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是他人假吕洞宾之名所作,为道教典籍,旨在运用“回光”来修练。但比
起什么长生不老、神丹妙药,《太乙金华宗旨》其实是一本冥想教学手册。文中大量内容与
佛家《大念处经》相仿,欲透过冥想方式来到达大苦灭的修为 (透过不执著于一切,消除一
切痛苦)。
另外,在首章“天心”(各版本稍有差异) 也提到:“太乙者,无上之谓。……金华即光也。
”又云:“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日月大地,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
,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我理解成所谓金华,指的是“觉察”,也就
是说太乙金华等同于佛家的“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缪三菩提”。因此《太乙金华
宗旨》是教导人得到涅槃的方法。
而就如同《大念处经》,《太乙金华宗旨》也提到了确切的修练法门,简单来说就是“观息
”,透过观察你的呼吸来调养身心。“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就是要修
练者不要以为观息是静下心来听你的呼吸,而是要如同《大念处经》所提到的:“出息长时
,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
知‘我入息短’。”当然,观察呼吸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只是对于静坐的修练者而言,观察
呼吸是较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那为什么能随时觉察呼吸就能调养身心?因为如果能到达这种境界,其实就会发现你观察事
物的角度有所改变。就如同呼吸,你可不执著于它的声音、冷暖,而仅仅是觉察它的存在。
套用在万事万物也是相同的道理。“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著一毫人我相。便是随地
回光,此第一妙用。”到达这种境界,不执著于万事万物,就是回光 (内观)。
不过由于此书的道教色彩还算浓厚,大量使用阴阳八卦等相关词汇,除了一般人读起来可能
会有些头疼之外,也很容易断章取义,认为这是在教人如何修练神功,如《太乙金华宗旨‧
回光证验章》:“肉身絪缊,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或是炼出神丹妙药
:“在现前证验中自讨一炁,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也。”
但其实在《太乙金华宗旨‧逍遥诀章》中就有提到:“‘神丹’维何?曰一切处无心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