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3 台湾纪录片在院线 /洪健伦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12-27 13:50:37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92
放映周报 439期
奇蹟的一年过后──2013 台湾纪录片在院线
文 / 洪健伦
今年纪录片在院线看来分外热闹,从一月到十二月,总共有11部纪录片登上大银幕(各影
片名称与票房请参见附表),上映片数创下历年新高,而其中《拔一条河》、《一首摇滚
上月球》、《十二夜》的全台票房都突破千万,《看见台湾》更是在截稿前创下超过一亿
六千万的票房新纪录,也因为下半年众多纪录片的亮眼表现,今年的总票房将有机会突破
两亿五千万新台币,就算扣除了《看见台湾》的票房之后,也仍有超过八千万台币的票房
成绩,也是盛况空前。除此之外,齐柏林导演以高空摄影拍摄的《看见台湾》更因视角独
特,一举拿下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后续更引发媒体关注环境议题,全力播送清境
农场周边民宿滥垦山林、占用国有地的画面,迫使政府召开跨部会小组会议处理相关问题
。坐落高雄后劲溪旁的日月光晶圆厂偷排废水的消息被揭露,更是引来发政府与社会舆论
一阵挞伐。
同时,《看见台湾》也引来各界热烈讨论与批评,但是,当这部纪录片几乎成为2013年台
湾纪录片现况的代名词时,我们也仍须回顾其他被其光芒掩盖的院线纪录片,才能对并当
前台湾(院线)纪录片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借此思索,在众人一片指责台湾纪录片
仍一片“感动”、“小清新”之时,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今日这番样貌?又,我们该为纪录
片未来抱持什么期待?
年度院线纪录片回顾:
受冷落的上半年
台湾今年院线纪录片的表现,约莫以暑假的台北电影节作为分水岭。上半年的四部纪录片
获得的社会关注较少,但其中着实不乏具有特别意义或独特视角的作品。
陈惠美、陈怡妤的《当家花旦》拍摄“白雪歌舞团”筹办成军十周年纪念公演的过程,呈
现社会独特社群的样貌纪录。章大中《看不见的跑道》采蹲点拍摄的方式,纪录超马女国
手邱淑容在因伤截肢后漫长的身心复健。商业周刊首部记录长片《台湾黑狗兄》是上半年
度四部影片中回响稍大的作品,贺照缇应邀掌镜,拍摄制袜代工厂老板“黑狗兄”不向产
业环境骤变低头的故事。依循前几年纪录片较受欢迎的叙事方式,影片从小人物出发,带
观众看见彰化织袜业者在全球化经济冲击下的生存危机、代工业与品牌经营者思维的差异
、以及对中小传产经营者的韧性与斗志的歌颂。当初影片采小规模上映,却仍能创下近
250万票房的成绩。钟权的《正面迎击》拍摄台湾业余摔角联盟成员的人生际遇,活泼的
影片风格看似热血,其所探讨的摔角运动“真/假”间微妙的关系,却是近年院线难得一
见的独特题材,同时他在呈现拍摄对象的角度深刻,更让观众看到镜头下的平凡个人为了
成为心目中“真男人”,在寻求自我认同时内心的摸索、困惑、挫折。
下半年:影展过后百花齐放
上半年过后,以台北电影节作为分水岭,台湾院线纪录片受到的关注猛然大增。其中影展
加持,与影片叙事风格亲民都是重要因素。由李岗担任监制的《阿罩雾风云》还原台湾移
民史初期雾峰林家崛起的过程,也述说了台湾汉人移民社群和中国大陆政权之间分分合合
的暧昧政治关系,该片以“戏剧重现”与3D动画重现历史场景,对于文物服饰的细腻考究
也是台湾纪录片少见的美学尝试,但叙事节奏的掌握不尽理想是本片的遗憾。同期上映的
《拔一条河》则为下半年院线纪录片击出第一发响炮,其后在院线获得亮眼票房的还有黄
嘉俊《一首摇滚上月球》与Raye《十二夜》。
杨力州《拔一条河》以高雄甲仙国小拔河队坚持求胜的故事,带出甲仙乡居民在八八风灾
过后找回信心的过程,以及该区新移民家庭生活的艰辛、身分认同的问题。本片由起初超
商委制的微电影拍摄计画衍伸,激励人心的故事加上愈发通俗的叙事手法,首先就在台北
电影节风雨无阻的世界首映获得满场热烈回响,以及后续全台超过三十支拷贝的盛大联映
