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闻重贴-S2000 试驾

楼主: Pellaeon (秋风孤剑李鸿章)   2022-09-29 18:37:35
开头提示
这篇文不知是不是历史久远的缘故
排版有些混乱
我将两篇文章结合成一篇以方便阅读
故文章较长
【国内试驾】HONDA S2000
记者:Vincent、陈光立 2000-09-02
https://i.imgur.com/gd2KSSL.jpg
S2000车身造型源自95年第31届东京车展之概念车:SSM,此部概念车的设计者正是赫赫有
名的宾尼法利纳(所以S2000车身造型带有一点法拉利的味道),而且SSM亦是法利纳的得
意之作。S2000在量产化过程中仍保留SSM的雏形,其不凡的外表立即吸引全球车迷的目光

外张轮拱、向后延伸的叶子板折线和锐角头灯设计,如果以次世代的眼光评析该车,相较
于LOTUS Elise肌肉化弧形线条、M-Roadser鲨鱼鳍状进气口或者SLK附庸高雅的流线造型
等,S2000外型设计变得太过简单,甚至嗅不出它的狂爆和霸气。但就是这种俐落简洁的
表现,也让人说不出全车有何矛盾处,这点相信全球各地的车评家都不会反对,且宽扁延
伸的引擎盖上,总会反映变化多端的景物造型。眼尖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在S2000画册
或者官方推出之摄影集中,S2000引擎盖常是摄影师大作文章的重点。车尾最令人
https://i.imgur.com/OgX03fm.jpg
印象深刻的是尾灯与左右对称排气管设计,笔者喜欢以“科技和机械结合之代表徽饰”形
容。平淡素雅应该是S2000于世界一片科技化包装中的异数,要以文字描述S2000是件很特
别之经验,因为乍看该车并无特别需要强调细节可陈述,不过从任何角度望去它就是有把
握将您的视线留在那里。
https://i.imgur.com/ijQ0xuL.jpg
在座舱设计上,为了顾及驾驶者操作之便利,特别将音响及空调操作接口设计在仪表板两
侧,中控台仅剩空调出风口及音响主机(主机外还有下掀式护盖保护)。周边各控制开关
的设计,不论造型或操作方式设计得宜,容易就手,此一设计让驾驶者不需偏移视线也能
轻易控制。
https://i.imgur.com/oXsHwtr.jpg
仪表板的设计构想来自F1赛车,转速以仪表板上方的弧形液晶显示板做呈现,显示方式以
“长度”来表示,九千转以上才是红线区!车速方面以液晶数字显示,两者相互搭配下颇
有高科技的感觉。除了仪表板及其两侧的控制开关设计颇具巧思外,在仪表左下方红色的
“引擎启动按钮”,颠覆传统以钥匙发动引擎的方式,相当特别。由于S2000的设定是跑
车风格,全车没有太多奢侈的电子配备(但是海外版S2000配备定速巡航装置),内装设
计简洁并带有阳刚味,扎实又具有实用性。
https://i.imgur.com/UiRq7lY.jpg
在内装的配色及造型设计上,本田有独特的见解:环舱黑色内装是为了避免干扰驾驶者视
线;排档头使用钛金属材质,换档时可以更容易辨别位置;内装材料以软式材质为主,在
意外事故发生时,可将人员撞击伤害降至最低。音响主机的护盖也是为了隐藏主机面板,
让中控台简洁无视觉干扰。S2000令人垂涎之处是在驾驶乐趣上,所以内装以零干扰、易
操作为优先考量,由这个角度来评判,S2000的内装设计相当成功,而且使用的材质,触
摸时的手感都很棒。小型置物盒的设计,也充分利用空间,本田所投入的精神,在小细节
也面面俱到。
https://i.imgur.com/GiT5DV8.jpg
初次见到S2000,就会有一种冲动想打开引擎盖一探究竟。全新设计的代号F20C、2.0升直
4、DOHC VTEC、16V引擎,日本国内版采用压缩比11.7设定,动力输出达250hp/83000rpm
、22.2kg/7500rpm。但海外版将压缩比调降为11.0,动力输出为240hp/8300rpm、
21.2kg/7500rpm,虽然略逊一筹,但是仍有每公升120匹马力的水准,以自然进气引擎的
量产车而言,目前居于首位。车坛上唯有法拉利(360 Modenau 112匹德制马力/升)能与
之较劲。
https://i.imgur.com/v5wlRq0.jpg
至于BMW M3、Porsche 911 GT3(100匹德制马力/升)就不得不俯首称臣了。
