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离析的阵营:抗战中的国民政府1937- 1945
https://www.facebook.com/tufengen
这本书分析中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党、政、军三者的互动。其中有一章,专写战争期间
,“上层政府颓废化”,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程度,看了真令人怵目惊心。
徐永昌(后来担任国防部长)就说:“多数人日言国家已至危险时期,而天天在吃喝嫖赌
,不做好事。日言政府恐将不保,而有机会总是引用私人。”
例子非常多,随手从书中摘录几个,比如:“汪精卫其他亲信们如曾仲鸣等人,对于嫖妓
的兴趣特别浓厚,他们在武汉法租界铁路饭店内长期包租固定房间,供其每晚招妓取乐,
高官间甚至互赠避孕保险套,雅称为‘如意袋’。”
“更具讽刺性的是,蒋介石由于看到行政院无法端正政风,所以只好另起炉灶,命令‘别
动队’侦查党政人员不正当行为。岂知这些下级干部却在旅馆里包下许多房间,自己招妓
聚赌,终夜跳舞,正经事一概不管,只知造谣诬陷,更加抹黑了政府的形象。”
“与此同时,重庆官场流行趋炎附势,也蔚然成风。某些官员的名片,居然在正面庆祝抗
战若干周年,在背面印蒋委员长肖像。也有在正面印‘国之慈母-蒋宋美龄’,背面印宋
美龄玉照。极尽拍马丑态。”
“闲冗机关过多、闲冗人员过多、政府编制日益肥肿、官员才干日益低落,成为战时中央
政府贴切写照。”
“或许最具讽刺性的是行政院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大张旗鼓地成立了‘效率促进会’,若
有其事地委派了委员,调查员和办事员等共20余位专职官员,但是本身却成为整个中央政
府效率最坏的榜样。在成立一年多之后完全拿不出工作成绩,却每个月耗费8,000元经费
饲养了一批不做事的职员,完全是作表面工作。”
书中大量引用陈克文(曾任行政院秘书长)的日记,陈克文说过一段话,值得引用:
“中国人最善于应付环境,最不喜欢做刻板工作。外国人尤其是最守旧的英国人,定了时
间或者定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是不容许无端改变的。中国人却有许多方法,许多手段,
将刻板的规定变成一种很活动,很可任意伸缩的东西。这便是中国人聪明的地方,也便是
中国人最没用出息的地方。一切不负责任,不切实际的毛病,都是从此生出的。”
而在各级政府中,最腐败的莫过于担任行政院长的孔祥熙:
“就在淞沪战役面临一败涂地的国难国耻关头,孔祥熙适时回国。中央政府各部会首长毫
不犹豫地安排豪华宴席为之接风,被当时社会讥为‘富人一席宴,穷人半年粮。’孔祥熙
也安然领受。”
“根据一位行政院高官的目击记载,孔祥熙女儿在1938年行政院第一次院会时,堂而皇之
地闯进会场与孔祥熙闲话家常,而孔祥熙也停止议程向在场官员们宣称,他女儿经常为国
家服务,‘翻译电报,代阅公文’等等,从未支领国家分文报偿。”
“在11月底一次行政院会议中,孔祥熙向出席的高官们宣称,法币基金稳固,银行美金储
存充足,美国罗斯福总统一定会支持中国,甚至说社会上许多人可以吃上猪排牛排,因此
无需担心。这种严重脱离现实的说词来自全国最高行政领导人,难怪陈诚作为听众忍不住
直指孔祥熙为胡说八道,‘庸医误国’。”
———
书中对蒋介石的政治领导也有独特的分析。齐教授写道:
“把蒋介石形容为高高在上地操纵和玩弄派系均衡游戏的操盘手,是过分高估他的的政治
能耐和宏观意识。”
“蒋介石通常会身兼多职,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但也因此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无
暇思考那些短期内不会产生危险的深层问题。”
“他喜欢道德说教,以威权主义的视角看待社会与国家,认为社会与国家都应遵守严格的
