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我要牛奶!》珍妮弗.A.艾利克森

楼主: dawnss (dawnss)   2023-07-18 15:39:12
请用我听得懂的方式说话《我要牛奶!》珍妮弗.A.艾利克森
网志版:
https://anapprenticemommy.blogspot.com/2023/07/blog-post.html
这是一则都市小孩挤牛奶的故事。
有一只乳牛,一个都市小孩,一个银色水桶,一张木板凳
。可是,没有牛奶!
都市小孩摸摸她的头,搔搔她的耳朵,亲亲她的鼻子
。可是,没有牛奶!
轻声细语,一把青草,一桶麦子,一束干草
。可是,没有牛奶!
说笑话,鸭子、马、猪、羊都哈哈大笑
。可是,没有牛奶!
哼一首歌,跳一个舞,再深深地对她一鞠躬
。可是,没有牛奶!
都市小孩拿出一些鸡蛋,像特技表演那样,朝空中一丢,再把蛋一一接住
。可是,没有牛奶!
倒立,翻筋斗,空中旋转,再加点魔法
。可是,没有牛奶!
气得皱起眉头,握紧拳头,踢动双脚,大吼大叫
。可是,没有牛奶!
乳牛踢一下,水桶翻了,所有的动物都躲起来,小男孩哭了
。可是,没有牛奶!
书里的男孩一心一意的要达成“取得牛奶”的目标。故事里所有挤牛奶的硬件设备(乳牛
、水桶、椅子、人)都齐备了,接着上场该是用对的方法(挤牛奶技术)就能拿到牛奶,
但这次任务负责人是一个没经验的生手!过程间男孩和乳牛间的互动火花四射,不论他是
拍拍乳牛的头、喂食物、说笑话、唱歌跳舞、耍有趣的把戏,甚至气得大吼大叫,结局都
是“可是,没有牛奶!”让读者看得是趣味盎然,又为男孩捏一把扼腕冷汗。喜的是看见
他的执拗不馁(屡败屡战),叹的是他的不得要领胡乱瞎忙(屡战屡败),巴不得出手帮
他一把。这种分不清的屡战屡败或是屡败屡战情景,像极了家中幼童练习做家事时的愈帮
愈忙,让家长往往困扰于要鼓励他的积极做事态度?或是为收拾不完的衍生家务而停损制
止?若把拗劲视为是一种坚持目标的自发动力,那么看似偏执不易沟通则转为百折不挠,
看法即刻由负转正。可知特质无分好坏,端看如何将其发挥到优势擅长的领域。
最后,当不耐烦的乳牛踢翻水桶后,都市小孩终于明了应该怎么做……
都市小孩把水桶找回来,他一脸失望地坐在板凳上。可是,没有牛奶!
他把头轻轻地靠在乳牛的身上。他轻轻地摸了一下乳牛那涨涨的乳房。可是,没有牛奶!
轻轻地拍?轻轻的挤?轻轻地拉?结果呢?牛奶!
都市小孩笑得好开心。乳牛愉快地舔了舔都市小孩。于是,又有好多好多的牛奶!
在知识高度发展及讯息快速传播的现代,学校教育能够教导的范畴有其限制;换个方式说
,“自学力”与“终身学习”的两大概念是让与时俱进及维持竞争力的必要认知。如何在
各领域迅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做事诀窍成为关键的决胜点,因此学习如何学习(
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议题则持续地被研究与更新。例如,在认知学习领域,犹如
大脑使用手册的《大脑喜欢这样学》一书详列许多辅助学习的工具与方法,让读者能结合
原理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应用于现实生活。在书籍阅读的要领,经典的《如何
阅读一本书》以层次性与渐进式地讨论,让读者逐步学会阅读的要领。在伴侣婚姻的沟通
关系,美国婚姻治疗师盖瑞‧巧门(Gary Chapman)撰写《爱之语》归纳出五种表达爱的
常见形式:肯定的言词、精心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每一种都很独
特,而这正是两人能否感受到爱的巧妙关键。这是经由多年的婚姻咨商经验发现,许多冲
突来自夫妻“爱的需求”未被满足,双方仿佛说不同的语言,用自己、而非对方习惯的方
式表达爱所造成的沟通落差。在职场领域,也有公司主管采用“员工使用手册、个人使用
说明书”(personal user manual)的概念来促进员工间相互了解,减低磨合冲突,暨而
提升工作效率。在亲子关系,诸如婴儿手语、蒙特梭利教育(Montessori Education)、
萨提尔心理治疗模式(The Satir Model)、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
Individual Psychology)等众多专家与相关书籍资讯可以吸收,有助于了解孩子在身体
、情绪、认知与心灵各面向的发展并提供协助。
帕雷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或称“80/20法则”,也指出原因和结果、努力和收获
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的关系:约仅有20%的因素即可影响80%的结果。也就是说:所有
变因中,最重要的仅有20%,虽然剩余的80%占了多数,影响的幅度却远低于“关键的少数
”。而这种化繁为简与抓大放小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优先放在处理真正重
要的少数几件事上,就能为生活带来明显的正向改变。如同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说:“如果你无法把道理说得简单,代表你理解得不够透彻。”(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以及“如果你没
办法解释给六岁的孩童听,那表示你自己根本没搞懂”。(If you can't explain it
to a six year old, you don't understand it yourself.)。鼓励我们先从自身开始抓
重点并讲原则,尤其当沟通对象是一个心智尚未全开的孩子时,更需要成人清楚明白的示
范与原则让他们模仿操作与临机应变。若能聪明善用各领领域的科普与浅白说明书(
instructions、manual、user guide),有助于找出事半功倍的处事窍门、提升学习效率
,并大量缩短我们使用原始试误法(trial and error)的成本与挫折,早日迈向幸福和
谐之途。
每天早上,小威总要对于今天的外出服做一番挑选。进入盛暑的七月,穿无袖上衣配短裤
应该是一个好主意。
妈妈:“今天来穿个无袖上衣配短裤,如何?”
小威:“可以!我会自己穿。”
妈妈:“好,你在房里好好穿,我先到厨房准备早餐。”
过一会儿,小威冲到厨房门口。
小威:“妈妈,这样穿对吗?哪边是前面?”
妈妈:“你穿错面了!有扣子的在后面,你前后面穿反喽!”
小威:“那是爸爸讲的!爸爸说有扣子的在前面!”
妈妈:“我来看看。如果有扣子这边穿在前面,衣服的标签就跑到喉咙位置了,这样怪怪
的吧!”
爸爸:“我的衬衫扣子都是在胸前,所以爸爸以为有扣子都是前面。”
妈妈:“小孩的衣服设计很多种,有的扣子设计是前面、有的在后面,有的还没有扣子呢
!这样一来衣服都不知道该怎么穿了?还有些用图案、领口、布料大小的多种方法来分辨
喔。我们练习用最简单的“衣服标签”来判断,标签位置都是放在背面。这样以后小威就
可以自己判断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