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论-长照制度的重要与挑战

楼主: lighthearted (陪伴)   2013-10-27 00:31:06
时论-长照制度的重要与挑战
中国时报 薛承泰 2013年10月22日 04:09
行政院江院长在倒阁案落幕,立即提出“加速经济发展,缩短城乡差距,完善长照制度,
协助青年圆梦”,其中长期照顾的凸出,颇受各界的瞩目。原因无他,就是台湾今后快速
人口老化,目前约有一半的家户住有老人,而未来10余年当中,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经历
家人的老化与失能人口的照顾问题。
2003年时,台湾生育率已经是世界最低之列了,也已跨入高龄化社会10年了,可是当时政
府却从2000年起一再研究,直到2007年才核定“10年长照计画”;相对地,在那段时间几
个地方政府(特别是台北市)长照措施已经上路多时,其内容和10年长照计画,并无明显
差别。毫不意外,在2008年开始推动该计画,短短2、3年内,需求即呈现快速上升,预算
执行甚至冲破百分之百,目前服务人数已逾12万人。
面对高龄化与家庭结构变迁趋势,未来长照需求增加迅速,同时家庭照顾人力也将不断地
萎缩。一旦长期照顾具普及性,长照保险的重要性也就抬头;可是当10年长照推动不到2
年,地区资源落差,照顾人力缺乏等现象,逐渐呈现出来,都会是推动保险的阻碍。此外
,投保对象是以全民还是中高龄,在当时老人人口约占十分之一时,社会很难达成共识。
尤其当时外籍看护人数近20万人,如何将“外劳”纳入长照体系也需要解决,却又是个棘
手议题。
台湾过去20年的发展,外籍监护工已相当程度成为国人的“照顾依赖”,尤其是工作型态
与薪资,少有“本劳”可取代。于是,现阶段应先处理最令人诟病的两件事─“滥用”与
“照顾品质良莠不齐”;因此,研发较严谨的“评估”机制以减少“滥用”,增加入境后
的训练以提升其照顾品质,应为重点措施并做为立法方向。只要“外劳看护”定位清楚,
形象健康,有适当的管理,即便未来因需求增加而需增加引进,也较容易形成社会共识。
然而,我们也无法忽略一个趋势,那就是外劳输出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快速。目前
21万外籍看护工有超过7成来自印尼,如果有一天他们在本国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还
需要抛家弃子来台湾打拼吗?这在未来5年是有可能出现的。如今,除了积极培养国内照
护人才,开发新的“外劳”,也是一项挑战!
最后,照顾相关法规诸如老人福利法、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护理人员法、精神卫生法
、医疗法等,分属于社政与卫政体系,且各有其立法意旨。为了减少不同法规竞合所产生
的混乱,政府在立法程序上以先推动“长照服务法”作为未来长照保险的基础,并透过立
法将前述之资源、人力、机构与制度先建立起来,将来要推动保险,才有落实的可能。然
而,草案在民国100年3月即从行政院送出,就算是101年重送,也已经一年半了!
一般认为行政院版本偏于保守,有过多的授权子法;其实这乃基于服务对象之数量与结构
将随时间急速变化,长照未来服务的样态、方式、项目等也会随着创新,需要透过子法以
保留弹性。总之,立法须将眼界拉长,不能执著于过去的经验,并试图“一网打尽”未来
的需求!这是一般容易形成的盲点,唯有“衔接当下、逐步发展”才能稳健上路!更重要
的是,上路的时程不能再拖,台湾的未来真的不能等!(作者为台湾大学教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