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ahald (影子)
2006-05-28 02:52:24※ 引述《fondness (青苔巷)》之铭言:
: 确实是大师风范,没有这种气度而学其文字皮毛只会画虎类犬吧 :P
: 今天本想完全记录谈话内容的,但遍地珠玑捡不完,我只好记下一些
: 印象深刻的,希望有到场的板友也来分享囉!
: 1.为何走上创作之路:孤独的半人半马兽,不断向自己提问自己
: 是谁,最后,必然动身去寻找人生的秩序,踏入文学。
(手抄了点关键字,现在重组一下。)
简媜出生于50年代冬山河边尚未都市化且步调缓慢的宜兰农村,如同乡
小说家黄春明所说,走上文学是一条意外之路。像一只孤独的半人半马兽,
时常不断地向自己提问“我是谁”、“我要去哪”。有了这些质问,最后,
必然引领自己动身去寻找人生的秩序,也才踏入文学。
从文学的国度里领取一副新的骨架,一双新的眼睛,用这双新的眼去重新
衡量世界。这骨架不是父母给的。而是一种原始的欲望,所谓的(作家)第
六根手指。
会开始踏上文学这条路是因为父亲的死亡及消失,父亲在他39岁那年,
在一场车祸意外中死去。对那时13岁的简媜来说,父亲的死亡代表着原始
质朴世界的崩毁,也是她文学身分的开始。父亲在传统家庭里是象征秩序,
而如今这样的秩序瓦解了,就必须去拾捡零乱的碎片,更换与重建世界的秩
序。对简媜这13岁的女生来说,本应该在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支援里无忧
地成长,却遭到如此变故,面临人生中永远不可逆的破坏。
还记得那是农历的七月十四号中元节前夕的晚上,父亲车祸被抬回家,家
中大人一阵慌乱,没有大人有心情理会得一个13岁的女生遭逢如此处境究
竟是怎样的心情,简媜身为长女被指派拿水盆到后院井里打水,拿毛巾擦拭
父亲不住涌出的鲜血,擦了满满一盆血水就到后院倒掉。
这件事让她体悟到(1)生命的脆弱。原来生命就像乡间孩子揉死蚂蚁虫
子那样简单,人的身体也是如此脆弱,在存有的面前只是一条命。(2)人
生的无常。本来是热闹地准备中元节的牲祭,没想到才隔夜而已,红肉变白
肉,中元的供品悉数变成丧礼的仪奠也让她体会到人生的无常。
如此被迫比同龄的孩子提早懂事提早成熟,她开始问自己,我的下一步在
哪里?也因此有了描述的能力。开始向往遥远,年轻的时候向往遥远,因遥
远是一个钩,唯有它,才能把自己从苦难的现实中钩离出来,度过深蓝色的
少女时期
(好多喔! =.= 写这样好了。)
: 2.年轻的时候向往遥远,因遥远是一个钩,唯有它,才能把自己
: 从苦难的现实中钩离出来。
: 3.马奎斯说:作家写过的书都像是一头头死去的狮子。写了十六
: 七本书,就像十六七只狮子的尸体躺在过去。
: 4.在广告公司上班的时候,就像五花肉进了绞肉机,出来的时候
: 连骨头都不剩。
: 5.都市里成长的作家写都市,好比天生丽质的美女穿旗袍,十分
: 合宜;乡村里成长的作家来写,则是大男人穿旗袍,再怎么小
: 心遮掩,还是会不小心露出毛手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