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佛家弟子如何在如厕之时保持出家人的清净庄严

楼主: ted5566 (ted)   2014-01-05 18:40:55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421713
问:佛家三宝弟子是怎样如厕的?如何在如厕之时保持出家人的清净庄严?又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境如厕呢?
答:马伯庸,市场营销
黄寒、任康桥、Ciaolei Leou 等人赞同
佛家上厕所,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佛家喜欢洁净,厕所是污秽之地,所以上完以后一定得洗干净。如来就特意强调过:欲令除去臭气安乐住 故。又佛言。有染比丘。不得礼人。不得受人礼。违者得越法罪。
按照佛家理论,污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饮食污,一种是不净染。即“粪土涎唾污秽。及大小行来。未洗者” 《三千威仪经》说:“比丘若不洗大小便。得突吉罗罪。亦不得坐僧床座及礼三宝。亦不得受人礼拜○
佛说戒律有明确规定:如是洗净。有大利益。令身洁净诸天 敬奉。是故汝等若依我为师者。咸应洗净。若不洗者不应绕塔礼佛读经。不礼他不受他礼。不应啖食坐僧床。不得入众。由身不净故。能令诸天见不生喜。所持咒 法。皆无灵验。若违者得恶作罪。
题主问的前两个问题:请问佛家三宝弟子是怎样如厕的?如何在如厕之时保持出家人的清净庄严?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简答如下:
《如毗尼母经卷》里有讲过一个故事: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 “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
如来听说以后,责问他“汝犹尚自污其身。况复余人”。要说如来也是操心命,唯恐弟子们听不懂,对拉屎做了极其详尽的解说:
先是进厕所的规矩:上厕去时。应先取筹草至户前三弹指作声。若人非人令得觉知。户前安衣处脱衣着上。若值天雨无藏衣处。持衣好自缠身。开户看厕内。无诸毒虫不。看已欲便利时。应徐徐次第抄衣而上。不得忽褰令露身体。
这是很接地气的规矩,进厕所前要弹指三下,大呼三声:penny,penny,penny。印度毒虫多,所以如来还特意叮嘱要先看一眼……太细了。
然后是拉屎的规矩:若欲便利时。不得恣意用力放令出声。应当徐徐渐渐令出。
拉完屎怎么站起来,也有讲究:不中倚侧当中而坐。莫令污厕两边。欲起时衣。次第渐渐而下。不得忽放。如来很体恤自己的弟子,考虑到“诸比丘上厕时。坐起处危疲寄。佛闻此已。听行来处安好板。莫令高下不平。“
擦屁股也不能乱用东西: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W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不听诸比丘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便后洗手,也不能忽略:用水处坐起褰衣。一切如起止处无异。厕户前著净瓶水。复应着一小瓶。若自有瓶者当自用。若无瓶者用厕边小瓶。不得直用僧大瓶水令污。
撒尿规矩也不少:欲觉知时即应起去。不得耐久住。是名小便法。小便处应安木屐。欲小行时。当着屐屐上。莫令唾小便污上。诸比丘住处。
当然,有些人身体不好,如来也会通融一下,特事可以特办:若有老病不堪远上厕者。听私屏处若大瓮若木筒埋地中作起止处。好覆上莫令人见。
看到这么详细的规定,让人不得不感叹车田正美的人物设定巧妙:如来佛祖,他果然是处女座的啊。
其实如来对厕所如此高标准、严要求,也是有缘故的。他的儿子罗睺罗从前受过委屈,被其他人撵到厕所去住:
佛未制戒前。比丘一不得与沙弥同房宿。罗睺罗无别房。诸比丘驱出。罗睺在厕上宿。厕中有大毒蛇。佛知有此毒蛇恐伤罗睺故来到厕。知而故问。汝是谁耶。罗睺 答言。是沙弥罗睺。佛问。汝何故此中住。答言。更无别房。诸比丘不听共宿。佛即将入房。后日集诸比丘告曰。出家人法常应慈心。
父子慈爱之心,跃然经上。
