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作家陈昭如影评陈文彬导演的《此后》

楼主: apin66 (akira)   2016-10-23 17:57:14
http://i.imgur.com/LDz9xLF.jpg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旁观他人的痛苦》里,对于透过灾难画面产生的怜悯
之情,有着一针见血的分析,她说:
“我们感到怜悯,指的是我们感到自己不是酿造灾痛者的帮凶。我们的怜悯宣告了我们的
无辜清白,以及我们宛如真切的无能为力感。甚至可以说,不论我们怀抱多少善意,怜悯
都是个不恰当,甚或隐含侮辱的反应。”
桑塔格的批评不是没有原因的。现代人透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的传播,对于远方的
、他人的苦难一点也不陌生,并因而心生怜悯之情。但与此同时,却也可能陷入道德上的
两难:受苦者是否需要旁观者的怜悯?这样的怜悯,是否是(无意识)在消费对方的痛苦

二〇〇九年八月,莫拉克风灾造成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惨遭灭顶,透过新闻二十四小时的
强力放送,山崩地裂的景观,柔肠寸断的道路,幸存者激越的呐喊,成为我们集体的记忆
。媒体把重点放在受害者的痛楚,很容易激起外界的关怀与同情,但若掌镜者捕捉的苦难
过于巨大,巨大到让旁观者在哀伤之余,察觉了个人的无能为力,受挫情绪一再地累积,
很可能会让情感与道德的知觉陷入冷感而不自知。
无端而来的生灵涂炭,泪眼相对的伤痛场景,固然值得记忆,然而幸存者的日子不可能永
远停格在那里。此后,他们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陈文彬导演的《此后》以近乎白描的叙事基调,描绘种植棕榈树的翁瑞琪在风灾之后的人
生。全片开始前面几分钟,镜头只是原封不动地拍摄他的日常生活:上山种树,割下叶子
,下山贩卖,然后回家,逗弄稚龄的女儿,享受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直到他拿出相簿,
对着摄影镜头逐一诉说对妻子儿女的回忆,事实才逐渐明朗
作者: perhapsthen (moo)   2016-11-21 02:2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