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 LUXGEN S5 GT 只有车名很GT(文长注意)

楼主: louie83279 (永遠不準的先知)   2020-10-19 16:51:07
https://imgur.com/TkvMN1g.jpg
众所皆知,纳智杰的旗下车款改款更新的周期长到吓人,先不说U7 M7两台元老级车款到
今天仍然持续贩售未改款,这台S5 GT本质上从2012年以LUXGEN 5 SEDAN之名上市至今,
也没有经过任何比较大规模的改动,就这样一路至今八年悠悠地过了。这八年S5就算没有
大改款,但一些小规模的更动姑且还是有在进行,比如说最早是1.8 2.0双动力并行,中
间还推出过手排款,2015年经过ECO HYPER小改款后动力有着不小的提升,但肉眼可见的
设计多数仍维持原样。又过了四年,垂垂老矣的S5仍然等不到大改款,只能以原有的架构
继续小改,以GT和GT225之名继续贩售。
八年,正常来说已经可以让一个车系经历一次大改款加上一次小改款,而S5在这样的环境
下只能继续以小改款以拖待变。当然这跟市场销售结构的改变,和S5,乃至于整个纳智杰
品牌欲振乏力的销售状况拖不了关系。在2020年的当下,中型四门轿车已经逐渐脱离主要
购车潮流,被SUV车款压缩生存空间非常严重,S5问世至今已久,既无亮眼的销售表现,
纳智杰本身的经营状况也非十分理想,大改款自然是不用想,还投入资源帮S5续命已经很
令人意外。
https://imgur.com/4zYyCMf.jpg
https://imgur.com/UPy4X31.jpg
再回头看看这台S5 GT,原厂在小改款时为S5 GT重新定位为一台四门轿跑,但说实话我不
明白意义何在。看看他的定价69-76万,这个区间的消费者有多在乎自己买的究竟是一台
四门房车,还是一台四门轿跑?光从商品定位就不太明白纳智杰在规划小改款时,计画书
上到底写了什么。一台好端端的轿车不会因为你喊喊,就突然变成轿跑了,而且从外观来
说,虽然不特别难看,但我实在很难找到S5 GT跟四门轿跑这个名词有何关系。
https://imgur.com/MQfcEyn.jpg
轮胎尺寸215/50 R17,配胎只选用了舒适取向的玛吉斯WAITZ MS800,对应超过200匹马力
的S5 GT尚且够用,就山路上的过弯抓地力差了点。
https://imgur.com/lsNWnK9.jpg
https://imgur.com/R5nKB2y.jpg
八年过了,S5的内装陈设真的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中控台的萤幕放大到12吋的触控式,
把音响与空调整合,其他的设计大多维持刚推出时的设计。这样的转变有没有意义我想见
仁见智,但内饰板之间的公差倒是八年如一日的大。
https://imgur.com/nDzRSmo.jpg
古色古香,毫无改变的三辐式方向盘,对应稍微带点性能色彩的车型定位,这样的方向盘
显得相当突兀。方向盘仅可上下调整,两侧的快捷键面积小但还算好按,包覆方向盘的皮
质材料做工很一般,还有点黏手。
https://imgur.com/nDGxYKV.jpg
同样是相当古色古香,上次看到已经是不知道多久以前的”数位”仪表板,经过八年还是
继续留在S5上,以2020年的水平已经非常过时,不禁令我发笑。
https://imgur.com/Iy0HSIm.jpg
跟URX上差不多的12吋萤幕,空调与音响功能全数整合进这台萤幕中。但也只是面积很大
,实际使用仍然发现诸多不便,先不说他触控反应相当迟钝,行驶过程中这块萤幕白天反
光相当严重,有的时候几乎半个画面都看不见了。资料读取不顺,操作卡顿,反应迟缓,
按键按压感松散,功能以萤幕大小来说过于寒酸,当初在试驾URX时那台主机上发现的问
题,在S5这台通通都有。
嗯……原来车机的缺点真的会一脉相传,旧车型上已有的缺点原封不动带到新车型上,纳
智杰有多懒得强化自己车上的电子设备啊。车美式最起码好拆好换,市面上各种2DIN车机
随你挑,这台12吋的家伙根本动都动不了,拆也拆不动,换也不能换因为没有替代品,空
调还跟他绑在一起,强迫你得吞下这台过时的电子产品。不过购入纳智杰的勇者,都捏著
OO买下这台车,车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也不构成障碍吧?
