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洛阳龙门石窟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墓葬遗迹

楼主: Pietro (☞金肃πετροσ)   2014-01-15 02:50:23
洛阳龙门石窟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墓葬遗迹
龙门石窟刻着十字架的洞穴。﹝洛阳网﹞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一月十二日宣布,在龙门石窟西山红石沟北崖发现一处当时自称“景教”的聂斯托流派的墓穴。虽然目前暂无法确认是否比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时期来得早,但专家认为该墓穴的发现,已经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景教墓葬遗迹,将提供学界对景教以及丝路的最佳研究材料之一。
据《中华网》报道,这是继佛教、道教遗迹后首次在龙门石窟发现的另一类型宗教活动遗存。
另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焦建辉指出,景教墓穴的发掘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时代特征,为景教文化在中国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考古证据,也为探讨洛阳与丝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当我看到这个上方刻着十字架的洞穴时,顿时觉得它和其他洞窟不一样。”已在龙门石窟从事考古工作十五年的焦建辉表示,此墓穴是在二零零九年发现,当时他正在龙门西山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不经意看到刻有十字架的洞穴。
在经过近十次的现场研究及考察相关资料后,认为应该是一处景教墓葬遗迹,墓穴中还有一处依稀可辨的“石”字,石姓作为唐代西域昭武九姓之一,可以作为唐代的佐证。
此后,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炤以及退休多年的龙门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员张乃翥,一起前往实地查看,确认了这是一处唐代早期景教墓葬遗迹。
中国历史上仅有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和零六年出土的洛阳《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幢等少数证据能证明景教的存在。
龙门石窟管委会副主任李随森认为,墓穴的发现,印证了洛阳景教遗物的真实性,可辅助学界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研究基础,对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景教在唐代的传播、景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以及当时景教信徒的社会习俗等,都可以提供珍贵的研究材料。
据穆启蒙编著的《中国天主教史》一书指出,唐朝才有福音传入中国的确实证据,由天主教分裂出来的聂斯多略教派。由于创教的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多略(Nestorious)而得名,在中国被称为景教。景教与天主教传统信仰有差别,景教认为耶稣基督有两个位格,一是天主的第二位格圣子,一是人位格;玛利亚祇是耶稣人位格的母亲而已,这是天主教无法容忍的教义,但对其他的天主教信条,他们尚严格遵守。
景教的传教士前往波斯传教,极盛一时,当时被称为“波斯经教”或“大秦教”,其后随着中亚的商队进入中国传教。
他们传教的成绩惊人,他们进入了印度、锡兰、中国的蒙古及黄河流域。景教极盛时在亚洲有两百位主教。进入中国后,他们以景教自称,因“景”有光明之意,与当时的祆教、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
一六二五年在西安附近发现一座唐朝(781年)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中陈述唐太宗贞观年间(636年)传入中国,是景教传入中国的最佳明证。公元九世纪后,景教便在中国日益减少,原因为何,因史料缺乏,无法考证。
【完】来源:《新华网》、《联合报》及《中国天主教史》,天亚社编辑
http://china.ucanews.com/2014/01/14/洛阳龙门石窟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墓葬遗迹/
http://bit.ly/L8bzSW
===========================
连结内有图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