,创下了全台1280万台币的票房,并让观光客再度回到了甲仙。
在《拔一条河》之后接力上阵的是黄嘉俊导演的《一首摇滚上月球》,纪录一群罕病儿童
父亲组摇滚乐团的过程,六位中年罕爸从几乎不会乐器到后来登台热血高歌,故事同样激
励人心,同时影片也带出乐团成员各自照顾家中罕病儿女的辛劳,以及他们对儿女不求回
报的爱,展现男人在坚毅之外柔软、感性的一面。电影上映前,黄嘉俊导演及众罕爸便已
展开忙碌密集的媒体宣传战,罕爸们的脸孔出现在各电视台的新闻及谈话节目,以及企业
与非营利组织的场合中,黄嘉俊导演更登上UDN Talks演讲台感性分享拍片的感动,最后
开出约七百五十万票房的成绩。流畅通俗又感人的影片内容,更受到陈可辛导演青睐,预
计在明年将本片引进香港院线。
新导演Raye为探讨流浪动物收容法规与收容环境所拍摄的《十二夜》可能是今年一片热血
励志风潮中,较与众不同的影片。本片呈现犬只在收容所中如炼狱般的生活,生命的脆弱
与无助,以及转瞬即逝的生命光辉。同时,导演跳脱以往访谈式叙事,改以大量犬只视角
影像的蒙太奇加上精心设计的配乐,引导故事与观众情绪,营造戏剧张力。加上九把刀、
隋棠担任出品人,前者在网络上热血强调的公益目的,与后者的人气与演艺圈人脉,为本
片带来强大的网络宣传与名人口碑加持,以及本片在金马影展放映获得的正面反应,让上
映前一度担心票房的《十二夜》至今开出4700万的全台票房成绩,稳坐今年纪录片票房的
第二名。
曾以纪念九二一地震纪录片《生命》敲开院线大门,创下3000万票房的吴乙峰导演,阔别
十年后推出新作《秋香》,纪录一位台湾肢体残疾人士和马来西亚华侨更生人间的故事,
吴乙峰再度以感性视角切入,但在经过几番人生磨练后,他的语调转为内敛,尽管本片被
《看见台湾》的光芒掩盖,但是仍有188万的台北票房。
公民意识萌芽 近年观众兴趣渐增
若将距离再拉远一点来看则会发现今年的纪录片热潮应非昙花一现,2012 年底华天灏的
《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便曾引起一阵热潮,打破《生命》创下的全台票房纪录,
成为到 2013 上半年为止纪录片票房纪录的保持者,该片的广大回响或许可视为今年纪录
片热潮的前兆。此外,杨力州导演也曾多次对外表示,今年纪录片所受的关注大增,应该
与近年台湾公民意识抬头有关。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近年重点影展的口碑效应似乎也扮
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影展观众在观影大受感动之后,便透过部落格、社群网站将口碑扩
散,在社群内引起话题与期待,最后并转化为实质的票房数字。
新锐尽出 叙事通俗视角单一
而从《不老骑士》到今年热门纪录片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创作者是第一次拍
摄纪录长片的新导演,他们选择以较通俗、感性的叙事手法铺陈议题,以“让观众觉得好
看、看得完”为作品基本诉求,反而获得更多数观众的共鸣。但是这些创作者也有共通的
叙事倾向,他们多半仅一味呈现被摄者的感人之处,缺少了来自其他角度的讯息、对话,
使得影片内容除了感人之外,仍缺少对于被摄议题的进一步的讨论。
关注大增 各界齐检视今年成果
而这样的叙事倾向在创造出丰硕的成果之时,也引来各界热烈讨论。备受关注与争议的则
非《看见台湾》莫属,当该片在市场、金马影展备受肯定之余,影评人胡慕情、林木材与
学者郭力昕却也纷纷以专文评论该片内容仅止于点出当下的环境“现象”,也并未指出现
象背后的诸多“问题”,使得影片显得诚意可佳却缺乏深度。众人于文中街不约而同引用
评论家苏珊‧桑塔格之言“你说得越多,我知道的越少”做为本片在叙事上的操控所带来
的警惕。郭力昕也从《看见台湾》的观影热潮与影片内容指出,从《生命》到《看见台湾
》,台湾主流纪录片总是把感性与感动当作创作的唯一目的,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此
外,香港文汇报记者伍丽微十二月初撰写的副刊专文〈不要感动,不要小清新──台湾纪
录片需走出单一化〉也担忧台湾纪录片恐因过于商业化,而慢慢失去纪录片本质。而今年
