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持续买进

楼主: StarDog (泥娃娃)   2024-02-08 01:50:24
【书名】:持续买进
【作者】:尼克.马朱利
【译者】:李芳龄
【出版】:商业周刊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s71qqbg05xs01u09gdbfbe2/platforms
相较于其他理财书籍,只着重在讲怎么投资,
《持续买进》是从“储蓄”开始讲起,
书的第一部“储蓄”的部份讨论了该存多少钱,该如何存钱,与如何花钱,
而第二部“投资”则讨论为什么要投资,该投资什么,与投资的原则。
储蓄
储蓄是什么呢? 是收入减掉支出,多出来的部份就是储蓄,
理财的第一步是增加我们的储蓄,
尤其是在我们刚开始赚钱,可用来投资的储蓄还不多的时候,为什么呢?
假设我可用来投资的储蓄有五万,年投资报酬率是 10 %,
一年有 5000 元的投资报酬,这个金额可以轻易靠着好好储蓄超越,
例如省下几顿吃大餐的钱,
但假设今天我可用来投资的储蓄超过 5000 万,
一个投资不当,赔了 10%,就代表我会损失了 500 万元,
这就不是靠着储蓄可以轻易弥补的了,
因此作者说,穷人的理财重点要放在储蓄,富人的理财重点则是放在投资,
我们要先努力存下第一桶金。
那么如果想要存更多的钱,应该要增加收入,还是减少开支呢?
相较于想尽办法省吃俭用,让开支减少,更好的方法是增加收入,
因为节省支出是有其上限,还可能影响生活品质,生活得很不开心,
但增加收入是没有上限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职场好好累积实力,往上晋升,或是跳槽加薪,
都可能一举让收入跳升好几个极距,同时还能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
不过很多人在收入增加以后,生活开销也会跟着膨胀,
例如想要开比较好的车,住比较大的房子,放假时想要出国度假,
这些都无可厚非,理所当然,毕竟这些享受是辛苦工作后应得的奖赏,
不过生活膨胀需要有个限度,才不会造成影响。
我们容易陷入一个错误迷思,以为收入增加,
只要按照原本的储蓄率来理财也没有问题,
举例来讲,如果赚100万,存50万,储蓄率 50 %,
今天加薪变成200万,就存100万,
乍看之下存下来钱的确跟着收入提升增加了,
但是却忽略赚 200 万存 100 万,代表的是支出也变成 100 万,
收入增加的时候,支出也增加了,
如果想在未来还是维持新的生活方式,就代表未来需要的钱也需要增加。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需要 20 倍的年支出储蓄可以安心退休,
原本年支出50万,工作 20 年后存到1000万,可以安心退休,
但假设后面10年,我们因为收入增加,支出也增加到100万,
代表我们需要的退休储蓄变成2000万,
如果储蓄率唯持不变,我们就变成需要工作 25 年才能退休。
因此收入增加以后,储蓄比例也要跟着提升,
才不会因为生活方式改变,反而让我们需要工作更久才能退休。
作者提供了两个实用的花钱原则,第一个称为“两倍规则”,
如果想花大笔钱在某个东西上时,也必需拿相同金额来投资,
举例来说,如果想要购买一件10000元的外套,
就要购买10000元的股票(或者也可以捐款10000元),
因为需要省下两倍的预算,可以让我们好好评估有多想要这个东西,
而当我们下定决心要花钱时,也会因为同时有投资或是有帮助他人,
而免除花大钱的罪恶感。
第二个原则是“聚焦长期满足感,而非短暂快乐”,
通常而言,当我们把钱花在创造我们理想的生活时,我们会更快乐,
例如一台好车,让我开起来很有操控感,很享受在车上的时间,
这钱就花得很值得,不需要感到罪恶。
投资
为什么需要投资呢?其实是为了未来的你做准备,
人无法工作一辈子,投资就等于把你的人力资本转换成金融资产,
即使你不再有生产力,金融资产仍会继续带来收入,让我们可以生活。
投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对抗通膨,通膨是经济成长必然伴随的影响,
钱会随着通货膨账越来贬值,
因此如果我们只是把钱存来,一样的钱必然买不到像从前一样价格的东西,
所以我们必须投资,让钱生钱,而且投资报酬率至少得超过温和通膨的 3~5%,
才不会让我们储蓄下来的钱变得无用。
