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泛蠢》反直觉思考带给我的三个启发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2-10-11 19:49:12
《泛蠢》读后心得:反直觉思考带给我的三个启发
聪明人都会遇到的思考盲区,哥伦比亚商学院的高效决断训练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ink-twice/
为什么有些聪明人会做出坏决定?这是因为他们就和我们一般人一样,在所谓的“心智软
体”上都拥有着相同的“原厂默认数值”。而这些原厂默认数值,原本是用来处理数万年
前人类的狩猎采集生活;而用来面对现在快速变化且愈趋复杂的世界,却会导致我们做出
许多错误的决策。
这本书在说什么?
《泛蠢》的作者是摩根史坦利旗下团队的研究顾问麦可.莫布新(Michael J.
Mauboussin),他也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兼任教授近 30 年。他的工作是协助客户进行投资
配置和估值、竞争战略分析和担任决策顾问。他分析的领域横跨了金融、竞争策略、心理
学,以及复杂系统理论。
他在金融界和企业界看过太多聪明人做出不理智的决策。而心理学的研究则发现,如果有
人能在聪明人做出决策之前,先向他们解释“问题可能会如何出错”,则他们解决问题的
表现会更好。因此,聪明人也需要被提醒,才能表现得更好。这本书就是帮我们找出清晰
思考的机会。
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由三个元素组成,分别是准备、认知和运用。作者会先让我们学习到
一些人们常犯的错误,并解释错误发生的原因。然后他会教我们辨认我们面临的问题种类
、可能犯错的风险,以及需要哪些工具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最后,他会提供一些能实际
运用的步骤,帮我们减少潜在的错误。
我认为这本书有两个特点。第一,作者提供了详尽的学术研究资料,还搭配了许多投资与
企业的专业案例,很适合想要深度钻研的读者;可是对于初阶读者来说,稍微偏硬。第二
,这本书不会谈老掉牙的心理偏误,例如损失趋避、过度自信、确认偏误、定锚效应..等
,作者谈的是他在投资产业的实际经验,结合他对心理学和科学的涉猎,统整出来最为实
用的八种观念。以下摘录三个有趣的重点分享给大家。
1.留意专家的限制
我们直觉是否告诉我们,专家的预测比较准?
其实专家的特色是,对很狭窄的领域有详细且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复杂且多样化的系统
,表现却不一定比较好。而我们愈来愈常见到,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调整对于专家的依
赖,甚至在某些决策上舍弃专家的观点不用,而是运用电脑的“决策模型”或借助“群众
智慧”。
像是美国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在以往是一家非常仰赖专家预测的企业,
他们在 2004 年开始进行各种新的尝试。例如他们发给公司 200 名员工一些基本的背景
资料,要求大家预测明年的礼券销售量。最后统计结果时,发现这些人的预测平均值是
99.5% 的准确度;而原本的专家小组却差了五个百分点。另外一次的尝试,他们请 300
名员工预测从感恩节到年底的销售额,结果群众预测的表现再度大胜内部专家。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一点,不能完全盲信群众智慧。要让群众智慧发挥效果,必须同时满足
三个条件:多样性、整体性和诱因。“多样性”可以降低集体误差;“整体性”则保证系
统会把每个人的资讯都纳入考虑;“诱因”则用来鼓励人们,自认为具备独到观点时才会
参与,以减少个人的误差。像是预测大型零售商的销售额、金融市场的涨跌,这类型复杂
的系统就适用群众智慧来解决。
反之,如果我们想要维修家里的水管,最好寻找专业的水管工人;想要诊断自己的病症,
最好去诊所看医生。除非当我们遭遇的是复杂问题,而且具体规则无法解决时,多样性的
群众智慧通常会显得比专家更有价值。
2.情境胜过性格
作者指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客观的,但是周遭别人的行为,以及我们身处的环境,同
样都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特别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大多是出于潜意识的,要在潜意识压力
下做出好的决策,得具备非常丰富的背景知识及高度的自我意识。
