概是:* 既然有奸夫,怎么没逮捕到案?
* 说写信的人就是奸夫,却让他逍遥在外,只有奸妇受死,违法;
* 而且小姑没多久就要出嫁了,为何急迫到连这几天都等不了,
一定要急着杀她灭口?
驳回公文发下后,吴家全家、高家母女都额手称赞按察使实在是活佛再世,
谁知此案幕后疑点重重,换了县令之后两年才找到凶手。
先是新县令奉按察使的命令,下令差役在期限内找到姓于的,
还真的找到了,一审问就全供了:
他叫“于有成”,是何子以前唸书的私塾老师儿子,常常到往来何家,
看到高女觉得不错,就常常趁何子不在时去、要高女帮忙传话,制造跟高女相处机会,
何子曾经遇到此情况一次,因而发现他对高女有意思,
所以案发之后就写信指证,要求让他供出谋杀的前后历程,
于本来就心虚了、再受到威逼,因此仓皇无措、不知如何反驳;
何子上堂对质,就说一定是他,他过去就挑逗我家婢女,谁知道竟然还包藏祸心,
谋夺我妻子、杀我妹妹,一切都是他干的!
于大喊“杀人罪我就认了,不会再翻供,但信是你叫我送给高的,怎么就不记得啦?”
官员觉得他狡猾,就不理会他这段话,下令打屁股一千、打背上三百,
于只好供说是受了吴女教唆谋杀小姑,但小姑准备出嫁了而要暂缓,因而写信告知,
高女实际不知情,信也不是当面给她,而是平时跟吴女相约、有信都偷塞到高枕头边;
再次判决,高女脱去知情共谋之罪,但又多了于一个死囚。
案卷上呈,原来的按察使已升任福建布政使去了,
新的按察使认为信既然在高女床上,则她一定知情,命令再审,使得案子又再拖延,
正好县令母亲过世离职,代理人到任二十天又病故,
再代理的是知名进士,刚外派担任实职知县,就被派来代理龙南县,
到任后查核囚犯,看到此案后觉得于不像杀人犯,就给他笔、要他按原信照写一次,
写好后一查,大惊说“笔迹竟然如此不同!”,传何子来质问、叫他也照写一次,
何子脸色大变,说“这信明明是署名姓于,为何要我模仿?
我怎么会诬陷自己妻子又伤自己名声!”
县令说“于曾经供说信是你给他的,你照着写一封,不就能打他脸?”
何子不得以,只好照着写,但虽然故意变更笔迹了,但笔锋还是藏不住,
县令笑说“信果然是你的笔迹,还有什么话说!”
再传于来,叫他供出何子怎么把信给他,
于说“何在结婚后,常跟我说妻子太呆板、不是好老婆,
某天就给我信,说要跟老爸出去帮妹妹准备嫁妆,要我趁没人时送给高,
我一看里面都是嫁祸之词,因此坚拒不照做,
他说没有其他用意,只是要用这封信来当休妻的证据,保证不会连累我,
我只好先收在箱子里,等到何快回家时过去,
正好高在吴那边,我就急忙把信藏在高的床上,然后急忙跑出,
要等何回来后告诉他,让他自己去搜出来,
没想到他回来的隔天,何妹就被杀了,我也因此含冤不白;
如果不信,何家有个负责煮饭的老妇曾亲眼看到我进高房间、把信塞到枕头下,
可以传她来问清楚。”
县令传讯老妇,果然如于所说,再质问何子,他也无话可说;
但到底是谁杀了何女,始终还是查不出来,
何子跟妻子关在外监、高女跟于关在内监,案子依然无法结案。
何妹原本的亲家另外帮儿子娶亲,迎娶当天,花轿进到中庭,
女嫔上前掀开布帘要扶新娘出轿,却发现新娘已死在轿子里了,
全家大为哗然,还好新娘的两个舅舅有跟着来,所以不能怪罪新郎这边,
亲家翁派人看住两个舅舅,再去告官,官员验尸认定新娘是中毒而死,
问两个舅舅、两人都不知道,问新娘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请大人昭雪冤屈,
再一一查问新娘家所有人,问说“当天新娘上轿子前,有吃什么东西吗?”
父母突然惊觉说“女儿有个干姊贺氏,当天来跟女儿聊了很久,不知道是否有关。”
一个佣人“是了,她拿了枣糕来,新娘被勉强要求之后才吃了。”
贺家住不远,马上拘捕过来,问说“妳东窗事发了,为什么要杀人?”
贺慌乱之间随口回说“他自己在家里被砍死,关我什么事?”
官员觉得她鸡同鸭讲,就骗说“我都查清楚了,妳不赶快供出来,就准备受酷刑啦。”
贺才一一都吐露出来。
原来何女原丈夫跟贺已私订终生,所以贺不想让他娶别人,
听说成亲日子近了,就带着毒药去找男方、要跟他一起死,
男方说“妳怎么这么笨,改毒死新娘就一举两得啦,何必含恨白白自尽。”
贺觉得说得很对,就带着毒药到何家,但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
因贺只用卖丝带为理由进门一次,没有借口让何妹吃下东西,
婚期一天天逼近,就再到男方家里说实在没办法,威胁要跟他一起跳水自尽,
男方喝了酒,要她隔天再来,然后趁著酒意当天深夜就摸进岳父家杀了未婚妻。
官员问一案而得到两案的结果,发怒说“下手一次就很过份了,妳竟然再犯!”
贺说“杀了一个,却还是得不到想要的,我怎能坐着看这花心男再跟别人成亲?
他都杀了未婚妻却再另跟人订婚,我就不再要他跟我死了,
改跟他下任未婚妻打好关系,等准备出嫁时毒死她。”
因此两个案子一并侦破,高女被释放,
高感慨说“夫妻搞到这种地步,不是太痛苦了吗!”
因此发誓不嫁人,终身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