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EV弱点一次解决,丰田传推全固体电池车

楼主: gk1329   2017-07-25 18:29:07
我找到这篇讲的比较详细
https://www.zixundingzhi.com/shengwunengyuan/0c362bee130f8d02.html
截录重点
丰田、CATL加速布局,未来潜力巨大。硫化物优异的性能受到工业巨头的青睐,丰田、三
星和宁德时代等企业深耕已久。
Ø 丰田技术最为领先,2010年就推出硫化物固态电池,2014年其实验原型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截止到2017年2月,丰田固态电池专利数量达到30件,远远高于其它企业。据
丰田高管透露,丰田将在2020年实现硫化物固态电池的产业化。
看起来真的有到2倍密度
文章里还有写
各种不同固态锂电的优缺点
总之
固态锂电能提升密度的主要原因
1.可降低电解液重量
电解液重量约占20~30%
而用固态薄膜可以做到很薄很轻
2.避免电解液和电极材料解离
除了提高安全性和寿命
因为避免了电解液和电极材料解离
所以提高了充电电压
以前只能充到4.2V
现在可能可以充到4.5V
更高的电压
代表更高的容量
目前能量密度
2015年 150~200Wh/kg
主要各国的容量目标
日本
2020年 250Wh/kg
2030年 500Wh/kg
中国
2020年 300Wh/kg
2025年 400Wh/kg
2030年 500Wh/kg
美国
2020年 350Wh/kg
附带一提
目前特斯拉
电池能量密度
约为170Wh/kg
※ 引述《Ekmund (我到底看了三小?)》之铭言:
: 原文连结:
: https://goo.gl/CniMtK
: 原文内容:
: 东京新闻25日报导,丰田汽车(Toyota)计画在2022年于日本国内开卖新型电动车(EV),其
: 电池将采用充电量可达锂离子电池2倍的“全固体电池”,将大幅提升EV的续航距离,且
: 仅需数分钟时间就可充饱电。在EV的研发上,由欧美厂商跑在前头,而丰田期望借由导入
: 革新性技术扳回劣势。
: 报导指出,现行市售的EV所搭载的电池以锂离子电池为主,不过其弱点在于充饱一次电所
: 能行驶的距离约300-400km、逊于汽油车,且即便使用快速充电技术、也需花费数十分钟
: 才能充饱电,而采用全固体电池的话,就有望一口气将上述弱点全数解决。
: 据报导,全固体电池是将电解质从液体变更为固体,而丰田长年来持续进行全固体电池的
: 研发,并于去年宣布已携手东京工业大学成功发现可适用于电解质的固体材料,并将在今
: 年开始进行量产研发。
: 德国BMW、大众(Volkswagen)等车厂也正研发全固体电池,不过量产相关计画仍未明。
: 根据Yahoo Finance的资料显示,截至台北时间25日上午8点28分为止,丰田汽车上扬
: 0.95%至6,137日圆。
: 日经新闻曾于2011年10月报导,丰田汽车已和东京工业大学及高能源加速器研究机构携手
: 研发出一款使用新化合物的次世代电动车(EV)用“全固体电池”,其充饱一次电所能行驶
: 的距离最长有望达1,000km左右的水准。
: 富士经济6月22日公布调查报告指出,预估2030年时EV年销售量将增至407万台、超越油电
: 混合车(HV、2030年销售量预估为391万台),且之后双方的差距将持续扩大。富士经济预
: 估,在中国需求增加加持下,2035年EV全球销售量将扩大至630万台、将达2016年的13.4
: 倍(较2016年增加12.4倍)。
: 心得/说明:
: 别再乱战什么PHV和氢车了好呗
: 人家TOYOTA早发稿了
: 走的就是BMW在2月宣称的那一套
: 只是丰田更狠 直接把时程订在2022
: 但这里要说件事
: 同为锂电
: 特斯拉不是没考虑过采用全固态电池
: 但是评估下来的结果
: 认为其成本始终无法降至液态锂电的水平
: 无法进入大众市场 故而放弃
: 所以丰田若真在2022生出来
: 大概会跟氢车一样 量少价高吧
: 应该 会更高...
