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盘的客观评价
K&C算是评估底盘悬吊的一个重要指标
K是Kinematics,悬吊机构运动特性
C是Compliance,柔顺性,考虑杆件、衬套等变形行为
一般会透过台架试验取得车辆K&C
AB Dynamics的 SPMM 5000
https://i.imgur.com/LVEIgRc.jpg
官网介绍
https://reurl.cc/GbZRzp
影片介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xbMSgbqoU
The SPMM 5000e from AB Dynamics is a class-leading vehicle Kinematics and
Compliance (K&C) test machine designed by suspension engineers for use by
suspension engineers.
SPMM是Suspension Parameter Measurement Machine的缩写
MTS的Kinematic & Compliance (K&C) Deflection Measurement Systems
官网介绍
https://reurl.cc/Ok73b3
影片介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cB2vNM2SQ
上述两家是市占大宗
能执行完整K&C试验台架造价大概接近台币亿的等级
再来谈谈如何取得底盘悬吊特性
0. 车辆整备要求
https://i.imgur.com/7FvNB7I.jpg
(1) 空车满油
(2) 原厂标示胎压
(3) 座椅前后位置要调整在中间、上下位置要调整在中间
之所以这么多原则,主要目的是希望在同标准、相同客观条件下试验
1. 车外仪器架设
(1) 底盘夹持Pad:底盘座标位置
(2) 拉线式位移计:轮心座标位置
(3) 轮胎触地Pad,确认轮胎压地的座标位置
透过1和2相对位置,得到悬吊机构(衬套)特性
透过2和3相对位置,确认轮胎情况
2. 车内仪器架设
(1) 煞车:测试状态有分引擎是否发动,以及煞车是否有踩踏
https://i.imgur.com/d6qmNma.jpg
(2) 转向:控方向盘转角
https://i.imgur.com/aEWl3Fi.jpg
3. 量测项目
(1) Standard Kinematics: bounce, roll
车辆的上下跳动、侧倾
https://i.imgur.com/05znnYm.jpg
https://i.imgur.com/FqkYx5x.jpg
(2) Steering Kinematics:
转向几何、有侧倾下的转向几何
(3) Lateral Compliance: in phase, anti-phase
侧向的柔顺性
https://i.imgur.com/E6zCvCB.jpg
(4) Aligning Torque Compliance
https://i.imgur.com/NhRBXBe.jpg
(5) Longitudinal Compliance: braking / traction
纵向柔顺性,分有无动力(轮心可转动)
https://i.imgur.com/szg7iDu.jpg
https://i.imgur.com/nOweKYZ.jpg
4. 量测结果
根据各项目量测,得到受力、位移、角度等关系输出曲线关系
例如:
垂直向位移 & 垂直向负载
https://i.imgur.com/dYVcikQ.jpg
纵向位移 & 纵向负载
https://i.imgur.com/6KRzl7A.png
转向几何介于阿克曼与平行轴中间
https://i.imgur.com/RNbaqLa.jpg
一份完整的K&C报告大概会有几百条曲线
有经验的底盘工程师能根据上述大致确认这款车的底盘特性
而车厂开发一款新车
在最初的车辆目标设定阶段,会针对竞争对手进行benchmark
上台架量测K&C就是一个客观评估车辆底盘悬吊的方法
(benchmark做的最详细的听说是现代汽车)
当然除了台架试验外
还会有一些赛道(on-track量测),例如:
(1) constant radius
(2) frequency response
(3) on center
(4) swept steer
最后来聊聊主观评价
底盘主观评价也是有分很多项目
即使是人体感受的主观评价
也会尽可能把要比较的项目要定义清楚,这样比较起来才有意义
https://i.imgur.com/hUyA4KB.jpg
NVH、乘坐舒适性、车辆稳定侧倾抑制、煞车、转向响应/置中特性
https://i.imgur.com/Tlkkmvx.jpg
而再更细一点,光转向又能再分成数项
常用1~10的评分方式,基准是5或6分有点忘了
大部分的车各项评分通常在5~7之间,不会出现太极端的情况
价格带在接近范围的同类型车款
很难有A车款在所有项目评价都全面胜过B车款的现象
毕竟项目太广了
要看车厂愿意花心力投入着重在哪一部分
底盘调性设定最终还是看车款定位,而这定位就是以目标客群导向
用日系、欧系来概述区分是一个很搞笑的行为.....
