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粟为人得乡举”
光绪初年,山西有某郝姓富翁,风雅、好客,有两个儿子、长子请某举人当老师;
举人学问渊博、有名声,廉洁沈静寡欲,有古代君子之风,宾主相处得不错。
某天有个客人来拜访郝,但他还没起床,客人就跑到课堂来跟举人聊天,
言词如泉、清楚明辩,显然知识丰富,举人觉得值得深交、与他相见恨晚。
不久,郝出来见客;客人客套之后说出来意,原来盘缠用完、想借三千两,
郝立即答应,问说“请问随从在不在?方便带这些钱吗?”
客人“单身走天下、没有仆人,之后会到太原去,可以给我银票到时再提领就好。”
郝依数给他,客人行礼离开。
举人问“先生真是慷慨,不认识的人也给三千两,改天又有人也来要怎么办。”
郝说“那个人眼神锐利但谈吐却像书生,可能是江湖侠客,
给钱不过损失三千两,如果不给可能会有无法预料的祸害。”
举人默默无言,只是心中讶异客人为何出现、觉得雇主给钱实在有伤惠德。
几个月后有人寄信给郝,打开一看是那位客人的感谢信;
说“令郎俊秀非凡,所以想帮他捐个秀才资格、秋天再参加乡试,请尽快把履历寄来;
我已经在京城,如果令郎到京时愿意来访,一定慎重招待。”
郝读信后很高兴,认为那个客人果然有恩义,马上寄出儿子的履历。
但举人很清楚他学生肚子里的料,就算主考官眼睛瞎了也不可能考上,
只是不好扫雇主的兴,只能要学生多读些书、多作些文章。
六月初挑了个黄道吉日让儿子跟老师出发,到京城后拜访客人,住处颇精致优雅;
客人拿出秀才证照给举人,又耳语“都打点好了,到时入场即可,其他不必多问。”
学生进考场后,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到了中午,有人拿考卷来跟他换,
竟整张写满满的,就拿来交卷,竟排前几名;三天都这样子。
放榜前一天,客人来祝贺说“已经高中某名次了。”
放榜当天,果然如他所说。
立即去拜访客人,但他已出门;之后会见考官、同科同学之后就回家乡。
郝高兴得不得了、大办宴席,亲友也都来道贺,说令郎少年英才、明年必能再上榜;
只有郝与举人知道一切都是靠客人,郝更是感谢他、只是遗憾不知他何去何从。
某天,郝进库房拿钱,突然看到三千两放在桌上,旁边还附一封信,
说“行走天涯,受您馈赠,仗义轻财之举,实在该作为现今模范;
让令郎考前几名,易如反掌,有才怎会不好运、人定可以胜天;
本想亲自到府上庆贺,但事情缠身无法南下。
三千两就此归还,利息就不再给了,实在感谢。
令郎的老师朴实忠诚、值得敬佩,就不另外特别致信了。
某年某月,沧粟敬上。”
郝读完信,讶异了好一阵子;
拿给举人看,举人道歉说“现在才知道先生真有看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