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英国金融时报社论-大众过度押宝押宝中国,面临困局

楼主: yamatobar (747-8I)   2022-04-14 16:27:30
https://reurl.cc/ZrRLNM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后,大众、奔驰及宝马(BMW)停止在俄国的销售;对德国汽车
业3巨头而言,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困难——去年3家车厂在俄销量不到30万辆,只是它们全
球销售1千3百万辆的一小部分。
然而,三家车厂的董事会还是犹豫了一下。一位车厂顾问透露,高层不免联想到,如果类
似情况是发生在销售额占其3分之1以上的中国,又当如何?这位顾问说:“那就近乎生存
危机了。”
这对全球第二大车商大众汽车尤其如此。大众在欧洲约拥50万名员工,在柏林以西的沃尔
夫斯堡(Wolfsburg)有欧陆最大汽车厂,但就收入和利润而言,大众更近似中国汽车厂
,而不是德国车厂。
每年逾半净利润 来自中国
大众是近40年前第一家前往中国制造汽车的外商,年净利润至少一半依赖中国——确切数
字不详。2021年,大众汽车——或是说由旗下奥迪、保时捷和斯柯达制造的“大众汽车”
,在中国每9.5秒就销售一辆。大众中国负责人沃伦斯坦(Stephan Wöllenstein)说,
多年来大众在中国“被视为德商的代名词”。
即使在俄国攻打乌克兰前,大众就担心新上任的德国联合政府可能危及大众在中国的利益
。德国总理萧兹已发出外交政策转向的信号,德中双边关系令人忧心。去年底,还未上任
的外长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明确表示,在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打交道时,她
会与前任不同。贝尔博克称中国政府为“威权政权”,抨击其在新疆有强迫劳动的行为。
在立陶宛给予台湾实质承认触怒北京之后,德国汽车供应商大陆集团与海拉在立陶宛工厂
生产的产品在中国港口被扣。大众一名高层表示:“看见中国如何回应立陶宛,德国大企
业很担心。”乌克兰战争若引起全球对中国强烈反弹,大众处境可能更加困难。
德国社民党主席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向《明镜》周刊表示:“我不希望未来十年
我们在中国也面临类似的情况,我们必须大幅减少对威权国家的依赖,从俄罗斯的能源供
应上我们已经看清此点。对中国,现在就应开始。”
引进亚裔主管 抢救电动车市占
大众执行长迪斯(Herbert Diess)承认他们在北京的确不似从前,去年他就坦承:“中
国可能不需要大众,但大众非常需要中国。”大众是1980年代初期北京放宽外国投资后,
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用当时的执行长哈恩(Carl Hahn)的话说,中国迅速成为福
斯“全球扩张的发动机”。大众的桑塔纳是十年来中国最畅销的汽车,之后捷达车款是第
一。除了2005年、2015年小幅下降外,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每年都稳步增长,2018年更
创纪录售出410万辆。
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大众靠在中国的营运保命;2015年废气排放造假丑闻超过3百亿美
元的赔偿费,也因中国的获利而有着落;2020年初中国经济反弹,也缓解了大众因疫情导
致欧美关厂的冲击。不过,2021年中国整体车市成长4%,而大众却衰退了14%,仅售出330
万辆。
对于大众来说,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旗舰电动车的中国销量不如预期。去年,大众在中国
仅售出ID系列电动车七万辆,远低于8万至10万辆的目标。大众砸下数10亿美元在中国发
展电动车,但却面临五菱等国产廉价电动车的激烈竞争,以及蔚来、小鹏和特斯拉等高端
车的强攻。在传统汽车市场居领导地位的大众,去年甚至没有挤进中国电动车排行榜的前
十名之列。
芯片短缺限制了整个汽车产业的雄心。尽管电动车是大众的优先项目,沃伦斯坦说:“由
于供应瓶颈,大众在中国最新电动车上约有两万辆的缺口。”然而,大众的管理人承认产
品也有问题,尤其是车载软件,一开始缺乏整合中国流行的社交媒体和微信等应用程式的
能力。对于中国电动车购买者来说,汽车咨询公司ZoZoGo的邓恩(Michael Dunne)说:
