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7Inglet (contextualist)
2021-07-22 07:29:28 第九十一章 抚星 2 寺人横祸
殷迟再不打话,向康浩陵点了一下头,慢慢背转了身,向着西边的风雪
苍茫。暮色已席卷八方,飞雪反映着云间残晖,三人身在一片奇异的紫色之
中,身周既是光,也是暗。
突然间,江璟在身后平静地道:“你放在心上的事太多。你与令尊,俱
是多情之人。”
康浩陵也不知殷迟听清楚了没有,只见他背影顷刻间已消失在紫黑色的
松林之中,呼了一口气,向江璟拱手谢罪:“请庄主别怪他无礼,我替兄弟
赔不是了。阿迟命很苦,很多事想不透,我会好好劝他。”
江璟挥了挥手,心想:“你上翻疑庄来求亲时,对我唯唯诺诺,那般礼
节,我也不愿消受。”转过话题:“你须得安排好后手,保护岐王。”
康浩陵精神一振,难得自己所作所为,预先合乎江庄主的心意,忙道:
“庄主放心!我誓死保王上周全,无论李曮作什么怪,我也暗中护卫。就算
李曮兵压都城,我就是绑也要把王上绑到稳当之处。”
江璟道:“那么你去罢。”仍觉不妥,加上一句:“你一人无法成事,
江湖上……”他想问:“江湖上可有朋友相助?”但他不知昊雷剑诸人与康
浩陵的交情,对康浩陵在师门之外的交游,他只知殷迟一人,殷迟是断无可
能协力保护岐王的,不如不言,便住了口。
康浩陵见江璟并无激励之状,问:“庄主还有什么吩咐?”江璟摇摇头
。康浩陵愣了愣,转身也向西方进发。
雪原之上,只剩了江璟一人,他瞧着康浩陵走入雪中,只觉这少年执拗
冲动的那股劲依旧,整个人却犹如蒙着一层灰影。
“岐王自知命不久长,迟迟不向李存勗正式投降,只不过一口傲气顶着
,极可能是料到自己宾天之后,李曮将立即称降。亲儿子要怎么做,他是撒
手不管了。甚至……甚至,还有一个可能,当他有感大限将至,或者便主动
与李曮和解,向李存勗称臣!”
“不错,岐王奉了大唐正朔二十余年,或许他终于说服自己,受李存勗
的‘唐室’策封,是以另一种方式重归大唐统属。无论他行哪一条路,康浩
陵这趟进谏,都与岐王的心意反其道而行……”
今日韩浊宜临死,在书斋中向江璟与殷迟洋洋得意地述说自己的定北三
策,当中受江璟所称许的,是其“乱蜀”一策。果不其然,在内奸的推动之
下,蜀国最后的内政,益发腐乱。
这是李存勗最后一次采纳韩浊宜的进言。身首分离的韩浊宜,是不可得
见了。
据史书载,距此不久之后的上巳节,蜀国皇帝王衍在怡神亭与近臣饮宴
,座中美女陪侍,君臣与宫人尽皆把冠戴摘了,露著发髻喧闹作乐;王衍亲
自下场,演唱艳情曲目,朝仪荡然无存。知制诰京兆李龟祯劝谏无果。
春季,王衍又在成都城著名的浣花溪里游龙舟画舫,绵延十里。不料正
午暴风陡作,电闪雷鸣,君臣只见水中跃出一条白鱼,溪中大乱。画舫上与
夹岸争睹的臣民有几千人溺毙,王衍几乎吓破了胆,这一场游溪方才作罢。
事后有人供称,那条白鱼在半空中化为蛟龙云云。如此怪诞之事,或者是当
事人惊慌之中的幻觉,但王衍经过这场变故,兀自沉醉于欢乐乡,执迷之深
,已超出常理所能测度。
韩浊宜授意风渺月在宫中做了什么手脚?真相已湮没史书的留白之中。
仅可知者,是韩浊宜手中一直握著天留门最精致的毒物,尤其断霞池衍生之
毒,有许多方子作用于脑髓,中者心神迷乱,行为荒悖……
※
康浩陵回到南霄门左近昊雷剑手的隐居处,樊言吉等人听说他此行竟当
真拿到韩浊宜的亲口供词,欢声雷动。樊言吉当即跟着康浩陵乔装,进城去
寻潘老监。
前次众人战战兢兢,唯恐李曮加派了赤派探子与城卫查问;这一回康浩
陵握有铁证,那密密裹好的供状握在手中,感觉比之天留门炼出的精钢还要
坚硬,底气十足,他二人又已熟悉联络潘老监的方式,入城的心情便轻松不
少。樊言吉道:“我去找潘老监派出宫采购的小徒弟,要他传话。”
康浩陵在城西南一座人工湖景旁的亭子内等候。往日凤翔岐王势力极盛
,此湖游人如织,康浩陵并不曾赶上这份热闹。他小时候跟同门入城游览时
,大岐国运已衰,国土周边战乱,经贸大受打击,都城人家早不似往年殷富
,关中地力又已告穷,百姓疲于维持生计,再无什么游赏的闲情逸致。此刻
康浩陵站在亭中四望,偌大的湖面没有一条游船,湖边都是菜田,一个人影
也见不著。
过不多时,樊言吉急匆匆地奔回。康浩陵连忙迎出亭子:“潘老监呢?”
樊言吉摇了摇头,他在昊雷剑众少年中资历最深,最具赤派探子沉着的
气息,面无表情,报道:“事态怪异之极。我见不到潘老监,他被撤了职,
手下几十个洒扫、搬运、栽种的粗活弟子刚被遣散不久,听说那些弟子在王
府外号哭了三天三夜。潘老监仍在府里,岐王开恩,要他养好了伤,改做无
职衔的贱役,终老王府,不得还乡,不得接近距离府门四十步之地。”
康浩陵一呆,叫了起来:“撤职?养伤?什么跟什么?”
樊言吉道:“做到这年纪的老寺人,就算职位卑下,也鲜少有突然被免
职的,多半是老死府中,却也不会被禁止还乡。我觉得跷蹊,追问下去,原
来潘老监的伤是两条腿被杖刑打断,而且是大王亲自判刑。”
康浩陵更是惊异:“王上亲自判一个寺人打棍子?绝无可能!王上是甚
么身份,怎会是他来责罚一个老监!”皱眉又问:“他那些徒弟在府外哭甚
么?就算潘老监断了腿,但王上要他养伤,可见他也死不了。”
樊言吉道:“那些娃也才十二三岁,残了身,被赶出宫自生自灭,因此
大哭,百姓围观的不少。他们本来干的活,由其他寺人手下的徒弟顶替。”
康浩陵难以接受,突然省起某事,叫道:“是李曮,他从府里的赤派探
子得悉了潘老监上次助我去见王上的事,因此惩戒潘老监。是这样没错了。”
“或许不是李曮。”樊言吉摇头道,“康师兄往返魏州这段日子,我跟
弟兄们时时留意著。李曮一直在彰义军的治所,他的亲信军使未曾出入凤翔
,就连亲戚也没有来过一个。不过,密探什么的倒也难说。”
康浩陵道:“嗯,就算李曮在凤翔,他若要提防我再联络潘老监入府,
杀了就行啦,也不必将一批无辜的小孩子都赶出府。唉,眼下咱们怎么办才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