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脑这样记忆什么都学得会

楼主: licklabium (76600ferio)   2022-11-29 22:21:31
这是比尔盖兹推荐两次、蝉联畅销榜400周以上、“刻意练习”之父艾瑞克森、
行为经济学家艾瑞利、记忆赛创办人博赞强推的书。
然而我一直看到第六章之前,实在不懂这本书为什么获得这么多领域的不同人
推荐,甚至一度认为它只是招摇撞骗,华而不实的书,好几次我都想放弃,几乎无
法再看下去。
我想起了几年前在看认知神经学之父葛詹尼加写的“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一书时的经验:一开始边看边摇头,觉得葛詹尼加这本书写的实在有够糟,要不是
看过他的其他著作,简直要将他视为骗子了;后来内容峰回路转,铺陈的脉络忽然
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起来。
因此看“大脑这样记忆什么都学得会”一书时,我不断提醒自己,或许精彩之
处就在后面了。
此书的作者乔许弗尔是一位记者,因为一张葛林斯坦的照片旁,写着“世界上
最强壮的人”,让他好奇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智力冠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会是
谁,而意外搜寻到世界记忆大赛冠军普力墨:他能在五分钟内牢记96个历史事件、
32秒内记住一副扑克牌、背出小数点后五万位的圆周率。这开启了作者对于记忆力
、记忆术的探索旅程,最后甚至亲自亲与了全美记忆大赛。
1951年,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雨人”,故事的原型匹克,有着过人的记忆力
,能背出莎士比亚全集,也熟知每首古典名曲乐谱。他曾在看“第十二夜”的戏剧
表演时,有位演员调换了两个句子,匹克因此大发雷霆,迫使戏剧中断,从此被禁
止参加现场的戏剧演出。
谭米特是“超级大脑”记录片的主角,26岁的英国奇才,年幼时患有癫癎,却
因此让他可以说出1到100000间的所有质数、毫不费力的进行复杂乘除演算、通晓十
种语言、在一个周末学会西班牙文,甚至发明了一种名为manti的语言。记录片制作
人把他送去冰岛,让他学习七天的冰岛文(据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难的语言),七天
后主持人在镜头前直呼不可思议。加州大学的拉玛钱德朗和剑桥大学的拜伦柯恩分
别对他进行一天的测试,最后得到相同的结论:谭米特是世上少有的奇才。
记忆光谱的另一端,则是世界上最健忘的人。神经学家史奎研究长达十年的EP
,智商103,在1922年11月,生了一场病,一种名为单纯疱疹的恶性病毒侵袭他的
脑,使得他大脑内侧颞叶的两块核桃大小的部分消失,大部分的记忆也随之消失。
这使他患有两种失忆症:
(1)顺进性失忆症:无法产生新记忆
(2)逆退性失忆症:他无法唤醒旧记忆。
EP甚至无法记得自己有丧失记忆的问题,对来他说,每时每刻都是新发现。
他被困在现在,不记得过去,不会思考未来。他的生活是静止的,也因此不存在任
何烦恼。(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
HM则是另一个非常著名的病患大脑,九岁时就罹患癫癎,每周都会昏迷数次;
二十七岁时,神经外科医师史考维尔对他进行了实验性手术,切除了他脑中的海马
回和周围大半内侧颞叶。手术减少了HM癫癎的次数,却也使他丧失了记忆。他无法
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然而米尔纳却发现,HM能看着镜子里反射的星形图案
,画出一个五角星,而且愈画愈好。
匹克、谭米特、EP和研究他的脑科学家,以及书中提及的每一位记忆大师、科
学家如艾瑞克森,或是患者,只要能接触的,作者都不辞辛劳地亲自采访,甚至接
受他们的训练与测验,因此更笃定了作者参加全美记忆大赛、一探记忆真面目的念
头。
在第一章标题直言“这一生最值得的投资”。作者幽默地说:“如果阅读是为
了增长知识,那大概是他从事的活动中效率最差的一项。”对我来说,看过的书很
多,但记得的内容却很少,有时拿起书柜里的书,甚至不记得自己到底有没有读过。
然而作者也说“智慧源于经验,而经验源于记忆”,如果能有更好的记忆力,是否
能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也更加了解自己呢?
