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五十年来台湾女性散文

楼主: fondness (迷走他日)   2006-05-05 23:35:47
张瑞芬独自撰写的《评论篇》也评了简媜:〈语言的星图──
论简媜散文〉,页369-382。
评者的认真与诚意从她搜罗的文本即可窥知,无须多言。不过
正如同大多数的论者,几乎都注意到简媜强烈的“主题”式计
画创作倾向,然而又非常矛盾地,将成书的年代作为叙述的论
据,比方以下这段:“九0年代以降,《梦游书》、《胭脂盆地
》、《女儿红》中,结合了小说与散文形式,技巧与意念俱有
挑战性的〈梦的狼牙〉、〈寂寞像一只蚊子〉、〈背起一只黑
猫〉、〈发烧夜〉、〈在密室看海〉、〈贴身暗影〉、〈雪夜
,无尽的阅读〉最称佳作。”
我想张瑞芬是喜爱此类形式操作的简媜散文,所以在《选文篇》
就收录了两篇颇为相近的,但是〈梦的狼牙〉收录于《浮在空
中的鱼群》,此书乃1988年成书,印象里一度被收进九歌版〈
七十七年散文选》,换句话说,若以时间的断代来区隔简媜的
散文风格转变,是值得再商榷的,好比1988年的创作再怎样都
捞不到九0年代的边(引文提到的三书,不也没包括鱼群一书?)
况且认真考据,蚊子和黑猫都作于1989年,如果吹毛求疵些,
这些都不应该纳入引文叙述的时间范畴内的。又如同《天涯海
角》的创作从八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横跨十三年,如果仅仅
着眼于成书的年代而进行讨论,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更多了
既知简媜出书不以时序编理而依主题搜罗,何以实际论述无法
厘清这一点?
该书的另一明显缺点是对于文章之间的影响、系谱的认定都过
于草率,她以为《私房书》的体裁“绝类张让后来的《时光几
何》”,可是张让的书出版于1998年,而《私房书》早在1987
年就已经面市,把一本较早的作品类比于另一本较晚的,总是
不大严谨,为何不说像是尼采、叔本华的格言体,只因为不是
台湾女性散文?又说《空灵》“或许”启发了张曼娟的《爱情
,诗流域》的书写,其实当初和《空灵》同属一书系而由陈幸
蕙、曹淑娟等人写作的亦属以文佐诗的模式,又何必独推于简
媜而已?(依我看来,张曼娟该书反而更像陈幸蕙的《同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