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世界新车大展各厂电动车盘点与心得

楼主: hiphoprover (浪子)   2020-01-05 01:36:17
图文好读版:https://bit.ly/35oRPmo
2020世界新车大展各厂电动车盘点与心得分享 (图多)
随着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期限越来越近,加上特斯拉 Model 3 大卖的宣传造势,说 2020
年是电动车百家争鸣的元年也不为过。这次世界新车大展也加上有电动车参展当作宣传重
点,甚至让一向不走传统路线的特斯拉也难得参展,让我满怀期待的踏入展场。
大门进入右手边是售票处,周间日前往居然还需要一直排队购票着实让我有点意外。
一张票 300 元,人生第一次参观车展成就解锁!
刚走进展场正中间就是 VW 展区,但是因为正在办活动所以人潮很多,懒得人挤人的我自
然先往稍微没那么多人的右侧展区移动,以下随着我自己逛展的路线分享实拍照与心得,
欢迎大家看完后一起讨论。
TOYOTA
本次 Toyota 展出两台非燃油能源概念车 RHOMBUS Concept 与 FINE-Comport Ride
Concept。
RHOMBUS Concept 是纯电动车,长 4,800,宽 1,820,高 1,560 (mm),外观看起来跟
Rav4 差不多,采用单片电动滑门,极具未来感。但是 Toyota 将此车定位为都会小车,
这尺寸好像怪怪的啊!?
RHOMBUS 内装使用纯白座椅,并且采 1+2+1 的特殊座椅排列,从图片上可以看到中间的
两个位子是互相对看的,个人觉得像是一台类似给 Waymo 这样自动驾驶车辆的座椅规划
方式,负责监督车辆行驶的驾驶与后座乘客彼此之间的空间互不侵犯。
概念车毕竟是概念车,前方的车头设计做得相当夸张但是仍旧保有 Toyota 的品牌设计感
,让我想到 Lotus Evija 的车尾。
不意外地,车尾的设计和车头相互呼应,看起来和 Lotus Evija 有 87% 像。
但我觉得与其车身都做到这么长了,与其把车头车尾设计出这么高的进气坝,倒不如好好
拿来增加置物空间,想必会让更多人觉得实用,也符合 Toyota 一贯的实用理念。
另外这台 FINE-Comport Ride Concept 则是主打自动驾驶的氢燃料电池车,长 4,850,
宽 1,960,高 1,670,车身尺寸介于 Previa 和 Alphard 之间。 氢燃料电池这项技术目
前虽然已有不错的路测成绩( 单次氢燃料加满最高可以跑到 1000km ),但是氢燃料的制
造、保存与稳定度,整体所需成本目前还是远高于锂电池应用。
FCR 采用 2+2+2 座椅排列设计,搭配类似 Sienta 的电动滑门设计但是去掉挡路的 B 柱
,这样的车身结构让后座进出变得相当方便;甚至第三排的乘客因为受惠于第二排保留中
间走道也能轻松进出。
个人觉得车尾其实蛮可爱的,上半部黑色扰流板的设计有种猫耳朵感,并且上下对称的设
计营造出相当协调的设计感。
HYUNDAI
目前已知 Hyundai 的纯电动车有两款,分别是 Ioniq Electric 和 Kona Electric,外
观看起来和现行的 Hybrid 版本没什么差别,所以我想应该是还没有使用所谓的滑板平台
(Skateboard Platform) 设计的车款,续航力表现只能当作都会通勤使用。而本次展场
只有看到 Kona Electric 的身影,没看到 Ioniq Electric,觉得可惜。
去掉了水箱散热进气孔、加上和 Model 3 极为相似的节能轮框盖,如果是概念车就算了
,但身为一台市售车,这样的节能盖设计真是 87% 像。
Hyundai 和传统大厂一样,都把目标订在 2025 年要卖出 XX 万辆电动车,但实际上大家
都把 Hybird 车款也纳入计算,哪怕纯电动车只占 1 成也可以达到目标,这口号真是喊
得很有技巧。
除了锂电池之外,Hyundai 也压宝在氢燃料电池上。若按照目前的车款情况来看,
Hyundai 应该是往氢燃料电池阵营靠拢,而非选择特斯拉为首的锂电池阵营。每一个突破
技术的世代来临前,总是免不了先压宝选边站。DVD+R/-R、Blue-Ray/HD DVD、4G/WiMax
乃至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技术。
FORD
本来以为有机会看到最新发表的 Ford Mustang Mach.E 的展示车,但是一台纯电动车都
没有,该说不意外还是该说觉得失望呢?
MITSUBISHI
来到已经在家用车市场很久没什么大消息的三菱汽车,本次倒是意外地有展出概念车
e-Evolution Concept。长 4,526,宽 1,907,高 1,532,采用中置式低重心驱动电池,
将有 RWD 和 AWD 两种版本,并将搭配 AI 智能补助驾驶系统。
从车尾看过去,这夸张的造型搭配 285/45R21 这种超大尺码的框胎,并且使用
Evolution 这个性能代号,似乎真的有要进化一番?以前面看到的马达电池资讯来看,
e-Evolution 应该是采用滑板平台,个人觉得值得期待!
