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iquidbox (树枝摆摆)》之铭言:
: 我不确定分润多少,但估计一本15元的杂志租出去后,
: 出版社实际上应该也拿不到10元
: 分润是可以讨论的,
: 但应该从更宏观的产业竞争、同业比较及供需来看才能确定价格合理性
: 坦白说,很多热门书籍的电子书根本没上图书馆或在Hyread上不提供借阅
: 换言之,会提供借阅的,
: 所以,一本书分润9元,究竟是99元的杂志租出去后出版社分到9元
: 还是一本上千元的书租出去后出版社分到9元
: 所以一本9元、每家平均分到3.6万元,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资讯性可言
重新说明一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采购制度:
一、单册授权
就是‘同时可借数量有限’,读者‘要排队’的书。
图书馆向HyRead等服务兼经销商购买书的授权,价格是以“定价乘倍率”
(我这边是五倍,也就是一本定价300元的电子书,图书馆采购一本永久
授权,要花1500元)计算。
然后这笔授权金,经销商再和出版社拆分,通常是5:5,也就是一本出版社
能拿到750元,差不多等于卖三本纸书收到的钱。版税通常以零售计算,
按照契约来做简易拆分。
大多数的书都会加入这种采购方式,除非版权契约上作者明确写说不得
销售给图书馆。
顺便一提,图书馆是以资本门经费购买馆藏资产。
二、计次制
就是‘借出不限数量’,读者‘不用排队’的书。
像是“台湾云端书库”只有计次制。
图书馆先编列预算向服务提供者“采购”计次点数,无需预先支付购买书
的费用。计次点数目前业界都为“每次12元”,其中3元给服务商,9元
给出版社。
9元会是出版社自己全拿,像是杂志、公版书、买断权利的书。
其他书要怎么拆分,按照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电子书出版契约而定。
因为收益显然少于零售,所以大多数的翻译书,以及没经过作者同意的书
大多不会进计次制。
——
以上是两种制度,希望能让你理解“每本9元”如何而来。
然后如果每家都能分到3.6万元就好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