作者到曼哈顿观看2005年在联合爱迪生公司举办的全美记忆大赛,看了许多神
乎奇技的记忆表演:5分钟内记住一千个随机数字、15分钟内背三百个单字、5分钟
记住一副扑克牌等…。这也引导作者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学校教我们知识,却从
未教我们如何记忆知识。
他问英国的年轻记忆高手库克说:“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是记忆天才的?”
“我不是什么天才。”库克笑着说:“我原本的记忆能力也就是普通水准,参赛的这
些人都和我一样。”
库克、普力墨是学会“用更能帮助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也就是本书介绍的记
忆宫殿法,来展现出超强记忆术。世界记忆大赛的创办人博赞说:“头脑就像肌肉
一样需要锻炼。”
然而随着科技愈发达,人脑记忆却愈衰弱。博赞说大家以为记忆力日渐衰退是
正常的,所以顺其自然就好。但博赞却直指这观念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就算正常,
也不表示该任由它发生。
作者向博赞提出各种问题,博赞回答他:“与其问一大堆问题,不如自己试试
看。”不过作者并没有立即被说服。
第二章“锻炼你的联觉能力”,作者介绍了苏联神经心理学家卢力亚所研究的
年轻记者S。S有着背诵出会议上听到的每一句话的能力。卢力亚在持续研究S三十年
后,出版了一本关于S的书“记忆大师的心灵:一本探讨浩瀚记忆的小书。”卢力亚
的精彩纪录中,S完全不符合常人的遗忘曲线图。在变态心理学的年刊中,S被当成
独一无二的个案。
不过库克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从S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体现我们也拥有如此的非
凡才能。
库克邀请作者到一所公立高中,展现经过他教记忆技巧的一群16岁高中生,如何
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
“你看过的所有东西,大脑都有记录,只是需要方法唤醒。”库克说。心理学
家芙特斯在1980年代发表的文章、荷兰心理学家瓦格纳也都如此认为。
在我自己看过的相关书中,对于过去的记忆是否都留在我们脑中,只是等待被
发掘,似乎有所争议,因此对此我甚是怀疑。不过靠着有效的关联线索,可以更有
效唤起记忆,倒是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作者认为,这种关联线索的强化,由某种感官刺激自动引发另一种感官经验的
“联觉能力”,就是S大脑如此特殊的原因。不过S的事业并不顺遂,他记得太多。波
赫士认为:“造就一个人思维的核心不在记忆,而是遗忘。”
神经学家马奎尔研究了在迷宫般的伦敦街头开出租车的司机,得到结论:司机
在伦敦的大街小巷穿梭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大脑整体结构。
大脑是可以重塑的。
然而要如何训练,才能拥有如S般的超强记忆呢?库克再次邀请作者接受他的训
练。
第三章“高手比普通人强在哪里?”作者举了日本雏鸡性别鉴定师的养成过程,
介绍了写“杰出的记忆大师”和“刻意练习”的作者艾瑞克森的研究结果。作者决
定与艾瑞克森见面,听听他的看法。此部分介绍了神奇数字7加减2、记忆组块
(chunk)和刻意练习的方法。
记忆组块与切割讯息或任务密不可分。切割的过程就是把看似无意义的资讯,
用早已储存在我们长期记忆里的资讯,重新加以转换。循此脉络可以推知,我们已
有的知识,决定了我们能够掌握多少知识。关于此部分,我真心推荐“大脑喜欢这
样学”、“刻意练习”和“心流”等书,对此内容有非常深入的描述。
作者认为,是记忆造就了专业,不论是经验老到的特警队员、雏鸡性别鉴定师
、西洋棋高手,都是靠着有系统的练习,使得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普通人有所不
同。那是感知与记忆的技能。
第四章探讨了记忆的本质与意义,此章介绍了世界最健忘的人EP,作者亲自与
他接触,并与他的研究者访谈。从EP的身上,作者体误到“创造新鲜的记忆,能延
长你感知到的生命。”法国的生物学家西佛透过长达两个月的洞穴生活,实际体现