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筑巢人》导演沈可尚,也在受天下杂志“独立评论”网站作者张士
达访问之下,深刻探讨了纪录片上院线时,在道德与目的上的两难,以及纪录片的本质。
上院线不该是目的,是手段
在创作者方面,纪录片工会也于十二月一日举办了“台湾纪录片 Hit Cinema 论坛”邀请
贺照缇、华天灏、杨力州、黄嘉俊、庄益增、章大中等纪录片导演分享他们将作品进行院
线发行的心得。在这场论坛中,与会导演多半表示,将作品推上院线并非他们当初创作的
目的,而是当影片创作到一定阶段或完成后,为了增加触及范围所做的选择。大家拍摄的
动机多半仅是纯粹的个人创作,或是和机构合作的小型拍摄计画,能登上院线,大多是后
来随着拍摄内容的属性考量,或是在影片完成后进行小型放映时,得到支持者鼓励与资助

例如华天灏的《不老骑士》起初仅是以弘道老人基金会提供的资金完成短片,后因受到诚
品书店的青睐,而将影片拓展为长片。章大中导演完成《看不见的跑道》后,仅在相关机
构进行小型放映,后来获得中钢基金会支持,才开始筹备院线放映计画;黄嘉俊在拍摄《
一首摇滚上月球》初期多年仅以自己的资金进行拍摄,是到后来认为影片内容有机会引起
更大回响,才开始为院线上映寻找资金。而与会导演们也强调,影片进行院线放映并不能
为纪录片工作者保证盈余,今年院线上映的纪录片在扣除成本后能够获得盈余的作品仍是
少数。
杨力州导演表示,纪录片的战场应该在电视,但因为台湾的电视频道长期环境不良,所以
纪录片工作者才转向院线寻找出路,如今院线放映几乎已经是台湾纪录片的唯一平台。但
在近年各界开始嗅到院线纪录片“商机”的气氛下,他也担心,若将登上院线、创造票房
当作唯一的目的,未来是否会出现盲目追求视觉奇观的纪录片。杨力州强调,将作品推上
院线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影响社会。他也表示《拔一条河》之中也探
讨了新住民的问题,但却在宣传时被低调处理,十分遗憾。他表示台湾发行商行销纪录片
时,多半还是以剧情片的思维操作,因而刻意强调影片的感动,十分可惜。他认为今年纪
录片受社会注目提升,和近年公民意识抬头密切相关,在台湾推出内容比较严肃的纪录片
的时机已经来到。
院线发行──纪录片的最佳工具?
当台湾的院线成为纪录片展现影响力的唯一平台,同时大家对其关注日增的情形下,我们
必须先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与电视放映相比,纪录片在院线上映对于台湾社会的影响力是
否真的更大?在目前的台湾看来,确实有此倾向,却非全然如此。成功的院线放映能够带
来短暂、集中的群众行动和话题焦点,似乎因此也较容易引起媒体与社会大众的关注,促
成某程度的社会行动。观看电视节目由于进行的场域、时间分散,无法形成如院线放映时
造成的社会焦点。但是今年除了《看见台湾》、《一首摇滚》、《拔一条河》、《十二夜
》等作品成功获得媒体关注之外,其余的院线纪录片并没有在公领域带来太多关注与讨论

另一方面,若纪录片进行院线放映的目的是增加受众,增进影片的影响力,尽管院线放映
票房亮丽,以受众数量来看,其所能触及的观众人数,却不一定比电视来的多。以票房第
二名的《十二夜》为例,全台4000万的票房若以每张电影票价300元换算,代表其于全台
约拥有13万观影人次,约莫相当于 0.5% 收视率的电视观众人口。而除了今年热门的几部
影片之外,其余7部纪录片的全台票房最高皆未超过 500 万新台币,换言之,全台观影人
次最高不超过1.7万人,触及人数仍不及电视收视率 0.01% 代表的观众人数。若希望找到
更多观众,院线放映并不能保证这样的结果。同时,在一般的情形下,中小规模的院线放
映也将纪录片的触及范围侷限在主要都市之内,影响力较难如电视一样深入到社会的各个
角落。
市场考量侷限影片类型题材?
第二,今年十一部院线发行的影片之中,以感动、励志为主题的纪录片仍占了绝大多数;
杨力州导演也提到发行商在宣传《拔一条河》时,仅强调该片的励志,却冷处理了该片对
新移民配偶的关注,这些现象不禁让笔者思考,在台湾当下的纪录片风景中,发行商是否
扮演了滤光镜,影响大家对于台湾纪录片的认知?