https://imgur.com/uVBVGGC.jpg
排档头造型相当奇特的排档座,档位还算是清楚,后方有电子手煞车开关但没有配备
Autohold。
https://imgur.com/iayJUt2.jpg
虽然S5 GT车名带有GT,这张前座椅可几乎没性能味。椅背厚度相当厚发泡绵也偏软,但
座椅本身包覆性相当薄弱,椅背的两侧蝴蝶翼无法支撑住驾驶的身体,椅垫的两侧也没办
法减少大腿的侧向滑动。不说我还以为是NISSAN车款才会出现的座椅设定,没想到居然是
一台带有性能色彩的四门跑房车的标配座椅,太过舒适取向的座椅设定让驾驶的操驾信心
打些折扣。
https://imgur.com/rohiqda.jpg
打开这个置物空间,一时之间我搞不懂这是什么机构,那个圆洞当杯架好像太小,另外一
边似乎也能当杯架,但只有一半的圆形支撑,这要如何使用。直到我挖一些开箱文,才惊
觉这真的是置杯架,独一无二空前绝后的诡异设计。先看左边的圆形凹槽,当杯架洞口偏
小又过浅,宝特瓶都不见得能塞进去。如果不幸无法塞进这个圆形凹槽,右半边也没办法
帮到你,只有半边支撑放进去也是等著倒掉,也就是说,这个置杯空间设计颇为鸡肋,能
放进去的饮料限制很多,最后还是乖乖塞门边比较安全,这个空间放点杂物就好。
https://imgur.com/LJlRJgT.jpg
https://imgur.com/qeed925.jpg
后座表现中规中矩,空间表现大概是一般中型房车的平均水准,不会过于侷促,头部膝部
空间都还有一定伸展幅度。座椅设计也还算可以,椅垫长度稍短影响到大腿支撑性,头枕
尺寸过大,在后视镜里遮挡掉太多视线。
https://imgur.com/rNxlx8J.jpg
https://imgur.com/kbBI2Py.jpg
动力单元与之前测试过的URX相同,都是经过TOMEI ENGINE重新调教过的四缸涡轮增压引
擎,数据如下:
最大马力:205ps/5200rpm
最大扭力:32.6kgm/2000~4000rpm
变速箱系统:AISIN六速手自排变速箱
前悬吊系统:独立麦花臣式
后悬吊系统:扭力杆拖曳臂式
油耗值:市区油耗:8.54KM/L
高速油耗:16.66KM/L
平均:12.3KM/L
虽然跟URX是同样的动力单元,但两者之间除了动力输出数据上有些许的不同,实际驾驶
中可以发现,两者的动态调教也有所不同。URX比较偏向低中速轻快的加速反应,兼顾舒
适性与足够的动力输出。而S5就不走这种中庸路线,通常我们提到国产中型房车,性能取
向的车款一直不是市场的主流路线,最近几年比较有销量的性能国产房车,不外乎就是
HYUNDAI的ELANTRA SPORT(但也快停产了),最近上市的FOCUS 4D ST-LINE LOMMEL以 180
匹左右的水准勉强算得上。
S5 GT的205匹马力 32.6公斤米的动力表现,确实不是写好看的,如果你可以忽视掉除了
加速表现以外的其他环节,这台车踩起来算是相当够力。在任何你需要动力的时候,比如
:高速公路超车或山路爬坡,这台车都可以提供你需要的POWER,以国产车来说这样的性能
表现是很难得的。当然,开车不可能像我前面说的忽视掉加速以外的东西,车辆整体的平
衡感与协调性也是影响驾驶人体验很重要的因素。
就好比这台车搭配的六速自排变速箱,行驶时总是让我感到一种很奇妙的不协调感,好像
引擎跟变速箱是各自独立运动的个体,两者一直没办法取得很好的平衡。特别在山路爬坡
,纵使这台车有着相当饱满的动力输出,但变速箱电脑的逻辑相当保守,明明出弯补油再
加速是最需要降档拉转拼扭力的场合,但S5 GT的变速箱即使在我深踩油门时,降档的讯
号大概整整慢了三拍。D档过于保守的设定,还不如直接用换档拨片在进弯前把档位降够
,出弯才不会被变速箱要降不降卡住。
讲到换档拨片又更神奇,通常车辆搭载换档拨片时,即使在D档也可以直接降档,但S5 GT
的换档拨片在D档时完全无法使用,要用拨片降档一定得将档位切到M模式,虽然只是多一
步骤,但就是觉得多此一举,换档拨片在使用上的方便性都不存在了。
实际在山路测试这台车,很快的发现到S5 GT居然在山路上显得捉襟见肘,大马力虽然对