所以从如来开始,佛教对厕所的卫生标准要求比较严格。《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描述过精舍的厕所:“次北第六院名为流厕。有大高屋三重而立。飞桥双上甚自清净。下施厕坑砌以伏窦。天帝手作上无臭气。大渠从大院北西注。南入厕院伏流入窦。北出会于大河人无见者。一切比丘皆此便利。” 一看就知道是精心设计过,追求清净,防止臭气洋溢。
佛教流传到中土以后,这些规矩也流传进来。《释氏要览》曾经就厕所名字做过专题讲解。
“说文云屏蔽也。释名曰。厕杂也。杂厕其上也。或曰溷溷浊也。或曰圊圊清也。至秽之处。宜洁清故。今南方释氏呼东司。未见其典。”
《释氏要览》把厕所称为雪隐、后架、屏厕等。雪隐佛家厕所在南方一些寺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东司,《释氏要览》作者表示不知道为啥。因为他是北宋僧人,而东司、东净实际上是唐代的说法,指专门给通晓世法的僧众准备的厕所,与专门给学问大德用的西司、西净相对。差不多相当于行政和研究部门的区别,还有专司负责扫厕所的叫净头,别小看人家,那也是四十八职事之一的正规编制。
《释氏要览》总结了中土佛家的如厕规矩,以如来原意为主,但加了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的注解,很有意思。
比如撒尿的时候:当聚一屏猥处。若瓦瓶木桶埋地中。以物盖覆。勿令有臭气。五分云。许将小便器入房中。伽蓝法界内地漫乱大小便。五百生堕拔波地狱。后二十劫。常遣肘手。把此秽 地。
随地小便会下地狱,所以连嘘嘘时要手握丁丁控制方向的细节都要提醒一下。
《三千威仪经》把如来的规矩,详细分成了二十五条,摘录如下:
一欲登厕当行不得于道上礼人。
二不得受人礼。
四到门外三弹指
五已有人不得逼。
六已登正弹指(此警啖粪诸鬼)
十七不得将草划地(草即筹子浙人呼厕草)
十八不得持草划壁作字
这几条规定都很接地气,也很可爱。如来当初规定弹指三下,是怕里面有毒虫。不过中土毒虫没热带那么多,所以僧人们弹指有了新功能,是为了警告吃屎的恶鬼们。最好玩的是第十八条,蹲坑的时候不得拿着擦屁股的草筹在墙上乱写,引申到现在,大概就是蹲马桶不许玩手机吧。
拉完屎以后要洗手,规定的非常细致。“律云。凡洗净用水以右手执瓶。左手洗之。出外先 以灰滓摩手水洗。又用黄土。三度摩擦水洗又用皂角澡豆。皆洗至肘前。”
甚至连发现埋粪用的土用光了该怎么办,都考虑到了:设见草土尽,当语主者,若自手取添 为善。就是说,你应该赶紧通知主事者,如果你自己搬土过来,那也是一件善行。《虚空藏经》里还说:若忏罪人。治厕八百日能灭罪咎。
可见佛家虽然认为厕所污秽,但并不排斥,反而认为这是个很好的修行和行善之所。
至于题主问的第三个问题:又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境如厕呢?我非信徒,不敢妄教,只与你分享一个《诸德福田经》里的故事:
佛告天帝及诸大众。听我所说。宿命所行。昔我前世。于波罗奈国。近大道边。安施圊厕。国中人民。得轻安者。莫不感义。缘此功德。所生净洁。累劫行道。秽染不污。功祚大备。自致成佛。金体光耀。尘水不著。食自消化。无便利之患。于是世尊。以偈颂曰:
忍秽修福事,我人所不污。
造厕施便利,烦重得轻安。
此德除贡高,因解生死缘,
进登成佛道,空净巍巍尊。
作者: winered (爱到牲畜无怨尤)   2014-01-05 18:45:00
有趣!!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4-01-05 19:28:00
生理卫生即是修行啊!
作者: autumoon (青山 暁)   2014-01-05 21:10:00
小时候看过慧律法师的录影带有提过蹲马桶的时候不能聊天所以只能"嗯~~~嗯~~~嗯~~~~" 表示他在蹲马桶 XD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4-01-05 21:48:00
慧律法师身体很不好,当初联考的时候肚子痛否则以他的资质不太可能只有到逢甲
作者: autumoon (青山 暁)   2014-01-05 22:08:00
小时候有阵子很爱看慧律法师的讲经,因为很有趣^^厕所这段好像就是在讲出家人如厕的礼貌,那个笑话影响我到现在蹲厕所也没有讲(电)话的习惯XD"
作者: Swashbuckler (不怕睡多时)   2014-01-07 15:06:00
基督徒如何在行房之时保持教徒的圣洁?
作者: zebra101 (斑马)   2014-03-18 02:07:00
传教士体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