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残天阕--第十章 三千罪墙 之五

楼主: ogasiokid (Sing)   2013-09-30 10:02:14
受金光圣气包围,孤焰全身血脉急速奔流,心跳剧烈已达极限,他瘫软坐倒、
闭目就戮,神色庄严肃穆,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态,除失言外,三僧惊觉他超然
脱俗,彷如舍身救人的坐佛,岂有一丝妖邪之影,相较之下,反倒是自己的行
为显得卑劣,不禁同时收势,失闻兼且金网一抖,打偏失言的降魔杵,失言虽
是愕然,见三位师兄已收手,也只得垂手默立。
孤焰行此至险之极的奇招,实展现过人的智计、胆识与刚毅,只要稍有差池、
略有退缩,当即魂飞烟灭。他知道以画儿的身手,二人绝无可能脱离险境,只
能孤注一掷赌上四僧的慈悲心,而四僧从激斗之中,应已看出他手无缚鸡之力
,要如此联手杀害一个弱者,只要稍具人性,皆下不了手,更何况是慈悲高僧

画儿于空中下望,一颗心几乎要跳出来,见四僧终于停手,莹莹晶泪已然滑落
,忽想到怀中字条,赶紧拿出观看,原来孤焰不能使内力传音入密,又怕众僧
听去心中谋划,只得书写于袖,其中甚至写上如果他不能脱险,如何解喜乐小
城之危。
失聪合十叹道:“施主气魄,无人能及。”无论如何,再不能动手,可孤焰也
没答应留下,倒教这些高僧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付。
画儿于空中喊话道:“喂,老和尚,公子已在你手中,还不出借赎罪钵嚒?”
失闻道:“女施主在空中如何拿钵?”
画儿道:“想骗我下去嚒?让那个聋子抛上来吧!”她心中恼怒这些和尚,言
语不再恭敬,众僧也不以为忤。
失聪进竹斋取出赎罪钵,运劲抛上,巨鸮向下疾冲,精准地以勾喙刁住钵缘,
转身又飞至高处盘旋。画儿见神钵到手,又道:“倘若我拿宝物交换,你们可
愿放了我家公子?”
失聪身子微震,愕然道:“她说的宝物是……”其余三僧不禁十分好奇究竟是
什么东西,能令大师兄如此失态,失言嚅动双唇:“大师兄,快说!”他未发
音,而失聪恰懂唇语,正好两相对答。
失聪旋即镇定下来,道:“女施主身怀佛陀上祖坐化之前、修行时所用的木鱼
,那木鱼就如传说,因染了无上佛意,敲击时直抚人心。”他当时一见木鱼已
然怀疑,才忍不住多看两眼,但他是有道高僧,自不会对他人财物心生觊觎,
也不便询问,如此神色却尽落孤焰眼底。
三僧瞠目结舌,这木鱼乃是佛门梦寐以求、至高至圣的宝物,未料竟落在对方
手里,其实他们对孤焰颇有好感,也不明白师尊为何定要留住他,但师尊不会
弄错,这少年也的确受佛门圣罡正气影响,单以他展现的智慧与气魄,又能趋
使钦鹀这上古祸禽,倘若他存有恶心,将会是极可怕的人物。
画儿瞧众僧迟疑不决,终于放下心来,笑道:“我先拿钵回去救人,你们慢慢
思量,待我回来时,倘若我家公子少了一根寒毛,什么金鱼、木鱼,就得从这
世上消失了。”
早知金木鱼在她手中,就以赎罪钵交换即可,可偏偏小姑娘狡猾,先取赎罪钵
在手,再要求以金木鱼换人,众僧见孤焰闭目调息,恍若不闻,师尊又无示意
,只能眼睁睁看画儿带金木鱼就这么飞走了,心中徒呼负负,颇是怅然。
夕阳西落,满天霞光,绚丽如泼墨,天空巨鸮已成黑点,消失在暮色余辉中。
(注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取自庄子秋水篇,原文是:庄子与惠子游
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孤焰以此喻意“失
言不是五失,怎知五失心里想法。”失言可就此文继续答辩:“你也不是我,
怎知我不知道师尊意思?”但他因修行之故,而噤声不辩。)
(注②:“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贫穷更苦,春冰薄,人情更薄,江潮
险,人心更险,知其难,甘其苦,耐其薄,可以处世矣。”语出孙其遇,小说
中略加修改,非原文。)
(注③:花中十友乃宋人曾端伯以十种花各题名目,称为十友,后人将十友花
各配一诗,传为佳话,兰花诗为唐李世民所作,梅花诗为元王冕,腊梅诗为宋
杨万里,瑞香诗为宋苏轼,莲花诗为唐孔颖达,菊花诗为清郑板桥,桂花诗为
明瞿估,栀子花诗、荼蘼花、海棠花诗皆为宋王十朋,此十首诗篇幅过长,小
说中只取几句示意。)
(注④:“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出自王阳明之传习录下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