S2000的底子非同小可,底盘采用X形骨架设计,采高刚性钢梁,结构非常粗壮。所以在
S2000双座间有一道又粗又高的阻隔,正是X形骨架设计的缘故。此外,在车身侧边也设计
了厚实的钢梁,使的车门下的门槛显得特别宽大;车底部份也有纵向的副梁,加上原有X
形骨架,形成立体结构三叉式撞击力道分散结构,如此才能确保意外事故发生时,座舱不
会变形。横向结构上也设计了一道钢梁,当座进S2000后,就会发现地毯上多了一道横向
隆起物,正是此钢梁的位置。座舱在重重钢梁包围之下,上车前需高抬贵脚,跨过高高的
门槛后,一坐上那质感优异的筒型皮椅,就有一种身陷其中的包覆感。试想:当驾驭
S2000畅快奔驰之际,其X形骨架的高度与驾驶者腰部同高,车侧钢梁与座椅面同高,此等
扎实感受是其它敞篷车无法相比的。
https://i.imgur.com/HAXuNcl.jpg
长车头短车尾设计的FR正统布局,将四缸F20C引擎纵置引擎室中,近似中置的车体配重造
就前后“50:50”的完美格局,极尽所能诠释赛车的设计手法,笔者可以果断的形容
S2000是部非常赛车的新生代敞篷跑车,感谢开顶的敞篷设计,除了让笔者饱受路人的注
目礼外,也能够全程聆听引擎室里呼啸的八千转嘶吼,自然进气之精髓表现就在这一气呵
成的加速反应里,超短的排档行程、略微重脚的离合器与密集的踏板设计,握感扎实的方
向盘,乘坐于S2000中即使尚未发动引擎也是一种感动,这种微妙的满足感久违了!自前
年驾驶RENAULT Spider后,虽然也陆续接触过一些高性能车种,但那种迎风呼啸之加速感
与接近赛车般操作接口配置,却在近几年上市的车辆中消失殆尽,如今在S2000身上又再
度浮现出来,我想对于追寻真跑车定义车迷来说,S2000无疑是份大礼。
如前所述,虽然两百四十匹马力已经不算稀奇,但从进入S2000座舱中之情绪转折,却是
市场同级对手之最,若您将它视为一部拉风时髦的高性能敞篷车可是大错特错,因为他所
赋与驾驶者的竟是“一级方程式赛车模拟场景”,此话怎说?从其数位仪表显示到低伸驾
驶视野,以及被密实包覆的驾驶环境,您不妨取一张F-1赛车座舱照片来比对,答案是否
揭晓?!正如台湾南阳实业表示,S2000其实就是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市售缩小版,
https://i.imgur.com/bxnrjIO.jpg
从驾驶层面可体验如MR赛车的操控表现,动辄窜向一万转速的加速表现,再在证明以自然
进气科技著称的本田,就是拥有打造赛车的功力,F-1六连霸冠军头衔亦是因此而来。
驾驶席左侧的红色按钮是启动F20C引擎的钥匙,转动钥匙踩下离合器再按下启动钮的动作
,就已将气氛营造到高潮,之前曾听国外媒体评价HONDA这种设计乃画蛇添足行为,但在
笔者操作过程中却对这种设计感到有趣,我想…不必用这种严肃态度看待吧!驾驶S2000
应该是种“艺术”而非机械化运动。
https://i.imgur.com/CpZXTHW.jpg
S2000坐姿相当低,若不熟悉驾驶跑车或改装赛车椅的人也许感到突兀,实则不然。这种
充分掌握路感、转向的驾驶座设计,正是玩家在高速激烈行驶下判断的依据。皮质三幅方
向盘握感极佳,至于转向为迁就一定实用性,并没有那种切弯自如的犀利感,但终究此为
市售车种,保有相当的动力辅助还是很重要的,这也是笔者在试驾当日于淡水塞入车阵中
的保命工具,
在公路上行驶随转速换档,档位排列精确、行程短,让驾驶人右手不需花太多时间即可入
档,尤其在高速入弯时搭配配置密集的金属踏板,驾驶人可瞬间完成“减速、退档”动作
切入,而FR配置与前后双A臂驱动底盘设定,为S2000带来最佳化的操控表现,乍听FR会让
人联想到过度转向一词。有拜高科技成就驱动艺术,
https://i.imgur.com/gnFYFCH.jpg
S2000在装上LSD后转向修饰得颇为中性,驾驶者想要尝试高技巧性的甩尾入弯,必须搭配
车体动态惯性和适时的大脚油门才能办到,否则在高速入弯时车头还是会乖乖地照您吩咐
指向出弯点,并不会肆意地如大马力FR车般难以驾驭。
而加速过程中为S2000重头好戏,240匹最大马力并非浪得虚名!衔接绵密的六速手排可让
换档变成游戏,密齿比加上轻量化飞轮、高钢性传动轴,S2000随着转速上升、VTEC作动
开始爆发扭力,咆哮的高转速声浪不决于耳,驾驶S2000最期待的就是这一刻,冲刺中彷
彿有种驾驭赛车的满足感,这就是其魅力所在。评价总有正负之分,不讳言高输出自然进
气引擎总需要大排气量辅助,S2000的2.0排气量使该车在中低速域时表现过于冷场,一档
