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zako (Izako)
2023-11-06 05:38:13● 如果正文看不下去,也可以先读的无雷后记
Eco 在 1983 年的后记里写道他经常被问小说中的事件是否真有其事,而他本人不是
非常欣赏这种问题。“中古世纪是欧洲人的幼儿期,我们经常能借由回顾中古世纪发现一
些问题的根源。”他让一些虚构角色说出后人(例如维根斯坦)说过的概念,但他不认为
十四世纪的人无法想像那些概念:“与其说我的小说里的中古世纪人物太像现代人,倒不
如说现代人的思考方式和中古世纪相去不远。”
我读的版本还有 2014 年作者为美国新版新添的备注。 Eco 写道,拉丁文是建立修
道院氛围的工具,这些拉丁文的引述受得起考据,但看不懂拉丁文不应该阻碍读者的阅读
。有些读者向他反应读到拉丁文仿佛逼着他们去查找字典,而德文出版商甚至在德文版最
后加了拉丁文词汇的参照表, Eco 认为这些都是不必要之举。另外他还提到 1980 年代
美国版初版翻译时,美国编辑 Helen Wolff 指出美国读者和欧洲读者不同:欧洲读者即
使没有修过拉丁文,或多或少会在历史建筑或教堂墙上看到拉丁文铭刻,在哲学、法学或
神学讨论中也应该会遇上以拉丁文为字根的词汇,所以不太会对拉丁文感到畏缩;美国读
者就没有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了。 Eco 和译者 William Weaver 将这个建议放在心上,
在翻译美国版时尽量移除不必要的拉丁文,或是在拉丁文后随即让角色再说一次白话英文
。他在三十年后的新版重提此事,想来这是一个作者感到受用的建议。
这位美国编辑点出的读者差异,让我看到外国编辑对原作者意见的重要性,也察觉到
或许放弃对于每字每句的执著,才能享受 Eco 想要营造的氛围。我在台湾读书时对中古
世纪也不熟,若非二十多岁后半有两年单身派驻在布拉格,假日没事就搭火车到捷克其他
城镇走走,看过大大小小的教堂、城堡、广场、 Trinity Column 和博物馆,恐怕也无法
想像在那段近一千年的时间中,人类慢慢发展出科技,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耕作方式,
建造出各种实验性的设备,例如几年就得大修的时钟和基于天动说的星象仪。纵使不准确
,也都是欧洲文明前进两步后退一步的轨迹。建筑物看多了,即使没有深入研究,也能稍
微分辨年代和形式,甚至对各种看不懂的符号和铭文也有了熟悉的感觉,仿佛能闻到《玫
瑰的名字》里阴冷的冬天修道院抄写室那股带有霉味的空气,数个世纪以来都不曾改变。
book 板上曾有板友因为读不下去而求救,而我也不是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就爱不释手
。之前最大的障碍在于我太坚持读懂每个词汇和元素,而《玫瑰的名字》恰好就是大量运
用中古世纪修道院里的元素来塑造气氛的小说。书中的僧侣喜欢秀拉丁文来强调自己的意
见,引用我从来没听过的古籍,如果坚持搜寻每句拉丁文的意思或是每个陌生名词的定义
,就会破坏阅读的节奏。这大概是我前几次跟随 Adso 的脚步走进修道院,却连第一天都
过不完的主因。
Eco 在后记里提到一位读者来信:“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告诉我,他完全不懂小说里的
神学辩论,但是那些辩论就像是希区考克电影里的悬疑音乐一样,让迷宫的神祕拓展到了
迷宫以外的地方。”“我们或许可以说,最单纯无邪的读者是最能读出架构的,他不需要
对内容想太多,就能直接看出不可能只有一种故事。”
虽然作者这样写,但是我仍然同意那位美国编辑,年轻读者可能要先具备基督教背景
,或是对拉丁文诗句和描述基督教天堂和地狱浮雕习以为常,才能撑著看到主角走进迷宫
吧。
● 意想不到的女性角色
相对于其他类别,我读的纯历史和历史小说不多,原因大致上和 Northanger Abbey
里 Catherine Morland 对于历史的抱怨差不多:“出于义务,我会读一点历史,但是读
到的东西总是让我困惑和沮丧。每一页都是教宗和国王的争执,战争和瘟疫,没事找事的
男人,几乎看不到女人的踪迹,教人厌烦。”离开学校后若不是 Rosalind Miles 和
Amanda Foreman ,我几乎不读纯历史。我喜爱托尔斯泰的历史小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
于他会描写女性,即使他偏好有圣女光环的女性,他也敢写出《安娜‧卡列尼娜》或是《
战争与和平》里的娜塔莎这种让不圣洁的女性也具备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作品──话说回来
,《安娜‧卡列尼娜》其实不能算历史小说,托尔斯泰创作时间和故事背景所处的年份相