: 再补充一个在版上也发过的的全固态电池新闻:
: 锂电池之父发明全固态电池,充电只需数分钟
: https://goo.gl/ivHE9s
: 重点:
: 1. 容量3倍于液态锂电
: 2. 无电解液 更安全 工作温度更广
: 3. 充放电速度更快 衰退更少
: 4. 稀土金属使用量更低 更环保
: 单单把 1. 3. 套到现有的 ModelS 上去想像一下
: 这种东西要是能生出来 售价当神A卖
: 燃油车就等著15年内变转盘电话了
作者: Scape (non)   2017-07-25 18:34:00
能不能真正商业化最后还是要看成本,若是量产后的成本无法与原有的锂电池竞争最后还是会被淘汰。就像太阳能,台积电的技术跟产品效能都比较好,但因为成本无法与人竞争最后还是要忍痛放弃。
作者: endless0121 (囚鸟不要开招 开招时机?2)   2017-07-25 18:49:00
你写的特斯拉的数据是旧电池(x/S)还是新电池(3)
作者: ckroy (Careless Whisper)   2017-07-25 19:17:00
严董表示: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7-07-25 19:46:00
mu神说要挖洞的时候 你怎么不说能不能真正商业化要看成本?
作者: Scape (non)   2017-07-25 20:16:00
@DYE,你想酸也该先了解Musk的想法是要怎么做的为酸而酸只会打自己的脸。Musk的想法就是降低成本使得挖洞这件事情变的可行以后麻烦先了解一下再来酸好吗?上面讲锂矿原本以为你变的可以理性讨论,没想到才几个小时又原形毕露。
作者: JEON (果然是乡民的世界)   2017-07-25 20:26:00
因为你转弯太严重了阿 类似行径太多次了
作者: tr920 (ivan)   2017-07-25 20:28:00
如果电动车技术领先指标是看电池电量,我觉得传统做引擎的车厂应该大势已去,包括丰田
作者: atlaswhz (王仔)   2017-07-25 20:35:00
能量密度不代表什么,有些为了寿命,只用40%~70%配方是关键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饼)   2017-07-25 20:53:00
丰田集团只是三井财阀底下的一个子集团而已,整个财阀的势力遍及各产业,所以丰田什么都敢玩也很正常,母财阀实力雄厚
作者: cfk301 (WHY ME)   2017-07-25 21:26:00
我马才是三井的王牌汽车产业!丰田只是........不要辩了。Logo不对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7-07-25 21:34:00
每个人当然有特别的偏好 这无可厚非但是说出来的话 还是要客观一点丰田研究几年的事 vs mu开脑洞天马行空的想法
作者: Scape (non)   2017-07-25 21:42:00
楼上超级客观的,不知道挖洞的做法就可以说人家开脑洞
作者: a001ou (肉虫)   2017-07-25 22:14:00
推DYE,某慕粉的硬拗真的是......太明显啦!我都快以为他是故意反串的真慕黑了说要别人先了解慕董想法,怎不见反求诸己,也先了解丰田想法?你这极端丕变的立场,真的很想慕黑啊
作者: Sunal (SSSSSSSSSSSSSSSSSSSSSSS)   2017-07-25 22:19:00
反正所有车厂包含日本欧洲 都大势已去
作者: Scape (non)   2017-07-25 22:24:00
DYE想酸举错了例子打了自己巴掌,某人就这么急着帮腔 XD各项新的电池技术本来就是持续在发展中,几乎隔几个月就会有新消息,固态电池也不是只有丰田在做,要是丰田能率先成功商业化并降低成本那是好事,怎么会有人反应这么大呢?只不过提个太阳能的例子来说明能不能成功最后会取决于成本这个事实就以为我在说丰田坏话?他要是搞出来了高兴来来不及呢,早点放弃那没前途的氢燃料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饼)   2017-07-25 22:29:00