院线发行属商业行为,需要投入大量行销成本,在考量成本回收之下,市场供需情形难免
是重要评估因素,在过去几年之间,片商普遍认为疾病、原住民、新移民等题材是不讨喜
的题材,而“感动”、“赚人热泪”、“土地认同”则一直是院线纪录片的不败关键字,
观众买单,片商有保障,是否因为这样,使得发行商在选片时为投其所好,偏好选择此类
叙事风格与题材的纪录片,而过滤掉了更多元的题材(例如原住民或新住民议题的纪录片
)。抑或是在面对题材各异的纪录片时,以励志、感动作为行销时的最大公约数,造成各
界对于台湾纪录片只有“励志、小清新”的印象。在未来,台湾的电影发行商又是否敢于
挑战发行更多如今年前半年所上映的纪录片,在决定影片上映的规模之后,找到更有创意
的行销方式,成功唤起大家对该影片的兴趣,是值得观察的发展。
感动/冲动,一线之隔
今年热门纪录片在社会上引发的讨论和行动,看似成绩斐然,除了《看见台湾》在媒体引
起新闻热潮、政府仗“民气可用”大刀阔斧宣示“限期改善”环境问题之外,高雄市政府
也在八八风灾四年过后,因为《拔一条河》而宣示将积极重振甲仙地区的经济,《十二夜
》也唤起部分民众采取行动呼吁政府改善流浪动物收容法规,《一首摇滚上月球》近期也
让某国立大学 EMBA 的白领学员“大为感动”解囊捐款。这些影片在上映后短期内便引发
这些行动,看似值得为之欣慰,但在热情退去之后,各界的行动是否能持之以恒,是隐忧
之一;另一方面,公部门在如此短时间采取行动、制定政策,或是来自民间的善举,它们
是否经过深思熟虑,做法是否能够触及问题核心,抑或纯粹出于“立意良善”而缺乏配套
,则是另一隐忧。透过感动作为驱使人行动,的确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在感动之中若没
有包含理性的探讨,纪录片所引发的行为,其实和促销广告引发的冲动性消费无异。
笔者认为,个人的感动的确是创作重要的出发点,而感动的传递也的确是影片的重点之一
,但纪录片导演──至少是以议题为主的纪录片──仍有责任在感动之余,理性、中立地
充分提供不同角度的讯息(而非解答),让观众对于该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不是在激昂
情绪之下随影片起舞。
院线之外,更多元的风景
而在院线之外,2013年的台湾仍有不少值得大家关注的纪录片。廖忆玲、朱柏颖的《山上
的小女子举重队》借由拍摄举重队三位布农族少女的故事,带出原住民青少年在缺乏社会
资源、不完整家庭的成长背景下,面对的人生课题,是今年金穗奖优等奖得主;陈若菲《
排湾人撒古流:15年后》随着原住民艺术家撒古流在八八风灾后回到部落从事重建工作,
遇到种种的困难,并牵连出原民部落在时代变迁中面临文化、族群、部落等层面的难题;
《失婚记》由新移民阮金红掌镜,纪录失婚的东南亚外籍配偶在台生活、子女身分认同面
临的问题,是汉人本位的台湾社会一直忽视的一块。
开了一扇门之后
尽管对于今年院线纪录片的内容与发行模式怀抱着质疑与期待,但笔者仍乐见下半年纪录
片遍地开花的荣景,其代表部分纪录片工作者找到了有效与普罗大众沟通的语言,同时也
代表着有越来越多人因为这些作品而开始认识纪录片,让纪录片的影响力从知识分子、文
艺青年,扩及到市井小民。门已经开了,但要怎么把人留下,拓展众人的视野,才是接下
来影视相关组织待努力的课题。
对于“主流”纪录片导演而言,视角的训练是未来的课题。如何在既有的语言基础上,让
自己在感动之余对拍摄议题看得更深,并在影片中提供更充分的讯息,使议题获得更充分
地发酵,让观众理性的认知其意义,是笔者对他们未来的期待。
院线之外的纪录片放映管道
公视“纪录观点”(每周二晚上10点首播)
府中15-新北市纪录片放映院(常态放映中外纪录片,票价只需20元)
纪录片年展
台北电影节
城市游牧影展(每年9月至10月间举辨)
CNEX年度主题纪录片影展(每年9月至10月间举辨)
台湾国际民族志影展
金马影展
铁马影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