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领导》读后心得:主管得学会让团队一起闪耀
简单的事重复做,就会有力量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mpound-leading/
以前我们在学校是学习学科知识,进入职场后磨练的是专业技能。但是,当我们被问到“
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常常没有答案,变成都依靠直觉去管理,看以前的老板怎
么做、我就只是照着做。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一本谈“领导力”的好书。
这本书在说什么?
《复利领导》的作者是领导力教练赖婷婷,她擅长的领域是领导力发展、组织有效性建构
、核心团队的养成。她主导或参与的跨国企业诊断与重整专案超过 200 件,一对一的顾
问与教练超过一万人次。这本书是她多年经验的淬炼,特别适合正在当主管或想当主管的
人学习怎么打磨领导力。
全书分成三个主要篇章,分别是心态篇、做事篇、带人篇。心态的部分比较软性,包含怎
么样提升信念、建立适应环境的心态、寻找个人的优势等。做事的部分有点像策略,包含
主管的角色区分,如何制定目标带领团队持续前进。带人的部分我认为是最实用的章节,
有点像方法论,包含怎样领导同事、领导资深前辈,还有领导不同表现等级的下属。
这本书的行文叙事很流畅,完全不像是国外商管书那种偏向教科书的形式。由于作者有大
量的教练和顾问经验,所以书中每个章节的观念,她都能信手捻来好几个实际案例,让我
们在读的时候就像身历其境,仿佛跟着学员的视角走了一遭。接下来分享一些书中的亮点
,以及我觉得很实用的领导技巧。
主管必须跳脱既定思维
这本书从“前言”开始就让我感到很有共鸣,我觉得作者给我一种“勇于挑战既定职场印
象”的魄力,还有“不甘于二选一”的价值观。
像是她提到“or”和“and”这两个英文字。
她说我们都太常掉入 or 的陷阱,以为我们只能选择 or 。像是家庭或者工作只能选一个
,我们以为很难兼顾;全力鞭策团队冲刺,就不可能与队员维持友好关系;短期目标与长
期理想会有所冲突;企业强调品质良心,就难以兼顾获利。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 and。只有当我们相信 and 的存在,才有机
会发展出两者兼顾的做法与结果。“or”就是二选一,“and”则是两者兼顾。小孩子才
做选择,大人全都要。身为一个领导者要学着当大人。
此外,她认为人生与事业的“需要”和“想要”这么多,我们仍有权利选择去相信那些“
看似不可能”、但其实可以拥有的那种“完整”,她强调:“利己与利他、我好与共好,
是可以同时发生的;追求梦想与财富自由不必是对抗的关系。”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前半
部“心态篇”要告诉我们的事情,我们必须跳脱那些既定的旧印象,用一种崭新的态度来
面对人生,我们的领导才有可能产生崭新的转变。
|我不是天才,但可以是地才,每天踏踏实实地刻划一些足迹和印记,就能为自己创造出
|属于自己的体会与精彩。
主管要扮演的三种角色
一般我们听到“主管”要扮演的角色,很容易直觉想到“当一个主管就是要管理别人”啊
?主管,就等于管理者吧?而作者给出另一种看法。她认为主管必须有“多元职能”,才
能够有效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三个职能分别对应到三种角色:
第一个角色是“管理者”。担任管理者时,你要很会运用机制,使自己有节奏地推展进度
、达成目标。这个角色需要培养的是日常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让
下属“持续朝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个角色是“教练”。担任教练时,你要很会运用对话,使自己掌握听得见和听不见的
资讯,与伙伴建立连结,并创造共识。这时要培养的是沟通的能力和引导人才的能力。简
单来说,就是让下属“成为更好的人”。
第三个角色是“领导者”。担任领导者时,你要很会运用能量,以吸引有志者一同前行。
这个角色很讲求塑造团队文化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让下属“愿意追随你”。
作者进一步说明:“这三种角色与技能,并没有哪一个比较重要,而是必须依据不同情境
与对象,相辅相成、搭配使用。”这个观念给我的启发就是,并不是限制自己只能成为某
一种类型的主管(像是教练型),而是要依据不同的情境和状况,扮演不同的角色。像是
有些时候,就是必须依靠严谨且有规划的步骤前进,这时候就要有管理的手腕。如果要引
导下属去探索他们自身的长才,则要改用教练的身分去指导。
主管如何带领这三种人
这本书的后半段是“带人篇”,我觉得里面的每个重点都值得记录下来。这边分享一个最
常见的情境,看作者提供我们什么方法来应用。在一个团队里面,每个成员的专业能力、
企图心、工作态度都彼此不同,而在主管的心目中,一般会区分出谁是 A 咖、B 咖或 C
咖。那么,要如何带领这三种人呢?