去不远,当时俄罗斯贵族女性已有拥有财产和受教育的权利。二十世纪的 Eco 在写《玫
瑰的名字》时如果要引进十四世纪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又要符合当时女性会受到的待遇
,可是要花不少功夫。Eco 做到了,虽然令人不忍。
● 彩蛋
Adso 在故事期间跟随的老师,也就是解谜主角 William of Baskerville “来自
Baskerville 的 William ”名字里藏着对福尔摩斯致敬的彩蛋。 Baskerville 是个虚构
的地名,也是福尔摩斯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里事件
发生的家族庄园。
另外一个则是 Eco 在后记里证实很多读者的猜测,角色之一的 Jorge of Burgos “
来自 Burgos 的 Jorge ”的名字来自于用西班牙文写作的阿根廷作家 Jorge Luis
Borges,中文一般翻译成波赫士。波赫士的短篇小说 The Library of Babel 显然影响了
迷宫的设计。
这本书是 Eco 从他那丰富的阅历中想出来的故事,即使虚构的元素也显得真实,发
现致敬其他作品的彩蛋时,总让人会心一笑。
● 结语
《玫瑰的名字》的写作慢工出细活,就连阅读也要慢工出细活。以我个人的状况来说
,十几岁的我缺乏看懂这本书的知识,二十几岁的我则缺乏咀嚼这本书的耐心。认真说来
,大概要从两年前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诞生开始,我才逐渐开始培养出欣赏这本书所需要的
条件。
孩子的身体变化很快,一岁就能站起来走个两三步,但要等到两岁左右才会开始说单
字,三岁起发展心智理论。我的孩子已经牙牙学语几个月了,但离说出成串的句子还很遥
远,多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说话也比较晚,我得尽量对他讲话,也要耐心听他说。有些时
候他会突然指著头顶的树枝或路上的巴士,叽哩咕噜一顿,我也得作势接话,鼓励他说下
去。
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育儿任务的一部分,可爱归可爱,但也需要大量的耐心。在工作
中倘若遇到满口胡言的对象,视情况可以直接打断对方,对正在学说话的幼儿当然只能听
下去。
因此当我读到 Eco 在后记里将中古世纪比喻成欧洲人的幼儿期时,我突然意识到最
近的我能忍受 Adso 那冗长到强迫我要集中精神抓重点(或者是习惯有些段落不见得有重
点)的叙事方式,说不定是因为我对这位处于“欧洲人的幼儿期”的年轻角色充满了类似
幼儿照顾者的耐心(?)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尊重作者撰写的段落,就如尊重幼儿的发言一
样,保持耐心读和听下去。当然我也不是对每本小说都会如此投入,倒不如说,因为照顾
幼儿很花时间又单调,最近的我特别感谢能迅速带我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作品。
没有哪一本书能吸引所有人,《玫瑰的名字》备受推崇,但我大概不会推荐给太年轻
的朋友。自我耳闻这本书的书名起到真正读完,中间隔了不下十五年。 Umberto Eco 直
到五十岁才成为一名小说家,将近八十岁时还写了一本 Confessions of a Young
Novelist 《一位年轻小说家的告白》,那年离他成为小说家才快满三十年,所以他敢自
称“年轻小说家”。好好写作和好好阅读都需要时间,需要生命的累积。我非常期待之后
能够继续阅读 Eco 的著作。他写了好多书,如果每本都有《玫瑰的名字》一半的引人入
胜,那我可有太多好书可读啦!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11-06 16:55:00推,艾可书都蛮有趣
作者:
kings4 (dog day)
2023-11-06 20:43:00推
推,20岁出头时候也是完全不知道这本书在干嘛,之后有时间再翻看看
推。另外去年有一款游戏 Pentiment 就是以玫瑰当作改编的主要文本,写南德拜仁虚构教堂谋杀案,制作团队考证功夫也下很足,最后感谢名单衍生出书单,而且过半是史学专著…
作者:
in09 2023-11-12 08:44:00推荐给年轻的朋友也OK,我第一次读时就当侦探小说,读得很开心
这本很好看 越看越觉得作者敌基督 本无神论者看得一直笑 一查维基作者果然是离教者
手边有法文版的 摆了十几年 实在翻不动 太难了当年侦探社同事推荐必读Eco其他小说/散文比较轻松 不要纠结这本带着鲑鱼去旅行 超幽默好笑的 一定要看Eco是真正的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