在一个名为〈店内音乐影响购物选择〉的研究当中,研究人员将法国和德国的葡萄酒紧密
陈列在商店里,并附上小小的国旗让顾客知道这是哪一国的酒。在两周的实验期间,店内
轮流播放法国手风琴音乐和德国式啤酒店的音乐。实验结果显示,当播放法国音乐时,法
国葡萄酒的销售量占 77%;当播放德国音乐时,德国葡萄酒的销售量占 73%。可见音乐
对顾客的购买意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更有趣的是,当顾客承认自己听得出法国音乐和
德国音乐的差别时,却有 86% 的人否认音乐对自己的选择有任何影响。
这让我想起《原子习惯》作者 James Clear 的洞见: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就得改变他
身处的环境。他在接受一场线上采访时被问到:“你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好点子?”他
说自己随时都被书籍围绕,像是被采访的当下,他的桌上就有 17 本书。另外有些书放在
床边,有些书放在咖啡桌,有些书放在客厅。他说这些“好点子”离他很近,虽然大部分
都不是“他自己的”,但是他能够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打造自己的新点子。他透过改变自己
身处的环境,让自己被好点子围绕1。
这两个例子显示了,在我们尚未了解别人做出决策的情境之前,我们不应该对别人的行为
太快做出判断。别人选择什么酒,或别人拥有很多好点子,不一定跟他本身的性格或天赋
相关,而是跟他身处的情境更有关系。
3.那要看情况而定
有时候我们会过度相信以前的经验,或者坚持自己相信的方式,而变得顽固和不知变通。
作者举了一个古代挪威人曾经登陆格陵兰生活的故事,他们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生存了四
个世纪,但是最后整个社会依然瓦解了。
古挪威人试着延续他们在挪威和冰岛的生活方式。他们砍伐太多的树木、剥夺草皮来盖房
子,而且允许过度放牧。他们把旧的生活方式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却逐渐耗尽了格陵兰仅
有的环境资源。此外,古挪威人很鄙视当地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大多与他们保持对立的关
系。尽管因纽特人有聪明的方法在贫瘠的环境中寻找食物,但古挪威人并没有向他们学习
。古挪威人坚持原本的饮食习惯,他们不像因纽特人一样捕鱼、捕鲸、捕环斑海豹。演化
生物学家后来评论道:“古挪威人在食物可以充分运用的环境中饿死了。”在这种不知变
通的心态之下,古挪威人于是永远绝迹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能发挥自己本身经验的力量,在接下来碰到的情况里采取相同的
方法。我们也渴望有一个一招打遍天下的成功公式,就像是渴望发财致富能够有一套关键
步骤。然而作者认为更好的决策建议,是不要太依赖原本的“属性”,而是要学会“看情
况而定”。
古挪威人很在意自己的“属性”,他们为了住木造房子而过度砍伐,为了放牧而破坏了当
地的植物群,为了自己是来自欧洲的基督徒的一份尊贵感,而不屑跟当地的原住民学习捕
食的技巧。如果当初他们评估的是“情况”,像是当地的地貌、植物和猎物的分布,或许
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后记:反直觉的思考
《泛蠢》的英文书名是《Think Twice》,中文的意思就是“三思而后行”。如同作者提
醒我们要在决策之前透过“反直觉”的方式思考,才会让我们的理智和反省能力有机会派
上用场,做出更高品质的决策。
相较于我前阵子读过的《逆思维》,那本书讲的比较像是“跳脱旧框架”的重新思考方式
,帮我们改善人际关系和职场文化。而《泛蠢》这本书则是讲求反直觉的思考,帮我们破
解自己的“错误认知”和“惯性思维”,尽可能避开犯蠢和犯错的情形。
作者: DogCavy (蒙面卡飞猫)   2022-10-11 21:43:00
可请问您觉得逆思维对商业研发行销创新领域是否有帮助吗?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22-10-12 00:19:00
推 看起来很值得一看的书
作者: Misscat16868   2022-10-12 04:01:00
我看第二段直接end,“如果有人在聪明人决策之前先向他们说明问题可能会如何出错”,这些人你不会见到他们,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决发现问题的人要不然就是被霸凌到不死也半条命奄奄一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