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怡辰老师的高效时间管理课》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2-11-06 13:59:58
《怡辰老师的高效时间管理课》读后心得与三个重点
心态、概念、工具,打造恒毅力的人生复利心法
部落格图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yichan-time/
为什么我们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一天的时间该怎么分配最好?如
何不把工作带回家?既然事情永远没有忙完的一天,那么学会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管理
心情就是最重要的课题。如果横竖都要忙,不如学会更聪明地忙。
我为什么会想读这本书?
自从我开始经营阅读前哨站以来,最常被读者问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做时间管理”。当
我在整理自己的经验时,我也对其他人的时间管理方法感到好奇。我最好奇的,是有养小
孩的人。由于身边许多朋友都结婚生子了,从大家的闲聊当中都可以知道一旦有小孩子之
后,时间有多么不够用。
而在我心目中,同为阅读推广人的林怡辰老师无疑是一位时间管理的超级达人。她同时是
三个小孩的妈妈、身兼国小学校的事务、担任演讲讲师、是专栏作家和出过两本书的作者
,她还帮婆家的葡萄园担任行销小编,也经常在部落格和脸书粉专发表文章。这让我很难
不怀疑,她一天是不是有 48 个小时可以用啊?
刚好最近她将时间管理这门课题整理成书,写出了第三本书《怡辰老师的高效时间管理课
》,书中涵盖了三个主要的元素:心态、概念和工具。我很好奇她用什么角度看待时间,
又用什么角度去诠释我们对时间的应用方式。以下分享三个令我最有共鸣的重点。
1.先支付给自己
作者提到有很多读者曾经问她,为什么总是可以一直保持冲劲、精神奕奕,还会满怀期待
的开学?她认为关键在于“先支付自己”,也就是先照顾自己,让自己满足,身心平稳。
如果有时常关注作者脸书的朋友就会发现,她的优先是健康第一、家人第二,她认为准时
下班应该是常态,而过度的加班是不道德的。她不会在上班的时候把自己榨干,而是尽可
能保留一半以上的精力留给自己和家人。她说过:“不要把最精华的精力给了别人,送给
家人却是一副疲累的身体和暴躁的情绪。”因此,最让我感到共鸣的地方就是,她十分重
视自己与家人的时间优先序,可以说一切的工作任务和事项,总是排在自己与家人之后,
然后才谈时间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先照顾好自己的心情,才有可能照顾其他的事情。
另一个让我很有感触的事情,是她分享自己撰写第二本书的方法。由于第一本书的拖稿经
验,她决定改变方式。她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一路写到七点。每天三个小时,产出一
共五千字的文章,总共二十天写了十万字。她把写书当成每天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之后
的时间就可以全心做其他想做的事,像是工作、陪伴孩子、处理家务,就不会因为焦虑而
乱发脾气。这就是一种先支付自己的实际运用。而我上半年在撰写自己第一本书时,因为
总是把写书放在第三顺位之后的任务,结果就有一搭没一搭,一直拖延著书稿的完成日。
直到七月开始,我才正式把写书放在第一顺位,把写心得文章和与其他合作伙伴的邀约放
在第二顺位之后,写书的进度才开始步上轨道。
如今,我的第一本书稿总算大功告成,一切也得归功于“先支付自己”的规划方式。生活
的忙碌是难以避免的,但优先执行最重要的任务,却是我们可以安排的。
2.不要被意志力欺负了
在这本书中,我一直留意到一个关键讯息,那就是“先对自己好,时间才会用得好”。我
们常常谈时间管理都以为是公式化、科学化的方法论,反而忽略了我们真正要管理的,是
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作者举意志力为例,很多人时常会责备自己“缺乏意志力”,但仔细想想,我们可能只是
对自己和自己的目标太苛责了。书中列出两个错误的心态来说明这个思考盲区。
第一,太早下判断。许多人刚开始执行目标时,就把旅程当成是痛苦不堪的“苦行僧”行
程,这样的心态容易对自己造成负面思考,产生不安和恐惧。第二,太严厉的自我评价。
许多人会强迫自己按照计画实践,要求自己一定要一丝不苟,还要提早完成,对自己有太
过完美的苛求。每当有突发状况出现,心里就开始批判自己:“我真是一个没有意志力的
人”。
