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为什么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废除汉字会造成麻?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6-15 21:56:51
※ 引述《souldragon (太极螺旋)》之铭言:
: 我比较有疑问的点是
: 如果毛笔在秦朝发明 纸在东汉发明
: 那为何白话文在民国以后才出现?
准确来说﹐在民国以后才出现的﹐称为“现代汉语”会更好一些。
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他们自己的白话文﹐一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文言”的东西﹐
在他们当时本身就是很“白话”的。
更不用说到了宋明时代之后﹐至少“类现代”汉语已经很流行了﹐
如推文中提到的四大名著就不说了﹐朱熹及其弟子们的“朱子语类”也很白话了﹐譬如﹕
论语不说心﹐只说实事。节录作﹕"只就事实上说。"孟子说心﹐后来遂有求心之病。
孟子所谓集义﹐只是一个"是"字﹔孔子所谓思无邪﹐只是一个"正"字。不是便非﹐
不正便邪。圣贤教人﹐只是求个是底道理。
孔子教人极直截﹐孟子较费力。孟子必要充广。孔子教人﹐合下便有下手处。
问﹕"孔子何故不令人充广﹖"曰﹕"'居处恭﹐执事敬'﹐非充广而何﹖"
孔子教人只言"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含畜得意思在其中﹐使人自求之。
到孟子便指出了性善﹐早不似圣人了。
孔子只说"忠信笃敬"﹐孟子便发出"性善"﹐直是漏泄﹗
(以上引自“朱子语类‧卷十九论语一”)
这与我们现在的现代汉语﹐其实差别也不大(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是多了许多虚词﹐
如的(底)地得﹐以及多字词)。
: 因为文言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简化作业时间
: 在纸笔发明之后已经不须再用刻的了 速度已变快
: 结果仍然用文言文直到民国前?所以文言文本身有优势是吗?
: 汉字难写的事实基本上日本和韩国都承认 所以他们才用自己的50音及40音
: 不过这的确不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因 我认为主因根本是中国的统治者
: 不希望人民太有知识 所以根本不愿推广教育普及 反拿繁体字当借口
: 最好的证据就是台湾教育普及 识字率一样达9x%
前文已经提及﹐教育普及是需要时间与资源﹐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手段﹐
不能一概而论﹐就是有些国家确实缺乏资源难以教育普及﹐或者缺乏教育时间﹐
民众国小尚未毕业就辍学去从事体力营生﹐不能纯归类为“统治者想愚民”﹐
事实上现在识字率低的国家如印度等﹐是不能说其政府想愚民、或不想教育普及的。
: 说中国文字或宗教有问题 好几年前就已经是老梗了
: http://blog.yam.com/kung99/article/29988369
: 不过日文和韩文的确都是我手写我口 英文也算但不是100%
: 中文不是我手写我口 非母语人士似乎比较容易有学习障碍?
清末提倡“我手写我口”的黄遵宪就说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他这诗虽然是反对事事以“古人所用的传统不能更改”为由的保守思想﹐
但也说出了一个事实﹐就是语言本身是在发展的﹐我们今天的“白话文”﹐
五千年后的人看来﹐也很可能是如同我们在看论语、史记一样的“古文”。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4-06-16 13:18:00
流治者想愚民一直是中国帝制的传统 应该没人么争议。中国帝制的思维就是科举取菁英为皇室服务 不是教育人民人民知道太多会造反 所以会识字的士大夫永远都在少数。
作者: okery (叶君秦)   2014-06-20 10:55:00
愚民跟不让认字,在中国是两回事。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4-06-20 10:57:00
要教育才能愚民,一楼不懂这道理。归功于科举,非士大夫也识字读经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4-06-21 16:12:00
皇帝有心要推广教育普及就不要收学费 一堆穷人唸不起。结论就是中国当政者普遍没有心想要教育普及 这才是正解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6-21 16:37:00
古代皇帝经常免费提供儒家教育资源啊﹐四书五经都经常刻成碑文﹐任人抄拓。然后官立的学府确实不收学费﹐太学还发放粮食给学生﹐又鼓励读书﹐考到功名可以免缴税赋、见官不跪﹐所以中国古代很多穷人能读得起书。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6-21 17:01:00
太学生也非一般人 汉代是举荐 唐代是收官员子弟 直到宋代才开始收优秀平民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4-06-21 23:19:00
也考到功名的才是学生 所以是鼓励菁英为政权服务非平民然后提供的书都八股思想洗脑文有利统治不鼓励质疑批判不懂这种东西有什么好辩的?在历史上根本铁一般的事实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6-22 02:03:00
就前面推文别人已经说了的﹕愚民跟不让认字是两回事、要教育才能愚民。是不懂一楼你有什么好辩的...先射箭再画靶还画错地方...结果说出“皇帝有心就不要收学费”来。明明历代一堆官吏就是穷人出身﹐丞相儿子反而少读书 XD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4-06-22 02:31:00
原文在说教育不普及 谁在讲不让认字了?不懂在乱拗什。先举证历代朝廷都有人派人到偏乡办学再来辩让人民认字
作者: rdmask   2014-06-22 03:05:00
非士大夫能识字读经远在春秋末年就有了.寒门当官员幕僚者,战国养士之风盛行时已蔚为风气。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也说明在宋代寒门女性有意愿也能识字,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当中范进也非上层菁英家族出身的。有身分或许较容易中举,不过历来寒门出身的名人,如苏秦、欧阳修之辈的也不少。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4-06-22 09:11:00
是鼓励办学了,现在偏乡也都很缺教育资源了,拿古代比现代,有点空间错置了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4-06-22 16:01:00
养士只是有钱人的个人行为 我问的是政府有无积极办学。制度化 系统化 落实平民或偏乡教育普及 没有就别辩说有没阻止你认字就叫政府有推行教育普及 这是什么鬼逻辑?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4-06-22 18:51:00
确实就是有系统化制度化阿啊…当然离现代强制义务教育还有距离,你就凭印像一口给说没了。为了控管学校,还有督学这种官员呐我们也没人不认同你愚民教育说法,但你又否定了有做教育这件事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6-23 07:01:00
确实就是有各地督学﹐政绩考核要看开办、维持多少学校﹐所谓王化教育的推广程度。不要自己一口咬定没有啦。
作者: mackulkov (跳舞好啊)   2014-06-30 13:19:00
"制度化、系统化 落实平民或偏乡教育普及" 不要以今非古好吗...古代连收税都没办法完全制度化系统化了 时代限制古代国家的朝廷掌控力并不高 一个县数万人只有不到十个正式官员编制 中国古代已经做到每县都有县学、教谕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