对于 A 咖,作者建议以“愿景图”来引导,就是请他们在脑中(或实体)画出未来五年
、十年的长期愿景,如果那个时候的他们获得了某种成功、成为了某种理想中的自己,那
会是什么模样?只要有适合的愿景,A 咖就能够朝那个方向持续迈进。另一个诀窍是“将
舞台让出来”,作者建议主管不要只顾著扮演主角,而是要让 A 咖成为剧情的主角,自
己改当导演和编剧,放手让 A 咖演出,我们要懂得享受整个剧情的精彩推进。
对于 B 咖,也就是团队里面绝大部分的中坚份子,我们要当一个“加分型的主管”。也
就是说,不要刻意去找他们的碴,不要事事都挑缺点或扣分,这样反而会让这些认真努力
的主力感到心灰意冷。相反的,我们要“刻意”去找出他们的优点,用加分的态度对待他
们,持续给予赞赏和肯定。
对于 C 咖,书中提到用“绩效改善计画”引导他们进步,这个方法我就先不赘述。有另
一个让我更有启发的建议,是当主管面对“必须裁员”的压力时(像是上级指示一定要裁
掉百分之几的员工),该怎么做比较好?作者建议我们不要想着要放弃谁,而是用“救生
艇清单”来处理。我们要想像自己在一艘即将沉没的船上,但是救生艇只有一条,我们只
能带一个人上船的话,是谁?如果要带第二个人,是谁?以此类推。我们要心想:“谁具
备足够的能力,在资源有限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创出新局? ”“谁具备足够的生存勇气
,能逆风前行,不轻言放弃?”用这种“正面表列”的方法去挑选,会帮我们从“价值”
的角度来出发。主管必须挑选出能够让公司存活下去的、具有价值的成员,而不是被个人
情感给干扰了决策。
关于带人,书中也有提到如何领导“曾经是自己同事”的人,以及领导“比我们自己还资
深”的同仁。这些实用的建议,相信会带给担任主管的读者一些方向和启发。
后记:成功是使他人成长
《复利领导》这本书的作者是从“顾问”和“教练”的角度来谈领导,让我们看到她如何
指导一些曾经陷入盲点的主管,带领他们克服心中原本的成见,拥抱新的领导思维,这些
故事读起来真的十分过瘾。
这也让我想起另一本《一流的人读书,都在哪里画线?》书中指出,当我们要“选书”的
时候,特别是当我们想要“有系统地”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这时候挑选顾问写的书准没
错。像是学习领导,我们就不只是向一、两个人学而已,而是透过顾问的长年经验,从很
多个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去取经。
最后,借用一句前奇异执行长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的名言:“当你还不是领导者
时,成功是使自己成长。当你成为领导者时,成功是使他人成长。”这句话给我的启发是
:领导的复利不只是攸关我们自己本身的行为,更多是来自于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所
产生出来的成效。那是一种缓慢的、一点一滴的累积。
真正强大的领导者能勇敢呈现脆弱,因为他能允许自己不完美,也才能允许别人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