另外中华菱利有出 e-VERYCA,是现行的市售车,但我忘了拍照片,所以只能用文字介绍
一下。e-VERYCA 长 4,140,宽 1,570,高 1,950,电池容量 31.3 kWh / 26 kWh,NDEC
续航力140 km。这样的规格现阶段最大买家是中华邮政,拿来当作路上偶尔会看到的纯电
动邮务车,似乎一点都不意外呢!
VW
本来也期待在本次新车大展上看到 ID.3,结果也没有看到。虽然说 VW 坚持到 2020 夏
季才会正式上市 ID.3,但是已经造了 1 万台却拿不到一台来展示,真的好可惜啊!个人
觉得这是最有机会挑战特斯拉目前电动车龙头地位的车款呢!
TESLA
因为特斯拉本次展出 S/X 和 3,没看到 Roadster 2 也没有 Semi 更没有 Cypertruck。
关于特斯拉的相关资讯在 DDCAR 网站上已经很多,所以我就不在此献丑啦!
第一层展区逛完之后心中纳闷怎么车厂这么少,我记得还有看到有人分享 Taycan 的赏车
资讯,而且还有人拿着 Jaguar 的袋子,理论上 I-Pace 应该也会参展,怎么都没有看到
?边走向出口边思考,抬头看到门口的品牌分布图,突然想起本次会场一共有 2 层,所
以应该还有楼上可以逛。立刻跟门口的服务人员询问如何上楼,沿着指示找到了隐藏在会
场边缘的上行手扶梯,来到第二层展区。
LEXUS
甫上楼看到的就是 Lexus 的展区,而本次 Lexus 展出的纯电动车是概念车 LF-1
Limitless Concept。根据官方的介绍此车款预计会有各种能源版本,当中包含纯电动版
本。长 5,030,宽 1,980,高 1,570,车身尺码和 LX 差不多。但是较低的车高再搭载
265/40R22 的胎框,应该会定位为跑旅车款,首先让我想到的对手是 Jaguar I-Pace (
Model X 是 7 人座,个人觉得非相同定位 )。
图片上看起来为 2+2 座椅排列 (跟某厂一样使用白内装?) ,前方的车门门把使用隐藏
门把,不知道会不会是靠近自动解锁浮出;后方车门则是看不到门把,印象中三角窗上也
没看到,不确定会是采用滑门还是像 BMW i3 一样的内置门把对开车门。
车尾设计上,除了一线式尾灯之外、超大排风口还使用多层次设计,让整体车格看起来更
霸气。
JAGUAR
目前在台湾电动车已经上市的除了 Tesla S/X/3、Nissan Leaf 就只剩下 Jaguar
I-Pace 了,这台车资讯也不算少,之前也有车友在 DDCAR 网站上发表赏车心得,有兴趣
的朋友们请记得点连结去看介绍。
PORSCHE
说到纯电性能跑车当然不能忘记保时捷 Taycan,本来以为这次车展可以上车参观,没想
到有下订的准车主才可以进入车内,一般闲杂人等比照楼下麦拉仑和宾利的展场一样,只
能远远地观赏拍照。个人觉得相当失望,本来以为这是难得的接触机会,有一部份的原因
是冲著这个机会而来看展的!
话说回来,虽然 Taycan 有专属且特别的展示台,但是放在台上却不觉得有多么特别,和
其它车款的设计感没有太大的差异。再加上之前的一些性能数据、续航力表现不如预期,
甚至还因为生产问题而延后交车,短时间内 Taycan 应该还是只能当作展示车款。
MINI COOPER
本来以为 Mini Cooper SE 有机会参展,尽管是跟 i3 使用一样的架购,但是这台在美国
卖的很便宜,而且车身内外都维持原来的 Mini Cooper S 设计,甫推出美国同事已入手
。没想到汎德连摆一台展示车都没有,还是觉得非常失望啊!
BMW
讲究操控的 BMW 对于发展纯电动车一直兴趣缺缺,尽管很早就推出 i3 这台纯电动车,
但是在即将进入百家争鸣的 2020 年才勉强推出 i3s 应战。小幅度提升的性能与续航力
搭配迷你的车身尺寸,非滑板平台的设计,让 i3/i3s 依旧只能当作都市迷你小车使用。
这次趁机体验了隐藏式对开车门,后座要上车必须先开前座的门再开后门,有点不便。而
且尽管车门采用对开设计已大幅提升后座进出空间,后座进出但仍稍嫌侷促。
BMW 这台 i vision dynamics 是下一代纯电动车的原型车,而小道消息推测有可能会率
先推出 i4,而网络上流传的 BMW i7 车头也和此车相差不多,因此下一代纯电动车 i 系
列的车头应该都会维持这个设计。
HONDA
虽然之前就听说 Honda E 主要销售会在欧洲市场,台湾引进的机会极低,但是还是抱着
一丝丝的希望想说会不会看的到 Honda E 出现在展场上,结果当然是不意外地残念...
