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推荐] 关于日本书市的固定价格风气

楼主: bobbytung (Ebookismyfate)   2023-11-21 20:58:19
这一串战场拉好长,我来重新梳理一下我的想法好了。
一、我认为定价制是毒也是药,不是治好就是死。
定价制度最完整的研究就是2016年文化部委托政大邱炯友教授研究的
《图书定价销售制度对出版产业影响评估研究》。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16653/1/7dcead63.pdf
结论提到:
“……未来即实施的第一年期间(假设民国106 年起实施)我国整体出版
产业总产值会产生约 1 成 5 到 2 成左右之跌幅,最坏情况将很可能
萎缩至 160 亿以下,仅约为民国 101 年营业额之二分之一 。
……民意支持度将是 FBP 成败最大关键。一旦部分民众原本即容易对
FBP 存在“固定、不打折”的刻板印象,可能抱持不信任态度发酵,
则 FBP 的推动无疑将更加艰辛,或者说,更加落实反对者对 FBP 的
负面批判。”
光是这两点,就让2016后出版界很少提及“定价制”。
然后2018年友善书业供给合作社举办“新书售价规范・公民聚焦论
坛”,很可惜没有看到更近一步的讨论。
https://shorturl.at/egs17
我觉得要就是2016年报告出来时,看到最坏情况也咬牙办下去,就
像癌症病患一样动刀化疗折腾掉半条命也要延命。而现在已经到了
癌末,再来以定价制度下重手,大概只会死不会好。
二、定价制不是万灵丹,其他国家的问题也要看进去。
另外无论那位YouTuber的影片还是独立书店经营者对定价制的看法,
我都觉得太过于执著并且单面向了。所以我会就我所知道的案例,提
供执行制度后会遇到的问题,希望能理解还是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像是
1. 集点制:
Amazon Student 10%点数是日本出版协会之前和政府请愿时用的案例
。而我会举这案例,就是网络书店、连锁书店会使用各种优惠手段来
取得竞争优势,对于缺少资源的独立书店而言,还是会处于劣势。
2. 新古书店:
如您提到的Book Off,在日本他们真的受到出版社厌恶,因为新书当
日一转手就可以透过收购来打折,然后出版社收不到钱、作者也拿
不到版税。后来他们利用积点制加上贩卖新书来修复关系才变好。
我觉得最奇怪的部分就是:台湾试行公共借阅权,就是认为图书馆借
阅会影响到书籍销售,需要给作者予以补偿。但是卖二手书这件事,
确实会影响到书籍销售,影响作者权益,却没有人多提。甚至还拿
Taaze卖电子书赚钱这件事当作业界成功案例,我无法理解。
3. 特典
今年公听会上我有提及,日本不少书(尤其是轻小说与漫画)会有通路
特典,然后各家通路特典会有差异来确保机会均等。但这特典是出版
社行销协助、通路自己掏腰包制作的促销。
一方面可以看作支持“实体书店”,但是另外一方面不要忘记,有能力
做这些特典的大多是连锁通路,像Animate。对独立经营的书店来说
还是劣势。
然后台湾出版社现在有些书会先找作者来签的几百本,所谓“首刷
亲签版”,但大多发给博客来或者诚品,也不是用来支持、协助实体
书店、独立书店。现在打折都搞成这样了,定价制执行下去这些签
名书会转给独立书店卖才有鬼啦。
三、独立书店的定位
今年到现在,我个人觉得有一点很大的变化。过去“书”与“书店”的
圣杯不再,可能通膨、可能大家娱乐手段多了、可能没时间。但是就
是对书的需求直线下降。靠书来维生这件事真的就是不可能。
日本这几年在“没有书店的乡镇市(町)”变少的状况下,重新开始回
乡开启“独立书店”的倡议,以作为地方文化据点。
那么其实不管有没有定价制,现在结果上都一样。新设立的书店目的
也不是“作为印刷书与杂志流通的店铺”了。
我记得2015年在文化部会议上,就提到如果目的是这样,那应不应该
把独立书店放到“社区总体营造=地方创生”的脉络下去推动?放在文
化部人文出版司来补助好像只有名目正确。(社造与地方创生的牛鬼
蛇神先不多讨论)
然后我也觉得台湾独立书店在选书与策展的主张强度上比起日本书店
