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连结:https://yns.page.link/oMzL3
原文内容:
【市场评论】冤有头债有主,2022年新法规扼杀民众选择权与车厂生存权
撰文:蔡至兼 Chien
大家有没有发现,2020年一开春不少车款将陆续停产或者停止进口,原因不是车商不想卖
,而是被2022年即将实施的新油耗法规卡死,因为标准更严苛导致民众不仅选择性变少,
甚至还要付出更高的代价,真要追究其原因,就在于是谁、又是以什么当作标准制定法规
! 其实最大的元凶就是经济部所颁布的“车辆容许耗用能源标准及检查管理办法”,也
就是我们俗称的油耗法规,每一段时期就颁布新规则,说是要与国际接轨却搞得车厂人仰
马翻,消费者则需掏出更多预算来购车,只是台湾真有必要将法规定这么严?真有本钱玩
这么大?难道政府相关单位不担心会动摇国本产生社会经济问题? 虽说台湾的汽车品牌
不少,甚至也有自主品牌LUXGEN,但说实在从过去至今并没有所谓的汽车工业,而是只有
汽车产业,或许有人会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差别可大了,汽车工业就是有能力将一辆车
从无到有生出来,简单来说底盘平台、引擎、变速箱等通通要自己设计、生产、制造,而
汽车产业则是零组件/配件的生产,是按照国外厂商开出来的规格去生产,当然大家会以
为LUXGEN算是汽车工业的一环,实际上底盘平台、引擎、变速箱都是别人的,只是再经调
校和设定,车体结构、内装外观造型设计可自己来没错,但基础技术仍没有能力自行开发
(LUXGEN MBU算是与汽车工业沾上边的作品)。既然只有汽车产业,何以制定出汽车工业
规格的法规?
https://i.imgur.com/XSykEF7.jpg
而没有汽车工业的台湾,这套新法规到底是怎么制定而来?参考欧盟标准是无庸置疑(毕
竟现在都走欧规),但“据说”还拿中国的法规为参考标准,这是在哈囉吗?目前台湾与
中国并不能直接进口汽车,莫非政相关单位是在替未来做“超前部署”?还是连这东西也
要和中国较劲?人家中国从内燃机跳过油电复合直接走入电动,除了国家政策外市场规模
也够大,但台湾一年新车销售量至多40万辆,加上诸多税制规费让车价一路堆叠上去,成
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加入WTO理当更便宜,实际上从加入后车价完全没有退路,买
车成为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此外,别以为只有国产车会受到影响,进口车也同样难
逃大追杀面临“绝种”的危机,就连商用车的新标准也更为严格(全球独一无二、台湾专
属的法规),不难想像2022年之后我们还有什么车可以选,而且受到武汉疫情荷包已经缩
水,还有什么条件可以购车? 基本上面临严苛法规的不是只有台湾,欧洲也有同样的问
题,就因为如此使得不少车商纷纷转向投入电动车的怀抱,并忍痛舍弃最具品牌代表性的
技术,对于一天到晚将环保挂在嘴边的人来说自然是鼓掌欢迎,但这些人的比例毕竟算是
少数(如果与全世界购车人口比例来看),在油价持续走跌、电动车仍属高价、电动车种
类选择少、相关充电硬件不足等情况下,绝大多数人还会以燃油汽车为主。因此若以阴谋
论来看,这应该是一场由官学与特定厂商所主导的“假环保、真敛财”游戏。 然而在台
湾新法规实施之后,真正受惠的汽车品牌全台湾恐怕只有一家,那就是TESLA,因为在新
的游戏规则中,电动车的销售量对应额度倍数可是高达十倍之多,而纯电续航力的PHEV则
是五倍,纵使像TOYOTA已借由Hybrid累积不少“点数”、NISSAN、Mercedes-Benz、BMW等
也靠少量电动车有些“点数”,但依照新的油耗标准根本不够用,因此TESLA手中握有的
“点数”可能就成为最大商机:可拿来转让卖给其他的业者,而且还可漫天喊价,这就好
像航空公司里程点数可以拿来转现金一样,如果你是想在台湾生存却短时间没有对应车款
的车商,会不会重金购买点数?当然会! 或许有人会说,油耗标准变得严苛可逼车厂导
入更先进的动力技术到台湾,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一桩,话说得没错也看似很简单,但成
本变高售价也会跟着涨,一辆国产车大改款后涨个10万20万的,那些只会酸车厂的键盘试
车手与网民会买吗?当然不会!在此还是请政府三思,在疫情已冲击到经济的当下,除非
想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否则应先行暂缓实施新法规,并依照国情重新审视法规标准,而
不是拿欧盟甚至中国的法规来当作标准,否则接下来的后果恐怕很难收拾。
https://i.imgur.com/18tU4iO.jpg
心得/说明:这个新法规看来是有通过并且2022就会执行了,届时各车厂应该就会积极引
进各式新动力,大家怎么看呢?
*转录新闻/情报,必须附上原文及网址连结及心得或意见30字(不含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