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在身体无法自由移动的时候,从<疫之生>

楼主: littleeye (本月我是寿星喔)   2023-11-10 14:00:50
喜欢一手拿书,一手拿酒的你,欢迎追踪我的书酒帐
https://www.instagram.com/p/CzZ8avEvADG/?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id=MzRlODBiNWFlZA==
"大岛方舟上,人人都很重要,把自己照顾好,身体安康心情稳定,受到影响时不发泄情
绪,有心量把焦躁不安终结在自己身上,已是极大的贡献。"
如果一直以来对人生抱持着完美主义,而让自己困在某个地方,不妨拿起<疫之生>,看看
作者在COVID-19期间,如何转换心态,学会接受现在的自己与状态,继续在人生这条路上
努力但不执著'完美'地完成考验。
COVID-19疫情随着流感化已然结束,但未来也许仍有可能因为天灾人祸导致'身不由己'的
时刻再度来临,本书作者借由记录疫情期间发生的种种,如何影响当下的心境与生活,进
而造就成了新的自己,向读者传达大难当前,每个人若都能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灵,对社会
便是莫大帮助,我想身在其中的我们,回想这为期3年大疫年间,所报导过的新闻画面、
亲友的社群软件分享内容,应该都是心有戚戚焉。
疫情造就了许多悲剧与负面情绪,但如同作者所说,"转变也是一种预备,转变来时不抗
拒,过了就抵达新的风景。p.9",疫情来势汹汹,并非一般人能阻挡,只能接受并等待,
而度过了这三年,世界看似恢复运转,却也让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或多或少产生改变
,疫情使人身体活动范围受到禁锢,但却让人可以反思对生活的觉察,"其实山本来就是
在的,蝉声蛙鸣也是在的,只是我以前没有听见。写作的窗景日日如是,夏日晨光每天都
流转来一次,只是我不一定有心力享受。p.9",疫情造成的社会紧张,使人们忽略其他事
物,让生活更显焦虑不安,因为"人在紧张时,其实都看不见身边的美好,更遑论看见自
己的美好。p.225"。当时的三级警戒,人们长时间待在家中,与社会产生物理上的隔离,
也让作者有大把时间思考、与自己相处,她了解了"无中里生有。生命总是要来体验那无
边无际的没有,单纯地没有。人在其中,沉默地待着,无所努力而无所抗拒地等待着。这
其实需要一种深刻、向内的力量,也需要一种勇气,去看见与体验内里的废墟。p.27"
此外,作者过去以为成功是要靠努力与行动,要"去做"才能达到成就,但直到博士班读到
尽头后,反而觉得重要的是学会接纳,接受"做不到"、接受自己的有限,接纳会产生完成
的力量。"接纳自己的现状,是生命移动的关键。p.35",用未来的眼光评价过去自己所做
的努力,是很不公平且无意义的事情,作者告诉自己也向人们传达"过去的我,无论当时
怎样不满意,终究是真心付出过。前一个阶段的不完美,依旧是一个完成,成为下阶段的
滋养。p.38",所以当下是最重要的,唯有当下的努力才能创造改变,进而完成自己的目
标。
"文字也教我活在当下。现下自己是什么,就写什么;不活在未来的假象里,也不活在过
去已逝的失败或成功里。未来还没有发生,过去已成定局。P.229",透过书写,作者逐渐
明了,"我其实只能写我现在能写的书。现在想到写什么,就写什么吧。寒冬时不可能收
获盛夏的水果,但可以享受特别温暖的汤屋。"
在疫情期间,作者不怨天尤人,而是望向内在的自我,与其对话,与大自然互动,或许不
能说因此脱胎换骨,但却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而非完美的人,我也能体会到书中作者
过往对自己渴望完美的执著,直到看到作者所写,"完美是假象,渴望完美是执著。追求
假象的自己会把努力都投到黑洞当中,越是投入,越是喂养不可能实现的期待落空,但越
是落空越是执著。P.227"。细细阅读书中的字句,我也学习转换心境,做自己能做的事,
在当下就尽全部的努力,然后感谢完成目标的自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