差得很多。我认为针对特定书种,像是历史、科幻、悬疑、推理,来
做选书、读书俱乐部(收月费然后定期选书寄给你)、读书会,应该可
以透过网络跨越区域,来维持一家地方书店营运。
四、历史因素
说真的我是认为出版界要自己想办法自立。但是台湾太多事与政府都有
千丝万缕的关联。
如果没有戒严与报禁、出版品审查管制,那么我们可不可能在80年代
前就诞生出足够大的出版业,而不是在解禁后大爆发,然后像烟火一样
迅速散去;是否也能有更健全的制度。
然后提一下大家提到的“杂志附录”。
日本杂志的赠品称为“附录”,受到“景品表示法”规约,不需抽选的景
品(奖品)称为“总付景品”,规定上成本上限为:
- 杂志未满1000日圆(212日圆),上限为200日圆(42日圆)。
- 杂志含税1000日圆以上,上限为取引价额(含税售价)的20%。
所以levs说的没错,日本杂志的附录商品实际成本都很低。或者是走
品牌授权志,把商品的授权成本转移到内容授权金上,让附录商品仅
包含产制成本、或者常见的广告交换联名行销。
台湾为什么没有呢?也是历史因素。
营业税法第八条第一项第九款允许杂志报纸免税,目的是为了“提升
文化及教育水准”。然后过去各种杂志附录是否免税我没看过多少案例
,但相信我国国税局查得很严。像是〈财税第880450357号函〉:
“内容未超出杂志内容范围者,可视同属该杂志内容之一部分(发音片
除外)”
按此解释,像是空中英语教室随附的发音光盘都会被“除外”,所以管
得很严格啊。要是也套用日本杂志加附录这一套来“实质贩卖产品”,
那应该国税局就来查了。
至于很多过去有些杂志都有包美妆试用包或者产品,那是因为超商通
路要收定价一定比例的“上架费”。如果你杂志连续销售不佳,让超商
赚不到钱,物流就会要求你加包商品来提高整体定价,多收你上架费。
不过这也不重要了,现在超商里杂志架上的内容,说杂志这种媒体死
透了也不意外。很多事情都一样,放著放著等到他死了,也就不用管
了。
所以我是觉得在历史角度上,政府要在政策上协助出版产业正常发展
,但不是透过标案、补助、委托、出租空间、政策让利各种方式让特定
公司存活(我还是很反对文化部加码图书馆计次制,让远流与台湾云端
书库获利最大)。而是协助政策正常化。
五、文化与产业政策
另外一位朋友提到法国的文化政策与出版量。
虽然我懂一点法文,但是我没能找到法国文化政策的完整研究,都是来
字日本朋友的介绍。他们说法国文化政策是以“维护优美而正确的法文”
为主要目标,所以在电影、出版、媒体上,从创作产制到流通消费都有
对应的政策规划。
话说这才是“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政策。但台湾未来好像文化政策要走
“复振国家语言”,感觉就是闽南语/台语、客语、原住民族语这样的方向
了。
韩国的做法就不用多说了,韩国补助韩文书翻译成其他语言出版,想必
常在逛书店的各位格外有感,这两年来自韩国的出版品增加不少。然后
韩国疫情时第二次推条漫,除了抢攻日本Amazon、Apple books、Book
Walker等电子书通路专区曝光外,也大量抢进中国盗版漫画网站与App
。韩国文学翻译院(KLTI)与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KOCCA)把内容外销
当战争在打,策略方向一订好,银弹就源源不绝送出去,输了检讨再来
。这才是“内容产业政策”(反观我国文策院只会内斗)。
今年我个人在乎的是漫画辅导金,蔡总统首任就有这样的政策,然后
民国107年起随着前瞻计画开始发放:金额为:
- 107年:1亿4454万
- 108年:1亿783万
- 109年:7002万
- 110年:3094万
- 111年:3002万
- 112年:3050万
合计4亿1385万,平均每年6897万。
这些经费也不是全额补助漫画家创作,有蛮大一部分是出版社与出版计划
拿走,不妨看一下今年的补助名单,个人与团体是一千万/两千万:
https://eycc.ey.gov.tw/File/E6AD564FCA2E5572?A=C
说实在的,过去这四亿的补助,确实协助产出一些不错的作品,投资台湾
创作者的报酬率真的很高。但是要把整个产业炼打造出来一方面需要持续
投资生产,另一方面要找出有效输出的方法,一直派台湾出版社带团出国