“这与操控、煞车、加速无关;有关的是车的网络连接有多好,而大众车却落后了。”
在德国隔空经营,对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业务可能不利。沃伦斯坦表示,大众从善如流,现
在中国新软件部门的负责人主要是亚裔,不再坚持德国的专业是大众全球成功关键,坦承
从德国沃尔夫斯堡出发,并不能自动满足世界各地客户的口味,在地人才也十分重要。
迪斯承认,经过数十年的称霸,大众必须重塑中国业务。他说:“我们是一个值得信赖的
品牌,但却是一个保守的品牌,以你父母驾驶的汽车而闻名;我们正在变身,我们会留在
中国,我们要创新……。”
前总理梅克尔时代,德国支持西方与中国紧密经济交往可将中国引向政治变革的想法,“
通过贸易启动变革”是它一个核心观点。然而,政治潮流不断在变。近年随着华盛顿和北
京之间日益紧张,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存变得复杂;如今,乌克兰战争更导致与俄罗斯的
经济和商业联系戞然而止。
执行长:摆脱威权国家不务实
迪斯为大众继续与中国的经济接触提出的理由是:它带来了生活水准的改善。他说:“我
们都知道,铁幕世界里中国对外关闭,生活不理想。开放后,许许多多人摆脱了贫穷。”
柏林新政府上任时,对大众的关注集中在新疆。2013年,大众响应中国大西部投资的政策
,在新疆设置工厂。近几年,中国则被控在新疆侵犯人权,迫使一百万维吾尔人做奴工或
被拘留。在二战期间也有利用奴工纪录的大众,一直坚持它的乌鲁木齐工厂没有侵犯人权
。该厂雇用了大约650人,所有员工都与大众直接签约,标准与大众营运的其他中国厂相
同。
迪斯说:“德国政府提出这个问题后,还认为中国人会对我们历来所给予心存感激,或是
公司可以免受任何外交后果,是不现实的。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我们在那里做生意,我们
赚了几十亿。”
在威权国家投资的相关辩论,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成为热门话题,也引起世人对中国可
能通过军事手段控制台湾的关注。中国若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更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抵
制与要求退出中国市场。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本纳(Thorsten Benner)说:“德国企业应该借镜俄罗斯
的事例,从中不难看出对考虑用军力接管另一领土的威权主义大国进行投资,风险有多大
。”他指出:“习近平的作为促使德国的中国政策必须更加务实,让我们觉悟梅克尔政府
的亲中政策及相信中国正在开放,其实是错的。”
不过,迪斯认为,主张跨国公司应摆脱威权国家并不务实,“我们若把业务局限在占世界
人口约7至9%(而且比率持续萎缩)的成熟民主国家,那么,显然汽车制造商就缺乏可行
的商业模式”。
大众坚信 中国是最大成长市场
大众汽车内部人士希望俄乌战争会让德国政府把焦点从中国移开。沃伦斯坦说,“你永远
不知道”北京会如何回应德国官员的批评;但他也表示,目前大众在中国仍享有“优惠待
遇”。他说,外国汽车制造商中,唯有大众被允许在安徽建造第三厂,并持有多数股权,
显示“中国政府对大众汽车集团的特殊信任”。
在紧张的政治局势中,大众指称其在中国的业务已有回春迹象,目前每月在中国销售1万5
千辆电动汽车,年销量有望超过14万辆的目标。未来数月的软件更新,也将为中国的驾驶
人弥补缺失。大众已为ID电动车系列在大城市的大型商场打造120个展厅,希望年中扩大
到约两百间。
但邓恩说,随着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大众过去几十年在中国扩张的战略
已不可恃,他说:“这是第一次不清楚大众增加产能是否会起作用。”迪斯不同意。他说
:“我仍然认为这是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是历来最大的成长市场。”他指出,
大众在中国的市场占比仍然是其竞争对手的两倍。
即使在大众竞争对手当仁不让之下,市场也有足够的扩张空间。中国每千人约两百人拥有
汽车(欧洲为每千人有650辆),大众负责人认为,值得放胆在中国做生意。迪斯说:“
如果不立足中国,你就有问题;在中国,你就有机会。
作者: cuteyuyu1130 (cuteyuyu1130)   2022-04-14 22:26:00
台湾自己就靠赚人民币在支撑的,德国人真的多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