我以前也曾经觉得自己必须完美、必须有纪律、必须彻底执行,一旦无法达成那个样子,
好像自己就是很个很糟糕的人。作者建议我们不要替自己贴上太多的负面标签,而是换一
个角度思考。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记得自己是遇见问
题的人,而不是有问题的人。我们只要思考怎么解决问题就好了。”
我觉得这个转念的方式很有意思,把注意力放在问题的本身,而不是放在我们自己本身。
就像是前一段提到的,如果我写书一直拖稿,我却责备自己是一个很不称职的作家的话,
我会愈来愈沮丧和灰心。但我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写书的时段”和“写书优先序”的问题
本身,我反而能比较客观去评估,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适合、最有效。
3.砍树之前先磨利锯子
作者引述了一段《与成功有约》书中的故事,一位伐木工为了砍倒一颗树,已经辛辛苦苦
工作了五个小时。当另外一个人建议他先把锯子磨利的时候,他却生气地说:“锯树都来
不及了,哪还有时间磨利锯子!?”作者之所以提这个故事,是因为她时常被别人问做事
情为什么这么有效率、这么节省时间。关键就在于,先磨利锯子,才能创造效能。
像是她撰写给学生的评语非常快,因为她已经写了二十年的部落格。她出考卷的速度也很
快,因为她已经帮出版社写过一整个学年二十八课的考卷,已经熟悉各种题型和重点。她
设计课程计画也很快,因为她担任教务组长时,已经统整过全校课程计画,对格式和规定
都非常清楚。她认为曾经做过的事情会留下痕迹,累积成经验。
在每次的教师研习之后,她还会把上课笔记整理在部落格上,区分成“有做到”和“尚未
做到”的部分。对于尚未做到的部分,她会运用在自己带领的班级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
实践,然后再纪录、再修改、再实践。只要持续累积知识与经验,渐渐就会成为自己的专
业,大大简短下次遇到事情的思考与反应时间,也降低错误率。
这让我想到另一本书《防弹笔记法》带给我的收获,一个有使用笔记系统辅助自己的人,
更容易累积有用的经验,面对新挑战的时候能用充足的知识库帮助自己,在执行任务时也
更不容易犯下低级的错误。作者就是因为将过去经验和知识累积起来的,她下一次就能从
具体的经验开始做事情,而不是从模糊的经验开始做事情。
要让时间获得更好的应用,必须磨利技能的锯子,并透过外部系统累积经验。时间管理不
只是管理未来的时间,更要懂得善用过去的时间。
后记:关于心和注意力
在《怡辰老师的高效时间管理课》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我看到了作者对于时间的体悟
、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对人生挑战的正面态度。由于作者善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带出重点,
她还访谈了在教育界很优秀的七位教师并汇整他们的时间管理心法,对于身为家长或教师
的读者而言,会有更加深刻的共鸣和收获。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会看到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不同任务,会有不一样的重点和
时间分配。就像她谦虚地写道,小孩子刚出生,让她感到最兵荒马乱的幼儿阶段,她会忙
里偷闲,给自己多一点空间。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她才逐渐有余裕可以开始认真写一本
书。时间管理并没有一套一定要遵守的明文法条,而是要找到最适合我们自己人生步调的
执行方式。
我同时回顾了自己从《人生4千个礼拜》书中获得的启发,注意力就是生活,我们活着的
体验,就是我们付出注意力的每一件事的总和。怡辰老师也说了这么一段令人玩味的话:
“善用时间管理的人拥有的时间并非比别人多,他们只是比别人善于管理自己的心和注意
力。”或许,善于时间管理的人,他们就是比别人更用心地在体验生活。
作者: chiehdis (chiehhime)   2022-11-06 15:31:00
谢谢分享:)
作者: major7 (真想回政大逛逛)   2022-11-07 17:58:00
多谢分享
作者: ninapc (我系钗钗钗~~~~~~~)   2022-11-08 12:17:00
这个故事真的很吸引人
作者: emile1224   2022-11-10 21:09: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