参加各种展览我觉得和韩国比效果不彰。
然后林佳龙时代的“国立台湾漫画博物馆”又复活了,预算加码到20亿元,
说真的政府到底是希望产业活着能赚钱,还是希望死了靠瞻仰赚钱啦。

补充回应Levs前面提到《Trauma and Recovery》一书的台日定价。老实说,
从南门书局争议可以看出台湾出版界对于出版类别没有很清楚的认识,也
缺乏互相的理解。像他那种方式就是走过去的直销模式,然后套书与童书
的直销模式维持到2000年后都还有。
同样的道理,参考书走的通路与折扣与商售书也不一样。
然后我觉得像《Trauma and Recovery》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应该归到学术
出版,这样的书其实定价越高我会越信任,而我相信也会持续长销。当然
打折更会有吸引力,像是前面提到东京书展我就买了好多尚布西亚的日文
译本,平常不会想买下来看看日文版怎么诠释。
台湾就没有很明确把学术用书分开来,很多书明明很专门,却包装成大众
可能会感兴趣的书,也因此不敢把价格拉高,结果市场定位错误,反而让
书很快绝版。
如果说希望政府能做什么,就多做一些不同通路、销售模式、书种的研究
,然后再看哪一部分需要政策协助。
作者: btfy (btfy)   2023-11-21 21:09:00
感谢分享。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3-11-21 21:16:00
!!
作者: Destiny6 (命运之六)   2023-11-21 23:06:00
推好文
作者: miikal (miikal)   2023-11-21 23:15:00
大推说明南门出来的时候,就有人说他搞错了,不是他的场,因为trade book跟直销书不一样。但实际上台湾的分类并没有那么明确,而且不像美国从印刷时就分不同通路版本,他批货的出版社新书上市多久就让南门批到都可能是浮动的,所以定价制还是可能在任何一个部分打击到他。定价制的游说者集中在同一类型的出版社极有可能发生砍死人才说“Sorry我不知道你站在那会被砍到”的状况没按到推,再补推XD另外非常感谢bobbytung对大你对电子书的研究
作者: waterairsun (水空气阳光)   2023-11-22 00:13:00
支持定价制的却不想自己死在过渡期(定价制实行之后的几年间绝对会倒一堆出版社),所以喊的很大声但没人敢冲v.v
作者: miikal (miikal)   2023-11-22 00:51:00
所以有人偷偷问为什么喊图书定价制哭出版被通路迫害的都是大型出版集团,有自己的电商,折扣超级好,反而MOMO事件的冲突点,一直被拿来支持定价制的悲剧案例-小鲁,选择不签定价制连署?这条下去电商通路如果干脆退出卖书,谁撑得过谁会死?当然这就太阴谋论了
作者: sevenqueen (冬眠眠)   2023-11-22 02:02:00
小鲁有中国市场啊
作者: sv1723 (butterflies)   2023-11-22 02:56:00
这串文真认真! 我最近发现不少台湾家长会因为价格而去选择简体童书…一直抱怨为什么台湾本土或代理的书那么贵…台湾市场似乎比日韩更复杂 政治涉及的范围好大
作者: rehtra (武英殿大學士爾雅)   2023-11-22 07:43:00
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
作者: vulqup3 (数学课本包便当)   2023-11-22 10:31:00
推个
作者: CTUST (您真是套牢高手)   2023-11-22 11:12:00
无限常的阵痛期,就像当初苹果日报低价抢市,后果
作者: sova0809   2023-11-22 12:05:00
螳臂挡车 时代趋势早就不一样了 可以试试看 但没啥意义价格随便开 最后卖不出去 还是只能倾销给二手书市场
作者: bug9 (景依旧人不在)   2023-11-25 05:44:00
推选书跟策展的重要
作者: shrug (形狀這回事)   2023-12-02 00:4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