上坡加速有明显帮助,但山路直线少且短,能够完全发挥这台车动力的场合并不多(涡轮
迟滞也有些打折)。S5 GT只升级了动力单元,其他部件却没跟着动力升级到合乎水准的表
现,才是让这台车难以在山路施展的问题。悬吊系统的设定还是照一般家用房车强调舒适
的方向调整,过弯时行程长,支撑性比较不足的悬吊系统,让车身的侧倾还是很明显。
同时煞车系统也不足以对应超过200匹马力的输出,煞车踏板踩踏脚感空洞,煞车制动性
与力道稍微扛不住,有时候让我踩起来觉得怕怕的。而这台车配备的玛吉斯WAITZ MS800
舒适胎,侧向抓地力在山路上行驶真的不太够用,带一点速度进弯就开始推头,不得不把
进弯速度再放慢。
S5 GT贵为一台(自称的)四门轿跑,纯粹看动力输出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提到除
了动力以外的操驾过程,我会对GT这两个字打上很大的问号。想像一下,如果你把一颗原
装于EVO的4G63引擎,直接换装于一般版LANCER上,然后不做任何车辆结构上的升级,这
会是一台多么怪异的车。S5 GT的概念就很接近这样,明明已经塞了一颗调教到超过200匹
马力的四缸涡轮引擎,纳智杰却几乎没有在其他地方做点升级,悬吊,煞车,转向系统,
车内部品,甚至是最简单的轮胎,都还停留在一般家庭用房车的设计水准。整趟路开下来
,S5 GT跑山路还真的蛮卡的,转向手感沉指向性也不明确,悬吊软煞车力道不够,轮胎
等级低抓地力也不足,马力大的优点没办法发挥,我说这台车的设定怎么搞成这样(笑)。
此外,S5 GT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见得是缺点,但对我来说很困扰的问题。以下是他的油门
煞车踏板的配置:
https://imgur.com/RFJYdxZ.jpg
或许从照片看不太出来,他的油门跟煞车踏板的位置算是隔的蛮开的,平常习惯以脚根作
为支点,移动右脚于油门煞车踏板之间的我来说,右脚转移的幅度必须更大,甚至有时候
必须移动整个右脚,稍微觉得不太适应。而S5 GT改成直立式萤幕之后,中控台的侧面变
成以下的设计:
https://imgur.com/AXQvUAk.jpg
如图,侧面变成一块完全篓空的空间,习惯把膝盖靠在中控台侧面休息的驾驶人会因此失
去靠脚的支撑点,大概是下面这样:
https://imgur.com/THpWqVU.jpg
以我来说,我的膝盖刚好错过萤幕侧面而直接悬空了,少了一个等红灯的时候靠着膝盖休
息的地方,真是悲伤啊(X)
整体而言,S5 GT是一台设计相当不协调,开发目标很难以理解的一台车。整台车除了引
擎有经过强化以外,其他东西几乎找不到有任何配合引擎升级的强化的迹象,引擎出力很
强,直线加速很快没错,但其他表现对我来说实在难以打上及格的分数。性能车的引擎,
装在老人车的结构上,这是我对S5 GT的结语,已经问世八年的S5已经算是老旧车型,纳
智杰帮他装上修改过的引擎,还是难以遮掩车辆世代过于老旧的事实。S5 GT以上还有
GT225我可以理解,没有把强化悬吊装在GT上也是理所当然,但这样的配置却让S5 GT毫无
记忆点,不知道到底要卖给什么样的消费者。
我不禁想问,纳智杰真的曾经有心想要好好经营吗?S5这种已经跟不上潮流,不论怎么小
修小补也无力回天的过气车型,干脆停产收一收算了,就算现在不停产,过阵子油耗法规
更新之后S5车系八成是撑不过还是会停。想开发一台国产性能车?看看韩国HYUNDAI怎么设
计他的的Elantra Sport吧。
作者: joybarbarian (野人)   2020-10-19 17:09:00
它不是有倍适登避震吗?还这么惨哦
作者: cheetahspeed (respectmustbetaught)   2020-10-19 18:41:00
有钱人才开得起
作者: HeartBreaker (</3)   2020-10-19 19:51:00
我以为是版主s大的文 结果出去看不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