※ 引述《QmaxQ (行动代号185)》之铭言:
: 身边不少人的观念都是:
: 欧系车底盘比较硬朗、开起来操控比较好
: 日系车底盘偏软跟晃、坐起来比较舒服
: 但我觉得这观念以前或许正确,现在来看不太对了吧?
: 超跑跟神级跑车GTR、NSX就不拿出来说了
: 但除了那两台之外其他日本车底盘现在来说也进步很多,不一定会比欧系车差了
: 像Lexus房车以前晃得像船,现在新款的扎实度也很够,开起来也有一定Q度
: SUV来说底盘比较好的拉力双雄,三菱日蚀跟速霸陆森林人底盘也绝对不输欧系车
: 甚至日蚀还有S-AWC跟AYC、森林人也有当家SAWD
: 同级欧系车KUGA和Karoq底盘会比较好?我也是打一个大问号
: 觉得底盘好坏应该不能再用欧系、日系来分
: 就像加98还是95,用压缩比来看也不正确了
: 还是其实普遍来说,欧系车底盘就是会比较强?
作者:
yytseng (yytseng)
2021-09-07 10:29:00看钱大文学习了对了这个结果有那里可以查吗?还是不公开?
作者:
Aqqqa (Aqqqa)
2021-09-07 10:30:00推
作者: cca1109 2021-09-07 10:30:00
推打脸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21-09-07 10:32:00结构跟量化,亚洲玩不起
作者:
aal (生态小尖兵)
2021-09-07 10:36:00好文,品质就是反应在价格上
作者:
morrishh (努力~☻~♬~♪)
2021-09-07 10:41:00就看成本想要花在哪个点上有科学依据标准化测试总比用关门声来判断好多了
作者:
aal (生态小尖兵)
2021-09-07 10:47:00亚洲怎么可能玩不起,都买下沃尔沃了,还成为奔驰最大股东,
推 欧系日系的区分真的很搞笑当然能理解这种情节 这是很难免 不过真的用在讨论上就会显得非常偏颇
作者:
D49361128 (Kevin_Lin)
2021-09-07 11:23:00推
作者:
hamed (hamed)
2021-09-07 11:24:00很专业没错,但是因为不公开资料,对于一般民众还是无法透过这些资料来分辨底盘好坏。还是只能依赖车飘不飘、侧倾、转向感觉之类的
作者: NKAC 2021-09-07 11:41:00
太专业了
作者:
chi17 (米虫就是米虫)
2021-09-07 12:14:00就算公开几百条曲线大家也是依喜好随意解读啊XD
作者:
angrycat (angrycat)
2021-09-07 12:16:00推专业文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21-09-07 12:19:00车门声也是有科学,考虑车室气密,扣件契合性,抑震,安全。
作者: sheepsevil (sheeps) 2021-09-07 12:46:00
专业 推!
作者:
YOLO123 (YOLO)
2021-09-07 13:32:00推专业
作者:
kazami (高处不胜寒)
2021-09-07 13:51:00推专业
作者:
dashi (谢谢 多虾 按仔细)
2021-09-07 20:57:00钱大专业文必推!
作者: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21-09-07 21:05:00虽然玄学很重要(?),但是钱大专业文必须推
作者:
LexusNo1 (LexusNo1)
2021-09-07 22:16:00太专业了,不过心灵操控粉看不下去,欧洲车操控就是好!
作者:
illidan7 (mind set)
2021-09-07 22:35:00欧系车就是这样虚幻赚台湾钱
作者:
limulus (哈库那马他他)
2021-09-07 23:05:00推专业文,车厂就是靠这些来赚钱的,当然不会公开
戳到欧洲车主整天以为洋人东西就比较好的种族自卑心理数据直接证实台湾人的心灵操控马力
作者: oxoxx (oxoxx) 2021-09-08 07:32:00
买T牌就不用想操控了啦,买的人有期待?
作者:
ahoyhoy (南柯一梦)
2021-09-08 10:52:00专业推
作者:
m95100 (海滩裤)
2021-09-08 14:35:00科学量化有标准有系统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