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将他变成了另一个EP。”在马修沃克的成名著作“我们为什
么要睡觉”一书中,介绍了西佛的实验,此书也是相当棒的一本书。
单调的生活会摧毁时间,新奇的经验会扩展时间。定期改变一下生活常态,尽
可能用新鲜的经验来更新记忆库是很重要的,那能延长我们所感知到的生命。
“如果留住记忆是为了活得像人,那么增广见闻以记住更多,就能活得更像人。
”库克说。
此章另外介绍了因癫癎而接受手术的HM,却因此失去将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
忆的能力,但研究人员也因此发现,尽管有失忆症,HM的记忆仍然在运转。
失去记忆的人仍然能继续学习。
人脑的记忆系统究竟有多少种,仍然没有定论,但普遍分成
(1)陈述性记忆:即知道自己记得的事。陈述性记忆又可分成语意记忆和情节记忆
(2)非陈述性记忆:即不自觉记住的事。
动作技能学习主要靠小脑,认知学习主要靠新皮质、习惯的形成则是靠脑部
的基底核。
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也是形成性格的核心,是由非陈述性记忆所形
成的。
大多数的失忆症患者忘记的都是最近的记忆,久远的记忆反而记得清清楚楚。
这表示我们的记忆并非静止不动,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改变模样。较旧的记忆
往往像由第三人拿着相机捕捉的画面,而较近的记忆多半采第一人称观点。此部分
我推荐“记忆VS创忆”一书,有更加深入的介绍。
尽管HM失去了陈述性记忆,但透过一再练习,他仍然能将镜中反射的星形图案
愈画愈好。
一再练习,就能学到新能力。
第五章正式介绍古老的记忆术:宫殿记忆法。这部分是让我最感到排斥的章节。
作者写道:记忆术最重要的祕诀,就在于把大脑不擅长记住的资讯类型(如文字和数
字),转化成大脑擅长记忆的资讯类型(如图像与空间)。
然而对理工科背景的我,求学过程中,图像与空间是用来“理解”资讯,但却
是以“符号公式”来记忆。甚至内容熟练后,许多概念都不是转成具体图像来理解
,反而是以符号公式来推演。
作者在此部分介绍的宫殿记忆术的起源与演变,并简述了宫殿记忆术三部骤。
而最关键的核心,是创造力。你愈能把记忆内容想像成丰富的生动画面,就愈能牢
记。博赞强调:世界记忆大赛比的不是记忆,而是创造力。想像画面愈劲爆有趣愈
好,会动的画面比静止的图像更好。
至此,作者开始接受库克的指导,练习记忆术。
第六章“如何聪明学习,轻松活用”。库克不断跟作者强调,早期记忆书藉的
书写作者认为,锻炼记忆力不只是为了吸收更多新知,也是为了强化一个人的品格
,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记忆的内容会塑造一个人的专业与人格。真正的学习,需
要理解与记忆,如同诗人卢肯说的:“一本书刻在心上,胜过坐拥千卷。”
以现在的主流思维来衡量上述库克的思维,我想会有许多反驳的言论。不过以
我自学的经验,却相当贴切:学习的内容要与自己产生关联,才能真正拥有知识。
那需要反复不停地实践。
也因此出现了一个悖论:想要轻松记忆,需先经过训练。然而如同“献给赫伦
尼的修辞学”作者所说的,记忆文本内容之所以很有价值,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
因为很难。也如同电影“美国失败者”中所说:“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事,很少是
不用付出代价的。”
至此,作者开始立下学习记忆术的目标。他开始学习古代吟游诗人,如何能背
出荷马的“奥德赛”和“伊利亚德”:透过押韵的文字、动态的画面,再利用歌曲
将语言结构化,并以感觉来联想。不过这两首诗我都没看过,不能肯定吟游诗人是
否以此方式来背诵。
第七章,作者讨论了科技能让我们大量减少以往需要记住的资讯,随手按键就
能获得正确答案的现代,究竟记忆还能扮演怎么样的角色。
柏拉图在“费朵斯”中,提到苏格拉底说的故事:发明文字的埃及古神图特去
见埃及王塔姆斯,要求把他的奇妙发明,也就是文字,传授给人民,让人们强化记
忆,增进他们的智慧。然而埃及王塔姆斯却不认同图特的观点,他认为这会在人们
的灵魂播下遗忘;透过文字给学生的并非真正的智慧,只是智慧的表象。
苏格拉底反对透过文字把知识传播出去的想法。讽刺的是,正是他的弟子柏拉
