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我的读后心得--剉冰的声音

楼主: fondness (迷走他日)   2006-05-05 22:35:49
※ 引述《apriLti (听风的歌)》之铭言:
: 艺文浪子Q的无聊男子行径在文中却赢得了K的芳心,进而促成一段姻缘。
: 是不是佳偶就不得而知了。已婚单身都会新贫P倒楣透顶的窘迫样,对比小说中
我想对简媜来说这篇仍算是散文吧,
叙述的方式亦然,毕竟连〈在密室看海〉都被收到小说选,
出书集结时还是名为散文集(《女儿红》)。
事实上,这就是有情节的散文,不过结构上不算标准的小说,
虽说文类的划分对创作者并不那么重要......
: 在这个大环境里,人与人的互动虽然频繁,却也是熟络得快,忘却的更快。
: 更常看到的是,还来不及深刻相识相知就必须相别离了。
: 而进既不得相见于左右,不如退而相忘于江湖。
: 即使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更多深沉古怪不同凡响别有趣味的东西值得去发掘,
: 但也只能默默隐于冰山之内,平常只显露出一小部份已健全社会化的触角,
: 用社会的语言沟通。这就是寂寞。没有人懂也没有人想要去懂。
: 但我们并不意图去打破这份寂寞,就像一座冰山不会轻易蠢动去接近另外一座冰山。
: 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非常高昂。
: 无力破冰的我们,只要悠悠然微笑剉冰然后呷冰解热即可。
作者的提要满重要的,冰山与冰山之间,
剉冰一铲份量虽微,但足以拉近两座冰山的距离,
我想简媜的处理如你所说:戏而不谑。
有些朦胧的部分也即是留给读者自行补白的想像空间,
你的解读我认为也颇能贴近作者的原意。 :)
当然,剉冰不只有“声音”,
也有动作、姿态......,每一小节的人物彼此若无关系,
实则环环相系(冰山隔得再远,也有漂流到互相剉冰的可能?)
印象中这种结构从1999年的〈闲闲无代志〉已经出现,
进一步的关系就有待详加考察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