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图文版:https://vocus.cc/article/66fe1e3dfd89780001404d4f
这是我第一本有声书的心得,过去在美国我也有订阅过 Amazon audible 的有声书服务,
但偏偏我是视觉型的学习者,家族又有臭耳人(台语)基因,导致我靠听力的学习效率(尤
其是英文书)并不是很好,常常听到睡着,因此一般首选我还是会选纸本书。
鲈鱼在本书冷面笑匠型的朗读方式加上令人抚掌大笑的内容,是近期我通勤时间的良伴,
不禁想起旅美的那些时光。这篇文章我想就轻松写,当成是之前美式生活的系列文,即便
我从没有真的在旅行之外住过美国西岸。
美国理工学院和科技业的人口组成
2008 年之后的硅谷涌入大量亚裔工程师,老派和新创科技业的蓬勃发展,让这些求才若
渴的企业端出令人称羡的高薪和福利,希望能够抢先聘请到身怀绝技的工程师,当然没有
美国身分不是个问题,公司甚至可以帮你全家办绿卡(永久居留权)呢!
我毕业那年有学长帮我介绍了某个知名半导体设备商在硅谷的工作,我跟里面的工程师电
话面试过,听口音一个老中一个老印,问了一些光学的问题还有问我会不会写 Labview之
类的,然后我收到的 feedback 是他们觉得我英文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很好,希望我尽快
到硅谷进行最后一次面试,虾毁? 我是实验室外籍学生中英文最差的耶?难道是因为我对
印式英文无障碍让他们有此错觉?
我知道很多台湾人对印度口音很有障碍,其实我刚到美国第一年的时候也是,而且那时候
还被要求去修一个印度教授的古典力学,崩溃了一年、两学期都只拿到 B+的成绩,是成
绩单上的耻辱。理工学院可想而知外籍生老中+老印就占了50%以上,这种人口组成其实跟
硅谷差不多,所以鲈鱼在书中提到的令人困惑的印度口音,其实是大多到美国生活的外国
人必经之路。总之,久而久之就会突然听得懂印度英文了,我大概在到美国后第4年就没
什么障碍了。
除了硅谷这个知名的掏金点有大量的外籍人口,一般知名大城市的有色移民是比较多,例
如纽约、LA、西雅图皆如此,非两岸的农业州的人口组成真的就是以白人为主体。
个人觉得美国近年讲求“政治正确”已经有点超过,如同鲈鱼书中所说,身为身份最不正
确的白人男性,在遇到雇主非法解雇竟是求助无门,律师也因为他的肤色劝退打官司,类
似的状况我曾在报章杂志上看过,纽约州的白人弱势家庭取得政府补助的顺位排在最后,
前面分别是:非裔>拉丁裔>东南亚裔,也无怪乎白人至上主义(white supremacy) 复辟。
私以为过度追求 diversity 其实也是撕裂族群的一种方式,但显然美国政坛和业界仍然
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难以负担的高贵的房子+令人傻眼的基础建设
书中说,在硅谷当工程师你只能从工作、房子、通勤时间三选二,剩下的那一项由不得你
,没办法我全都要。大部分人选工作和房子,只得牺牲通勤时间了。一般工程师可以负担
得起通勤3-6小时的美国梦庭园式大房,很少人会选择工作和通勤时间短的旧金山市区房
,因为负担的起的市区房通常狭小、屋况也不是太好,看到同事的豪宅相对剥夺感很大。
通勤时间是隐形中流失掉的,一般人在青壮年时很难理解时间的价值。如果你选择美房和
较短的通勤时间,不好意思你只能离开硅谷了,因为连公司高层和创办人搭乘私人飞机来
上班,从北边的 Sierra 豪宅区过来来回也是得花上将近3小时通勤。
这让我想起当初我问了学长那份在旧金山南湾的工作大部分员工每天通勤时间要多久?学
长说约 2.5-3小时,应该不算久,我蒙了。我现在在台湾的工作开车通勤来回约1-1.5小
时,全程搭乘交通运输大概也在2-2.5小时,我都快要受不了想要找份 work from home
的差事了,要不是工作还算惬意、车上还可以看书听书,我早就跑了。像硅谷那样在通勤
时间只能手放方向盘,眼神空洞的挤在国道停车场,我应该撑不了多久就精神崩溃,因为
我很早就知道时间是稀缺资源。
美国高收入者缴的税令人咋舌,通常硅谷工程师没有抚养人口的联邦税率至少是20%起跳
,另外加州政府要收州税、市政府要收城市税,折算后用生命能量换来的银子随便都是
30%双手奉上给世界上最厉害的讨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