图和色诺芬把他对文字的轻蔑态度,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才会了解他的思想。
然而苏格拉底那年代,文字的书写和卷轴的编制,与现代的文字书写方式、书
的编制十分的不同。唯有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才能真正了牵苏格拉底的思维。
若再从另一个角度阐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著名公式E=mc^2,然而将E=mc^2
公式背起来,绝不等于理解了狭义相对论的内容。背起文字,与真正的理解,不能
划上等号。随着资讯泛滥的现在,“博学”似乎不再是“懂得多”,而是搜寻资讯
的能力。然而找到资料,和理解资料是不同的两件事。想要理解并记住内容,就要
反复阅读与思考,但这在现代教育体制中饱受批评。
即使我和作者都认为,自己不是很差的读者,却也往往不停阅读,然后不断的
遗忘。不禁要问,那何必属此一举呢?卢希鹏曾说:“记得的都变知识,不记得的都
变气质。”似乎稍微安慰了我。不过这也是我要求自己,看完一本有收获的书,尽
可能用心写下心得,让自己起码能记得书的大概内容,与自己想法的原因。
第八章开始谈论作者如何准备全美记忆大赛的方法与心路历程。他介绍了基本
法(Major system)、PAO法。然而如同前面所说的悖论:你得先记很多东西,才能记
住你要记的内容。作者与“刻意练习”的作者艾瑞克森见面,借由他的协助,采用
刻意练习的方法开始练习,心态也从单纯的好奇,转为必胜的决心。
当作者从认知阶段,进入连结阶段,最后到自动反应阶段,记忆力似乎就无法
再突破。高尔顿爵士在1869年出版“遗传的天赋”,认为人从事体力和心智活动,到
了一定阶段时,就会遇到一道高墙,无论受多少教育或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跨越。
天赋似乎就是我们的能力极限。
然而艾瑞克森与其他研究专家行为的心理学家却一再发现,高墙不是人天生的
能力限制,而是我们自认为可接受的表现水准。
投入的练习时间不是重点,锁定困难的部分加强练习才是关键。因此,本质上
,刻意练习是辛苦的:想要提高技能,就要看到自己的失败之处,然后勤练失误之
处,从失败中学习。当缺少了刻意练习,高手也会退步,这正是乳房X光医事人员所
面对的困境:缺少即时回馈。
不停超越自我,需要的不只是策略,更是心理!
第九章,作者讨论“学习如何学习”,更开始讨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究竟古
老的记忆术是否像孔雀的尾巴,漂亮,却一无用处,如同史学家罗希所说的,不过
是知识的化石;哲学家培根也认为,记忆术根本没有用处。
不过教美国史的马修老师却告诉学生:“多学习名人的想法,也会让人觉得你
有想法。”
他要求学生的作文至少要引用两段名言,并且教导学生学习记忆技巧。马修认
为,这是学生计算机和教学生乘法的差别。过去四年来,接受马修记忆术训练的学
生,全都通过纽约高中毕业会考,其中有85%拿到了90分以上的高分。
然而,这完全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或许比背书更严重的大概只有体罚了。
如同瑞士哲学家罗素痛恨背诵,他写道:“阅读是童年时期最大的痛苦。”
莱斯博士考察了三十六个城市的公立学校,称纽约某所学校是“我看过最不人化的
机构,每个孩子都被当作背书机器和演讲机器,就好像每个人都具有这两种天赋。
没有个性、没有感觉,没有灵魂。”杜威说:“我希望孩子说的不是‘我知道’,
而是‘我做过’。”也因此开始了教育改革。
然而作者认为,学习和记忆不是两回事,没有系统性的记忆,就无法有效率的
学习。记忆的内容固然重要,记忆需要训练这件事也同样重要。
教育家赫许认为,学生在走入社会前,应该具备一位好公民必要的基本文化素
养,需要重新重视事实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的是能够记住
所学的最佳工具。
记忆是为了活学活用,而非死背硬记。
如同前面所说,记忆大赛比的其实是创意。而创造是知识库存的成果。记忆与
创意互相依存、互动而更加茁壮。
此章介绍了博赞发明的心智图(我看到此,才知道心智图是他注册的商标)。博
赞强调,记忆主要是个想像的过程,记忆女神是缪思女神之母。记忆力与创造力是
一体两面。如果没有可供炼的旧思想,哪来的新思想呢?