VOLVO
本次 Volvo 没有展出 XC40 Recharge,只有 XC60 Recharge,而 XC60 的只是 PHV 不是
纯电动车,期待落空 again ...
AUDI
接下来来到了 Audi,看到 e-tron 反而让我觉得意外。因为 Audi 其实在 2019 年初就
已经把这台车拉进来了,但是听说一直摆在展间,却没有任何的销售计画。国外早就已经
开卖,而且这台车把 e-tron 主打的数位后照镜设计恢复成了传统后照镜,虽然应该是为
了符合台湾的法规而不得已作出的改变,但是这样的 e-tron 就少了一个特色卖点。
Audi 维持了一贯的销售方式,为车主准备了许多 e-tron 的个人化配件,但我看了心中
只有一句话... 快点开卖才有意义啊!
INFINITI
老实说,看到 Infiniti 有纯电动概念车让我惊喜了一下,毕竟这台车完全在我的意料之
外,而且我第一眼看到正面的时候,脑中浮现的第一句话是“我还以为是 Mach E 咧!”
根据原厂的资料说明,这台 QX Electricification Concept 采用中置低重心电池,前后
双马达驱动,看来是采用滑板平台的设计,定位应该也是跑旅,一样值得期待。
同样是日系品牌,我觉得这台的设计比 Lexus LF-1 Limitless 还深得我心,相对简单洗
练外表有满满的未来感。
后照镜看起来也将会是数位后照镜,但是看看隔壁 e-tron 的妥协,除非台湾法规改变,
不然最终还是会变成传统后照镜设计啊...
另外,从车侧完全没看到车门把,不知道要怎么开门?
车尾和 LF-1 一样采用一线式车灯、但是看起来没有行李箱的板金分线,应该只是一台纯
概念车,只是要传达概念,实际要量产还有一段路要走。
NISSAN
这台车也不用多做介绍了,官方的宣传口号“Nissan Leaf 是全世界销售最好的电动车”
,但个人觉得后面还需要补上一句“那是在 Model 3 还没出来之前”。打从这台车导入
台湾开始,致电预约试驾就被推拖是否先赏车就好。到了展间赏车,业务销售的话术一点
都无法为 Leaf 扳回优势。先天就非使用滑板平台设计,性能与续航力不佳,再加上辅助
自动驾驶最快也要 2020 年底或明年初才可能导入台湾。在缺少辅助自动驾驶且价格和
Model 3 差不多的情况下,应该连自己都不会选择 Leaf 吧 (笑)
幸好,Nissan 在还有展出一台全新的纯电概念车 Nissan IMs Concept,和 Jaguar
I-Pace 一样是跑旅的定位,看起来也是一台纯概念车,没有车门把手,没有后照镜。看
到它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台车的设计概念是不是来自于 Cypertruck 啊!?这颜色搭配折
线,实在是有点像啊!
MERCEDES-BENZ
其实刚上到 4F 一路走过来会先经过 Benz,但是当时 苏宗怡 正在主持介绍,所以人潮
很多,我就先跳过了。本次 Benz 当然有主打 EQ,但是不管是已经开始接受预购的 EQC
还是 EQA Concept,都没有办法开门入内赏车。
EQC 400 的车身尺码和 GLC 差不多,而且和 Nissan Leaf、BMW i3 一样不是采用滑板平
台,最新消息是在德国老家开卖至今数月只卖了 55 台,而且之前也传出在美国延后上市
,真好奇台湾的接单情况如何?
车尾整体延续了现行的 Benz 车款设计元素,再加上新的 EQ 设计元素,个人觉得蛮漂亮
的。只可惜性能、续航力和价格还是很难令人看好它的销售成绩。
至于 EQA Concept 就更令人觉得奇妙了,身为第二台 EQ 产品,却依旧没有使用滑板平
台,而且从原来的四门变成双门,甚至上个月 Benz 自己放出来的 EQA 伪装车照片,根
本是一台 GLA 的车身尺码。
这台概念车的车头根本是一整片的萤幕,车标和蓝线都是用画出来的,除此之外整体和现
行的 A-Class 极为神似。
车尾的车灯与车标也是用萤幕画出来的,果真是一台纯概念车。
老实说,整体的设计让我没有什么爱,再加上非滑板平台的设计,完全不抱任何期待,只
能期待 EQS 现身了!
全文的最后一台车,就用 Benz 致敬 1938 年打破当时公路极速纪录的 Silver Arrow
(W125) 的未来概念车款 Vision EQ Silver Arrow 来做结尾吧!车头下半部黑色的
部份也是整片的面板,雾灯也只是画出来的。身为纯概念车,但却是最有霸气的一台,百
年老店的设计功能应是了得!
好啦!个人的分享到此结束了,整篇文章我打了快一天,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介绍,写文
章真的好累啊!
回来整理照片才发现好像完全没看到 Mazda 的展区,我蛮想看 MX-30 的说...
如果大家有不一样的看法,或是我有说错的地方,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作者: crykillsmall (哭 杀 小)   2020-01-05 11:30:00
招摇吗?谁说油车要被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