等级区分和‘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种心态很容易导致一种假定,即政府的功能就是
下达更多的命令与指导,国家大部分政治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但事实证明,这并非有效的领导手段。结果是:
“尽管蒋介石及其干部一再企图把蒋介石塑造成民族英雄和救世主的形象,但是‘元首原
则’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虚多于实。”
“无论在国民党内还是国民政府中,蒋介石远远无法行使独裁权力。国民党内派系斗争的
发展,也完全超出蒋介石所能控制的范围。他所能采取的最好手段,就是进行平衡协调,
或是拉一派钳制一派,保持自己的地位。在政府中,他的权力被其他盘踞于各个地区的地
方实力派所钳制和瓜分。”
“他在抗战期间,连篇累牍地在日记中抱怨党政军干部无能,不能执行命令,甚至琐碎到
信件电稿和文宣讲稿都需要他亲自手拟,而为之叹息不已。”
“由于缺乏地方实力派支持,又无力动员地方基层干部,国民党意识到,只有依靠非正规
的秘密特务组织才能够略微维持它的行政纪律和统治虚像。如果这种看法正确的话,那么
国民党的做法,正好掩盖了它政权软弱无能的本质。”
最有趣的是这一段:
“蒋介石在内心中对于国民党可能隐藏着一种难以说清楚的‘排他性’,因为打从南京时
代开始,国民党就不曾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蒋介石对于战时党务工作的批评严峻,不假辞色,因为在他心中并不是自揭疮疤,而是
在批评一个外在现象(汪精卫、胡汉民、旧官僚),这种亲疏之别一直漫延在他的日记之
中。”
———
齐教授对战争期间的国民党,也有十分有意思的评价,用他的词汇,这是个“肌体萎缩的
党”。在蒋介石无能也无力领导下,国民党内部就陷入严重的派系斗争。他说:
“面临重大危机时刻,国民党领袖们却只能怪怨他人挡路挤压或僭越,而完全看不出党可
以在自己领导下去启动革命斗志,和开辟一条革命新路。”
“缺乏干练胜任的干部,是国民党长期面临的严重问题。”
“何以国民党有党主义、组织、和领袖,却不能团结?”
“结症所在,则在党缺乏中心干部。中央干部则为总裁所信赖之若干人,此若干人并不能
意志集中,团结一致。于是以人为中心而有若干之分歧,进而互相冲突,真正努力基层民
众之党不可复见。一变而为若干互相抵牾之派别,虽有总裁在上而迄难有一组织严密团结
巩固之党,是为目前最严重之问题。”
“党中央领袖们不仅没有设法和平共存,反而是把彼此视为死敌。考其缘由,是因为他们
认识到,由于国民党在社会基层脱离群众,活动空间日益萎缩,所以更必须在社会和政府
仅剩下的上层建筑里,去发掘维持生计的资源。”
“各派系既然无法拓展外部资源,就只能把内部资源当成是倾尽全力去争夺的对象。
党领袖们不去探索如何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积极动员群众的革命方法,反而把全部能量耗费
在如何在党内高层获取重要职位。”
为什么国难当前,国民党各派系却“把争斗看得比平安度过困难的战争年代更为必要”?
他的解释是,因为“他们实际上不只是争夺战争年代的蝇头小利,而是在为战后的大摊牌
作暖身运动。”
换句话说,大家与其花时间去对外战争,不如想办法怎么样在战后胜利分一杯羹。
“这几个因素使得日本战败后重庆政府返回旧地的‘接收’瞬间变成是‘劫收’。能吃就
吃,能拿就拿,甚至能抢就抢,乃至亡命为之。”
“只有到了这个时节,人们才看清楚国民政府在战时遭受生机衰败的全面影响,像长期处
于极端饥饿状态的病患一样,一旦看到食物时其典型反应就是会不顾一切地吞噬,霸据和
囤储。”
“同样地,胜利复原的一大群党政军官员一旦看到沦陷区的‘食物’陈列眼前,就会完全
无视自己健康和国家利益,试图吞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甚至噎死也在所不惜。他们自认
为是征服者,而不是解放者,他们的行为在很多方面甚至比日本占领人为更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