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
https://bit.ly/3kyNrwG
〔记者林菁桦/台北报导〕电动车发展速度与基础充电设施是否普及有高度相关,台电
发现,许多住户现况多会直接装设慢充型的充电桩,当电动车数量变多,又同时充电,
会有超载并引发跳电的疑虑,因此,建议社区可专设一户,不仅可申请快充型充电桩,
也能确保社区供电稳定。
过去,屡传社区管委会怕电动车太耗电、电费难记算等,与电动车主因设置充电桩发生
摩擦,甚至有民众整理全国不同意充电桩社区名单,俨然已是电动车车主的购屋重要参
考指标之一。
台湾地狭人稠,北部住家型态多是公寓、华厦等大社区,充电桩装设争议与乱象也多源
自于此。根据台电了解,国内住户多会在自己的电表后拉线,设置慢充型充电桩,现在
电动车数量还不多,用电可以承受,不过,一旦上百户住户的社区若都汰换成电动车,
同时充电的后果恐是超载跳电,冲击整个社区用电安全。
户数多社区 台电建议专设一户
对此,台电建议,户数众多的社区可“专设一户”,就能专供大楼充电设施用电,且有
利电缆线架规划,也方便未来扩增充电设施;至于社区担忧的计费问题,台电指出,专
户的电表会独立计算电费,与社区的公共电力区隔,社区也能与车主协商,设计一套收
费制度,且若导入能源管理,安排离峰充电等,反而能赚钱。
不过,设置充电桩的价格也不便宜,台电以双北地区估算,大楼住户分摊,每户约要出
资五至六万元,若是独栋单一住户设置也需要五至十万元;但各地方政府鼓励设置充电
桩,也祭出相关补助,台北市的补助上限为十至二十万元,如果有搭配绿能屋顶设施,
最高补助为三百万元,而新北市补助上限为十至三十万元。
至于有社区担忧电动车耗能问题,台电也说,其实只要依规定请台电评估,可申请扩充
供电设备容量,并不会危害社区用电安全。
心得:
其实现在电动车推广碰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充电桩安装,倒不是前面那篇提到的电费问题
(尖峰离峰时间实在差不了多少钱),如果政府真的有打算推广电动车,这篇新闻台电
的建议做法可以参考看看,例如:100户以内的社区安装一支公用快充,100-200户两支
,依此类推,要充电的住户需跟保全登记,纪录联络方式跟充电量,以便收费跟充满电
时通知移回自己私人车位,如此可以避免电车普及后影响社区整体用电负载,同时也可
以便于管理避免纷争;安装费用方面由政府补助一半,另外一半由电车住户分摊,后续
有加入的新电车车主再缴纳费用作为维修保养基金,使用者付费,不影响非电车住户的
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