好像果粉一样,同样的事苹果做就是对的有创意,其他人做就是譁众取宠
作者: Scape (non)   2017-07-25 22:30:00
电池车,专心做锂电池车。氢燃料就留给大型车用吧
作者: DoraeCookie (哆啦饼)   2017-07-25 22:31:00
基本上三井财阀就是有钱可以这样搞多角研究,十个给他成功一个就够本了…
作者: tr920 (ivan)   2017-07-25 22:40:00
上个世纪厂商要自己研发内燃机引擎干掉这些汽车大厂很难,但在未来纯电汽车世界,随时一家像特斯拉、gogoro这种没有包袱的新创公司,都很有可能瞬间撼动传统汽机车大厂的生死。话说这两家公司,电池都不是自己研发的,电池其实不重要,全世界会做电池的厂商比会做引擎的还多,除非丰田掌握多么了不起而且别人无法超越的电池技术,否则未来是有挑战性的
作者: s605171995   2017-07-25 22:44:00
电池不重要吗?现在不就是卡死在电池技术...
作者: tr920 (ivan)   2017-07-25 22:46:00
现在有谁家的电池技术真的卡死大家吗?
作者: s605171995   2017-07-25 22:56:00
电动车就电池成本太高阿,没看特斯拉还跟松下盖工厂不然特斯拉那鸟内装怎么可能还卖那么贵
作者: JEON (果然是乡民的世界)   2017-07-25 23:09:00
还要靠政府补助卖车哩 不然根本没人买....
作者: SakuraHana (樱花)   2017-07-25 23:16:00
mu神是不能质疑的,讲mu神坏话就是不理性,懂?
作者: tr920 (ivan)   2017-07-25 23:22:00
楼楼楼上可能还是没厘清丰田遇到的真正麻烦,纯电车中,电池是关键零件,但以松下这个例子,松下做出来的电池可以卖给各家业者,特斯拉、gogoro等,跟以前传统车厂搞垄断引擎只开发给自己用差很多,如果你是丰田老板,在纯电市场,电池这关键零件,看起来每家厂商都可以轻易跟卖电池的厂商进货时,你丰田的优势为何?
作者: s605171995   2017-07-25 23:31:00
我的意思不是哪间厂商的优势会建立在电池技术上是所有的电动车现在的瓶颈都在电池上,电池很重要
作者: a001ou (肉虫)   2017-07-25 23:42:00
作者: ASKA (The 羊男)   2017-07-25 23:47:00
电池大家都买得到,但是电池管理就看大家各显神通就像现在各大车厂引擎都吃汽油,但是油耗却有差
作者: tr920 (ivan)   2017-07-25 23:51:00
电池管理比较属于算法,引擎吃不吃油,是内燃机工艺技术,两只难度不太能相提并论
作者: a001ou (肉虫)   2017-07-25 23:55:00
丰田不需要有真优势啊,只需要不落后即可,但若照scape的说法,丰田可是落后的要倒了呢,这篇只是反击落后说罢了
作者: Ekmund (是一只小叔)   2017-07-26 01:30:00
这篇漂亮喔 钓到大鱼了 就是要这种文章才有价值啊 我是说内文 推文我看到上次被我战烂跑掉的小朋友不过gk大 我还是猜iPhone会先行XD
作者: ariete (正圆锥)   2017-07-26 08:02:00
丰田的技术开发单位是丰田中央研究院,研发出可用新技术后技转给Tier1厂(以往是Denso或Aisin)后再量产,这样就能卖给丰田以外的车厂,扩大产量。所以可以看到Aisin 横置8AT在BMW跟Volvo用的量比丰田还大。从这个例子也看的出来,丰田自己弄电池不用怕没办法卖给别的公司,反正预估也是技转给松下量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