时速约六十、二档速度即可破百,为了保持一定的扭力表现,笔者必须在一二档间游走,
市区中等待七千转的时机相当漫长,也因此在时间有限状况下,笔者当日并未和四档以后
打过招呼,眼看者金属排档头上的六档字样,心中倒是有几分失落感。
https://i.imgur.com/vqQ56cy.jpg
HONDA S2000推出已有一段时日,这次台湾地区一次拿到了二十五辆配额,对于台湾车迷
来说无疑为一大喜讯。而国外针对这东方娇客也作了一番剖析,在它同级对手中就包括了
PORSCHE Boxster(S)、LOTUS Elise、MERCEDES SLK 320、TVR Griffith、BMW
M-Roadster…等,或许以品牌血统论述S2000还没有这些欧洲车来得高贵,不过在德国以
本身高科技沾沾自喜、意大利浪漫以及英国人过于保守等潜在问题作祟,亚洲的日本可以
开发出这样一部纯正的FR高性能跑车,并受到全球车坛的注目实属不易,相信在未来几年
中,以日本车厂这几年的表现,仍会在车坛中发表一款又一款的钜作。
https://i.imgur.com/3crWQsw.jpg
S2000台湾地区售价为207万台币,竞争对手有BMW Z3、M-Benz SLK、Audi TT Roadster等
3款敞篷车型。
在车坛上,敞篷车拥有电动或可拆式硬顶已是时势所趋,S2000也不例外。Honda新设计的
S2000专用硬顶重量只有20公斤,与车身连结处共有前方及侧边共四个接点,车顶采用柔
软材质,具有保护头部的作用。在日本更酷的是S2000 Type V车型,采用VGS(可变齿比
转向机构)设计,需要路边停车时,小幅度转动方向盘就能得到足够的转向。当行驶时,
系统会自动感应车速,调整转向齿轮比,让方向盘的转向带动比例随车速而降低,方向盘
的操作上,不论是高速或低速都不需大幅转动,增加操控灵活性。Type V在操控性能上也
有所提升,包括专属避震器、防倾杆、铝圈、LSD、方向盘VGS式样外缘,驾驶乐趣再度提
升。
https://i.imgur.com/ijQ0xuL.jpg
心得:
22年前的新车试驾心得
跟我从身边车友身上听到得差不多
简而言之 就是上下限差距极大
会开的神挡杀神 即便在如今的山路与赛道上
S2000仍是非常神猛的比赛机器
不会开的.....可能都已经填海了
这也印证在跑山的经验上
我遇到的S2000虽然数量较为稀少
但每个都是鬼神等级的技术
只能说 应该算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某位车友曾说
不是开S2000的技术都很好
而是技术不好的S2000车主都已经撞死了
而外观设计 内装质感 在22年前的今天看来
仍然是非常酷炫帅气的
不得不感叹一代神车 后继无人 实在可惜
作者: ARodGodlike   2021-09-12 21:02:00
上次强者我朋友也是去搭讪一个面包店的女员工 结果就
作者: Boyzone (Boyzone)   2021-09-12 21:03:00
射了
作者: ARodGodlike   2021-09-12 21:03:00
被打枪了 不过他还是不死心 等到那女员工下班准备跟她
作者: david7796 (待领养的大猫)   2021-09-12 21:04:00
说妳好 我爸爸是连战
作者: ARodGodlike   2021-09-12 21:04:00
要电话号码 本来以为这次一定会成功 谁知道突然跑出
作者: ding0725 (塔斯汀哥)   2021-09-12 21:05:00
一根巨屌
作者: justin332805 (拍谢挖某营)   2022-09-29 18:51:00
在台湾 一个礼拜就能少两台S2000https://youtu.be/OqrfRRIuRfQ不知道上新闻的这两台后面有没有修好就是了蓝色那台看起来只要修车头而已
作者: HeartBreaker (</3)   2022-09-29 20:28:00
22年前的设计还不下现在的新车设计
作者: ecnecsinimer (ecnecsinimer)   2022-09-29 22:20:00
中堂大人有够会写
作者: lingling0000 (少一个插座 很不方便)   2022-09-30 21:57:00
这外型摆到现在还是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