金融资产有很多种,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投资企业等等,
其中股票是 CP 值最高的金融资产,
它的入门门坎低,只要几千元或是几万元就能拥有股票,
不像投资房地产,一开始就要准备高额的头期款,动辄数百或数千万,
股票的投资报酬率也不错,轻松可以超过通膨,
唯一需要克服的问题是股票的涨跌起伏大,
如果投资不当,不仅可能没有让钱生钱,反而还把储蓄的本金也赔进去。
作者整理出投资股票的三个原则:
(1) 不要投资个股:
从历史的数据看起来,有75%的主动选股基金积效输给大盘,
这些基金都是由全职专业经理人与分析团队根据公司财报,市场趋势等等资讯,
找出最有机会获利的股票,但绩效仍旧难以赢过大盘,
特别是是时间拉长,输的比例就越高,
很少有人能够连续十年都打败大盘,即使非常少数人做到,
也极有可能在第十一年大翻车,把之前赚的都赔光,
例如在1929年股市崩盘前神来一笔放空市场的股票交易员杰西,
他在这一天,赚到了超过三十亿美元,人人称他“交易之神”,
然而短短四年后,他在1933年就输光所有的财产,黯然自杀。
(2) 不要等待低点:
作者比较两种投资策略,一种是“平均投入法”,
20年来,每个月都投入股市 10000 元,
另一种则是“逢低买进法”,每个月都存 10000 元,
但只有在股市跌到最低点时才全部买入,哪种绩效会比较好?
直觉上我们会认为买股票如果能够避开高点,才能够得到最多获利,
平均投入的话,一定有些时候会买在股票高点而减少获利。
不过实际上,平均投入法的绩效远远好过逢低买入法,
因为如果我们一直等待最低点,而把钱留在身边不投入市场,
反而会让我们错过多次股票上涨的复利成长,
平均投入法把钱早早投入市场,
留在市场所带来的复利成长会远远胜过一次好买点所带来的报酬。
(3) 再平衡:
我们的投资组合随着时间过去,会逐渐被报酬最高的种类主宰,
例如如果一开始是60%股票,40%债券,
如果我们从未做再平衡,就会变成绝大部份都是股票。
所谓的“再平衡”是让我们的投资组合再回到原来的比例,
这意味着我们要卖掉部份股票获利,再买进新的债券,
卖掉获利比较高的股票看起来会让我们的投资绩效变差,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最主要的目的是降低风险,
我们从书上的图表可以看到,每年有做再平衡的话,最大跌幅不会出现巨烈变化,
三十年间,最多只有负25%,
相反的,没有做再平衡的投资报酬,在股票市场表现最差的时候,跌到负70%,
这种跌幅比例,恐怕没有人可以安心睡觉,
所以再平衡的目的是把风险控制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
多久要做一次再平衡,没有标准答案,
但频率不需要高,一年一到两次即可。
我们不是专业投资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对抗通膨,为了退休生活准备,
不是为了创造投资绩效记录,因此我们的投资策略越简单越好,
投资大盘,不要投资个股,
定期投入,不用挑选时机,
一年做一次再平衡降低风险,
作者所整理出来的三个原则,人人都做得到。
作者: ayue1023 (阿悦)   2024-02-08 09:29:00
谢谢分享,有点出我的一些盲点
作者: imagewind (秋水连天)   2024-02-08 09:45:00
我比较喜欢自己早点突然死掉,这样就不必担心老了之后的问题。
作者: boombastick (快乐很容易~)   2024-02-08 14:32:00
他的部落格以及podcast比较有内容,我觉得书反而比不上他的podcast
作者: gladopo (glad)   2024-02-08 17:42:00
这本书属简单易懂,买过类似的不用重复买
作者: JoJo2330 (99 RBLX)   2024-02-08 17:49:00
看来都大同小异,差在表达方式跟先后顺序而已,观念都一样。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4-02-08 18:56:00
应该可以参考
作者: HaiirotoAo   2024-02-09 18:54:00
大道至简
作者: yanwohlong (卧龙)   2024-02-13 14:05:00
神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