纽约大学教授卡露瑟曾写到:“创作有赖于完备可靠、随手可得的记忆。”这
让我想到,已故侠医林杰梁医生,正是凭借着他对各种毒物深刻认识,才得以发明误
饮巴拉松治疗的方法。
作者认为,记忆的训练有两个目的:
(1)培养不同主题间跳跃思考能力
(2)培养大脑在旧点子中创造出新连结。
记忆是为了创作。
讯资之所以“左耳进、右耳出”,往往是因为没有可以依附的对象。如同我对
希腊神话一无所知,即使看到一堆希腊神话的隐喻,仍然搞不清楚缪思女神是谁…
学习成就低落的学生,或许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没有能力学习,因为他们缺少了此
领域的基本知识。
先累积知识,才能吸收知识。真正的理解离不开事实,掌握的知识愈多,就愈
容易学到更多知识。作者和洪兰都将背景知识比喻成一张捕捉新知的网,记住的知
识愈多,获取的讯息就愈多,网就可以编织的愈大。
而这吊诡的现象,代表着知识得有一个武断的起点,如同A写成A、念做A、a写
成a,也念做A。如同王道还曾写道,科学得有一个起点,如同我们无法解释为何有
惯性,但我们得记住惯性这现象。
第十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靠经验累积。”作者深入采访了记忆传奇天才谭
米特、电影“雨人”原型的“匹克”,深入剖析了学者症候群,并亲自研究关于心
算的理论,也与多位记忆大赛的高手讨论,得到了一个结论:谭米特和匹克的能力
,虽然一点也不简单,但却是能学会的。
普力墨除了参加记忆力大赛,也参加世界杯心算赛,题目比谭米特的难许多。
他认为谭米特的数学天才没有什么神奇,背出100000以内的质数或22000个圆周率后
的小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甚至许多记忆大赛的高手都能做到。事实上,作者发现
谭米特曾以丹尼尔寇尼的名字,参加2000年的世界记忆大赛,获得第四名;2001年
改名谭米特再次参赛,成了纪录名中的主角。
记忆高手卖力练习,却没没无名,甚至被当怪胎。而潭米特因有先天障碍,
反而赢得了广大的瞩目。
作者在与谭米特深入接触过程,发现谭米特所说的联觉,或许谎言多于事实,
甚至十分挣扎是否该如实写出来。
至此,作者认为超强的记忆能力,用对方法训练,比天赋更重要。
天道酬勤,学道酬苦。
“天才的关键习惯”一书作者克雷格莱特,对于天才究竟是天赋异禀,还是后
天努力,有着不同的想法。他认为“没有答案!没有答案!没有答案!”艾瑞克森则认
为是后天养成。不过若仔细比较,克雷格莱特对天才的定义,与艾瑞克森对天才的
定义并不相同,因此得到的答案也截然不同。
最后一章,是作者描述他最终获得全美世界冠军的过程,与心境转变。或许如
同我自己练习重量训练一般,随着举起的重量愈来愈重,获得最重要的不只是强壮
的身体,更是生命的韧性与自信。也如同我终将耐著性子读完此书,获得的不只是
作者想传达的知识与故事,还有不停与内容思辩的自我认识重新建构,强化了我对
记忆与学习的正向思维。
难怪比尔盖兹推荐了两次。我也推荐给您。
作者: JoJo2330 (99 RBLX)   2022-11-29 22:35:00
看你说的感觉是“记忆曲线”的方式
作者: hoho8 (hoho)   2022-11-30 05:13:00
好文推!
作者: Misscat16868   2022-11-30 06:41:00
吃了“聪明药”就有这样的效果不是吗?但与其说药不如说是毒品,我的推文需要水桶吗?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22-11-30 07:10:00
推 好认真的心得
作者: cmsisgod (单宁酸)   2022-11-30 07:25:00
写的真好
作者: curist (SERIOUSLY!!!???)   2022-11-30 13:24:00
精彩的心得
作者: envyme (老娘快累死了)   2022-11-30 23:19:00
谢谢分享,写的真好
作者: flyaway2100 (我是好人)   2022-12-01 13:06:00
写的真好 谢谢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